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桂林內澇與泄洪有關?官方解釋:上遊水庫已滿,來多少水只能被動泄多少水

2024年6月19日,廣西桂林,穿山橋至淨瓶山一帶受洪水浸泡情況。 視覺中國 圖2024年6月19日,廣西桂林,穿山橋至淨瓶山一帶受洪水浸泡情況。 視覺中國 圖

6月19日下午,由於水位上漲,河水倒灌,廣西桂林城區出現嚴重內澇,沿江區域及市中心低窪地區被淹,水最深的地方有數米深,桂林站因進水停止運營,引起外界關注。

澎湃新聞6月20日走訪發現,多數受訪桂林市民的感受是,桂林在排水方面是挺好的,很少被淹;近期,確實出現了強降雨,但並不覺得會帶來如此嚴重內澇;19日下午,雨已經停了,但水位突然上漲,河水倒灌致內澇。

不少受訪的當地居民認為,此次桂林城區被淹,主要是因為上遊水庫泄洪引起,大家措手不及。有居民對水庫的調控提出了質疑,也有居民認為,水庫的水滿了,泄洪也是無奈之舉。

對此,廣西壯族自治區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副主任、應急管理廳副廳長周運逵接受央視《新聞1+1》採訪時表示,此次桂林城區出現嚴重內澇,主要有三個原因:1、6月16日桂林灕江剛剛發生了一次超級洪水,洪水還沒有完全消退,灕江的水位還是相對比較高。2、上遊多地也發生了超過250毫米的特大暴雨,形成了大量的徑流。3、上遊調節洪水的4座水庫,在上一輪降雨過程中蓄水已經滿了,發揮不了攔蓄洪水的作用。因此上遊的水一來,就馬上迅速倒灌進入城內,形成比較嚴重的洪水。

周運逵說,是不是與水庫泄洪有關,其向水利部門瞭解,主要原因是由於上遊的水庫水位已經滿了,上遊來多少水只能被動地泄多少水。有部分群眾認為當地當時已經不下雨了,為什麼還在漲水,誤認為是水庫泄洪造成的。關於這方面的情況桂林市已經請專家向市民做瞭解釋。

針對預警環節是否到位的問題,周運逵回應稱,應該說這一輪強降雨在預警上,自治區和桂林市做了很多的工作,所以從政府層面來說還沒有措手不及的感覺。從自治區層面來說,自治區指揮部在19日早上9點鍾就召開了會商部署會,立即啟動了二級應急響應。這個時候桂林灕江的水位還沒有超過警戒水位,為轉移群眾等工作留出了寶貴時間。桂林市也發佈了公告,通過媒體、短信等方式發佈預警措施。市民感到有些措手不及,可能主要有幾個方面的原因:1、部分群眾可能不認為會有這麼大的洪水。2、全網發佈短信可能會有延遲,有的可能滯後才收到短信,洪水來得太快,還有群眾的一些財產來不及轉移,感覺到措手不及了。

周運逵表示,在這方面還是有一些改進的空間,特別是預警發佈的時效、方式上要做進一步改進。比如說對一些老弱病殘的人,怎麼幫扶,怎麼讓他們知道,還有怎麼把短信的預警更加精準,更加及時,這些也正在研究採取措施。

桂林處於西江支流的桂江流域,集雨面積19288平方公里。城區有多條河流穿城而過,其中以灕江最為知名。桂林境內灕江流域面積12565平方公里,幹流長295.27千米,實測多年平均徑流量為128.95億立方米,多年平均流量408.9立方米/秒。當地在灕江上遊建有水庫群,分別有青獅潭、斧子口、小溶江、川江水庫等水庫,其中最大的青獅潭水庫庫容約為6億立方米。

據廣西台新聞頻道報導,針對此輪強降雨,為了有效應對,廣西水利部門科學調度,把桂林市百年一遇洪水降到三十年一遇,極大減輕桂林洪水災害的影響。廣西水利廳組織桂林市水利局,及時對桂江上遊青獅潭、斧子口、小溶江、川江4座大型水庫實施科學調度,充分發揮攔洪削峰作用,共攔蓄洪水3.488億立方米。其中,在6月15至17日第一次洪水過程中,4座水庫合計攔洪2.45億立方米,降低桂林市洪峰水位1.85米,將超百年一遇洪水下降到二到五年一遇洪水。緊接著,6月18至19日,第二次暴雨來襲,桂江上遊來水再次加大,水位複漲。通過水庫聯合調度,攔蓄洪量1.038億立方米,將水庫工程效益發揮至極限,桂林洪峰水位降低了0.32米,將近百年一遇洪水降至超30年一遇洪水。

「如果沒有上遊四座水庫攔洪錯峰,灕江桂林站水位將由148.88米上漲至149.5米左右,桂林將(被)淹得更加嚴重。」報導稱。但從上面報導可以看到,由於第一次洪水過程中上遊水庫攔洪量頗大,緊接著到6月18至19日出現更大的第二次洪水時,攔蓄洪量就打了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