「一清單、一平台、一張網」搭起首都特色養老服務體系

新京報訊(記者葉紅梅)6月20日,在第二屆北京養老服務行業發展四季青論壇上,北京市民政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郭漢橋介紹了北京市創新完善首都特色養老服務體系的實踐探索,並闡明了北京市構建完善以「一清單、一平台、一張網」為基礎的養老服務體系總體思路。

6月20日,2024北京養老服務行業發展四季青論壇舉辦。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 攝6月20日,2024北京養老服務行業發展四季青論壇舉辦。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 攝

截至2023年底,北京市常住老年人共有494.8萬人,佔常住人口的22.6%,比2022年底增加29.7萬人,平均每天淨增800人。在今後較長一段時間內,北京市老年人口還將持續增長。按現有人口結構推算,預計到「十五五」初期(2026年),常住老年人口比例將超過25%;到「十六五」初期(2031年),這一比例將超過30%,進入重度老齡化社會。面對嚴峻的人口老齡化形勢,北京市採取一系列政策措施積極發展養老服務。

2023年,北京市創新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模式試點工作展開。一年來,北京市民政局組織59個街道、72個點位複製推廣試點經驗和服務模式。參與試點推廣的30多家市場主體,累計簽約長期上門居家照護服務接近1400單,相當於建設了一批輕資產、低成本運營,提供實體化、專業化養老服務的社區「虛擬養老院」,有效解決了一千多個家庭重度失能老年人的居家照護問題。

在論壇會場之外,主辦方還設置了北京養老行業發展巡展,打造「養老產業精準對接會客廳」綜合特裝展區。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 攝在論壇會場之外,主辦方還設置了北京養老行業發展巡展,打造「養老產業精準對接會客廳」綜合特裝展區。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 攝

北京市在總結推廣創新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模式經驗成果的基礎上,探索形成了創新完善養老服務體系的總體思路,構建完善以「一清單、一平台、一張網」為基礎的養老服務體系。

認知症預防干預機器人。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 攝認知症預防干預機器人。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 攝

郭漢橋解釋稱,「一清單」,指根據街道(鄉鎮)轄區內老年人各類養老服務需求,組織各類養老服務市場主體,設計形成一整套普惠養老服務供給清單,具體包括服務項目、供給主體、供給方式與供給價格等。總的設計思路是對應需求側,從供給側明確失能照護、康復護理、助餐助浴、醫養結合等7大類158項專業化養老服務,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明確這些服務由誰提供、怎麼提供。

「一平台」,是以街道(鄉鎮)為單位,建設集居家社區機構養老三位一體的區域養老服務中心,打造老百姓家門口的養老服務綜合體。以綜合體為區域養老服務樞紐,整合轄區各類涉老服務市場主體,搭建具備供需對接、服務商管理、服務調度和質量控制等功能的綜合運營管理信息平台,提高養老服務供給的組織化程度。從用戶端看,老年人可以通過電話預約、網絡下單、到店預訂、入戶開單等方式,提出養老服務需求。

「一張網」,則是指依託區域養老服務中心,整合轄區養老機構、社區養老服務驛站和助浴陪診、家政維修、康復護理等各類專業養老服務商,構建以區級養老服務指導中心為統籌,街道(鄉鎮)養老服務中心為樞紐,養老機構、社區養老服務驛站為實體網點,加盟專業服務商為虛擬網點,覆蓋區、街(鄉鎮)、社區全域的養老服務三級網絡。形成綜合體運營商、機構運營商、驛站運營商、加盟服務商「四商」組網運行、並網「發電」、聯網「供電」的服務供給格局。

編輯 樊一婧 

校對 李立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