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麥收見聞:年青人用智能農機與土地打交道

中新網濟南6月21日電 題:山東麥收見聞:年青人用智能農機與土地打交道

作者 孫婷婷

常永禎並不能全盤接受父輩的種地理念。他承包的1000畝地,如果繼續沿用父輩「人勤地不懶」的傳統人工勞作方式,收穫、耕種、灌溉等各個環節,都無法按時完成。

機械化是常永禎的「不二」選擇。自今年6月初麥收以來,他指揮著大型收割機在10餘天時間內將小麥全部收割歸倉。來不及估算每畝的收成,他又調配玉米大豆帶狀復合播種機搶先上陣,播種了300畝復合種植的玉米和大豆。

6月16日,在山東省聊城市茌平區杜郎口鎮百姓種植專業合作社,常永禎(左一)在使用自走式智能噴灌機為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澆水造墒。據瞭解,該設備可節水60%以上。馬紅坤攝

1992年出生的常永禎,是聊城市茌平區杜郎口鎮鮑莊村村民。用他的話來說,從務農之初,自己走得就是與父輩完全不一樣的路。「2015年,我開始做土地託管,為村民提供植保、病蟲害防治服務。」

成立百姓種植專業合作社後,他又將目光投向小麥秸稈回收利用。「秸稈能做成飼料,供給畜牧業養殖大戶,4噸秸稈的營養價值相當於1噸糧食。」常永禎說,秸稈二次加工後,還可以用來栽培蘑菇等食用菌。

「人勤地不懶」,是父親常叮囑常永禎的一句話。但在常永禎看來,除了「人勤」之外,耕種土地還要有良種、良機、良田、良法等講究「天時地利」的「硬裝備」。「以灌溉來說,過去都是用機井或者黃河水澆地,特別累人,現在利用自走式智能噴灌機,省水、省時、省力。」

眼下,中國各地土地耕種的重擔,正慢慢轉交到年輕一代人手中。他們用大型農機替換鐮刀鋤頭以及高強度的體力勞動,讓種植方式更趨規模化、機械化、現代化。

「老一輩人幹農活都是靠一把子力氣,當父輩逐漸年邁,我們會使用新科技、新裝備,改變‘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傳統。」泰安市新泰市「95後」新農人王明峰舉例說,在拖拉機上安裝北鬥衛星輔助駕駛系統進行播種,能夠讓誤差控制在2釐米以內。

在王明峰看來,大規模農業機械的「以舊換新」很重要,農機升級換代不僅能提高作業效率,更能降低糧食機收損失率。「除了農機‘以舊換新’,我們種地的理念也一定要及時改變。」

董科委(前排左四)連續三年在寧陽縣農機收割大比武中獲得一等獎。受訪者供圖

董科委(前排左四)連續三年在寧陽縣農機收割大比武中獲得一等獎。受訪者供圖

泰安市寧陽縣的新農人董科委21歲開始做農機手,一邊埋頭苦幹,一邊學習專業知識。成立寧陽縣科委迅盛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後,他不斷擴大種植面積。目前,合作社常年農田作業面積5000餘畝,收儲秸稈5000餘噸,烘乾糧食6000餘噸。

如何更高效、更智慧的接穩從父輩手中傳遞的「接力棒」,是董科委從事農機行業12年以來,思考最多的問題。「起初,我因為興趣成為一名農機手,腳下的土地讓我意識到責任重大。」董科委說,農業未來的發展一定是「新農業」,只有掌握科學管理辦法和先進農業設備的新農人,才能讓土地實現蛻變。

「80後」王曉軍是臨沂市沂南縣大莊鎮溝崖村人,多年來,他通過流轉、託管、入股等多種方式,集中經營土地3600畝,從事規模化良種繁育和水稻等糧食生產,成為用科技增產,靠勤勞致富和帶動農民增收的典型。為了盡快掌握種水稻技術,王曉軍購買專業書籍進行鑽研學習,掌握了一定的理論知識的同時,還前往水稻產區學習。

土地流轉是農業大規模生產難題。經過多年摸索,王曉軍總結出土地流轉型、帶地入社型、代耕代種型和自由型四種土地流轉方式。通過靈活多樣的土地流轉方式,逐漸擴大了合作社的規模和對外業務。合作社在耕、種、管、收、儲、銷等各個環節,為農戶提供產前、產中、產後全產業鏈服務。

自2018年以來,山東逐步探索實施新型職業農民職稱評定工作。如今,該省9000多名有能力、懂市場、會經營、敢創新的「土專家」「田秀才」獲評各等級職稱。一批批鄉村專業技術人才正活躍在齊魯田間地頭。(完)

【編輯:張子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