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國學經典「種」進孩子心田

    張燕玲帶孩子們一起誦讀國學典籍。受訪者供圖    張燕玲帶孩子們一起誦讀國學典籍。受訪者供圖
    張燕玲給北京市大興區第七小學的孩子們講授國學經典。受訪者供圖    張燕玲給北京市大興區第七小學的孩子們講授國學經典。受訪者供圖

    在張燕玲看來,國學經典不僅能夠幫助學生認識祖國語言文字的美,豐富文學、文化知識,讓孩子們「腹有詩書氣自華」,還能讓他們從小受到古人家國情懷的熏陶,未來成為「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鬥」的時代新人,以及在將來面對各種人生問題時,更能做到內心自洽,提高幸福感。

——————————

    「‘人不知而不慍’是非常高的人生境界,小孩子不可能懂,但等他人生到了一定階段,可能就會理解,受到啟發,從而降低焦慮」。

    「新中國成立初期,丹恩稼先、錢偉長等一大批科學家放棄國外的優厚條件,奮不顧身毫不猶豫回到祖國。他們幼時受過的系統的國學教育,讓家國情懷流淌在他們血液里」。

    張燕玲是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語文教育研究所副教授,去年10月一退休,就無縫對接地奔波在了為鄉村語文教師開展國學經典義務授課的漫漫長路上。「強化國學經典教育太緊迫了。尤其是最近新聞里曝出的很多青少年問題,以及覆蓋整個社會的壓力、內卷等,其實如果大家較早有國學經典滋養,一定會緩解很多。」而培訓一個語文老師,就可能持續影響成百上千個孩子,張豔玲說,她已經培訓了兩三千名教師,這事她要一直做下去。

    一個學生一粒種子,把國學經典教育播撒開

    張豔玲在北京師範大學工作近40年,但很長一段時間里,她始終覺得自己雖然從事語文專業,但對語言和文字的把握始終做不到隨心所欲,還不如一些鄉村老先生那樣出口成章。北師大曾做過一個關於私塾的研究課題,張豔玲從中受到啟發:幼時通讀經典,可以受惠一生。張豔玲還連續18年參加高考閱卷。她發現,高考捲上文言題得分低的,往往作文得分也低。「很多學生說學語文有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樹人,三怕寫作文,這是相關的」。

    於是,從十幾年前開始,張燕玲帶著自己的研究生,開始系統誦讀、學習國學典籍。甚至每個 「五一」「十一」假期,她都自掏腰包,在北京郊區租個農家院,大家集中強化誦讀。《論語》100遍、《老子》70遍、《孟子》50遍……隨著不斷誦讀,大家慢慢感覺到,語言豐富了,情感會貼切優美表達了,甚至智慧也在增長,很多困惑有了答案,比如既知進也知退了。還有,與年青人相處久了,一些學生談到的青年熱詞,有很多充滿焦慮、糾結或者頹喪。張燕玲說,這反映出這代人在面對社會壓力和競爭時的心態。而這些焦慮點,張燕玲總是能在《論語》《老子》等國學典籍中找到答案——「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學生們聽了張燕玲的解釋,豁然開朗。

    寒來暑往,研究生一屆屆畢業,如同蒲公英種子撒到全國各地,張燕玲則如同根莖一年年繼續抽梗開花。

    中國人最有文化積澱,不能遇事只會說「哇塞」

    曾有研究生問張燕玲:「張老師,這些相距我們千年的書,還有必要讀嗎?」張燕玲說:「時代再發展、現代化程度再高,我們文化的根不能斷。就如同大樹再枝繁葉茂,根必須紮得深,根深才能葉茂。」

    張燕玲經常以自身的經歷向研究生們解釋。2005年她剛剛轉入語文教學崗位,她發現自己雖然是學文學專業的,但卻沒有讀過整本的國學典籍,更不要說熟讀成誦了,可以說是「皮毛知識很多,真經體悟少,筆頭能力差」。當時這就引起了張燕玲對語文教育的思考。像華羅庚、楊振寧這樣的科學家,他們從小便背誦四書五經,他們的語文能力、家國情懷是從小在國學經典的記誦培養起來的。那為何不能給現在的孩子也創造一個這樣的學習機會和條件?

    自此,張燕玲從十多年前開始,對照中小學教材,一邊學習,一邊編撰適合語文教師使用、也適合孩子閱讀的國學典籍讀本。幾年下來,這套讀本已經出了13本,接近完成。

    2015年,在北師大出版社資助下,她先後舉辦了兩期師範生教育碩士的國學冬、夏令營。張燕玲帶著這些「未來的語文老師」,遍參鄭玄、孔穎達、朱熹等經學大家的註疏以及現當代專家譯註,力求在每一個字詞上都儘可能貼近文本原意,在此基礎上進行適度引申詮釋。解讀、討論提問後,張燕玲逐字逐句進行深度辨析,闡發理解。

    有些師範生不愛學習古詩詞或文言文,感覺距離自己的生活很遠,也用不上。有天下暴雨,學生們走到樓下,感慨「哇,好大的雨」,然後就沒詞了。張燕玲背誦了一句「卷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大家突然感受到了古人的情趣和語言之美。張燕玲說,古人吟詩作句,跟現在發朋友圈差不多是一碼事,咱們是最有文化積澱的中國人,遇事可不能只會說「哇塞」。

    退休教授不取酬不賣書,自費去農村講課圖個什麼

    長期從事語文教育和教學調研,張燕玲發現,鄉村很多留守兒童,他們缺少父母的陪伴關愛,容易形成不恰當的價值觀。如果他們從小熟讀《弟子規》《論語》等,讓優秀傳統文化深入心田,對他們未來成為「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鬥」的時代新人會很有幫助。

    張燕玲把退休當成了自己推廣國學經典的一個新開始,她把重點放在鄉村。安徽太和縣是張燕玲愛人的老家,通過一番聯繫,張燕玲開始了自費公益講學。每次去往太和縣的那些鄉鎮中心小學,她都需要換乘1趟火車,再搭乘客車,抵達後便開始給集中起來的語文老師們授課。她不取酬,差旅住宿自費,每到一個中心小學還會贈送幾十套書。每次講完課,她還要對負責組織的當地部門表示感謝。所以當地還有人發懵,說她一個北京教授,既不取酬,又不賣書,自費跑過來給老師們講課,究竟圖什麼?

    張燕玲說,鄉村絕大多數語文老師沒有系統完整地接觸過國學經典。「如果老師都對經典不甚瞭解,又如何傳承經典呢?」針對這個情況,張燕玲在講座中讓老師們瞭解國學經典對學生培根鑄魂和對語文學習的意義,讓老師與自己的學生一起在誦讀經典中成長。

    聽完張燕玲的講座,很多鄉村語文老師反饋大受啟發。他們迅速把悟到的理念和學到的方法用到實際教學中。現在,太和縣三塔鎮中心學校、北京大興第七小學等學校,學生在語文老師的指導下,用齊誦、輪誦、歌唱、舞蹈表演、書法、繪畫等形式詮釋對經典詩篇的理解。老師們根據不同年齡學生不同的接受程度,讓孩子們進行《弟子規》《三字經》《<論語>精選》以及古詩詞的學習。

    張燕玲已經編纂出版了13本國學經典叢書,還有4本仍在編寫中。張燕玲希望孩子們能在語文教師的帶領下,通過語文課的延伸,記誦3萬-5萬字的經典原文。「我們可以遵循古人的語文教育理念和方法,通過誦讀,培養語感,讀熟讀透,然後隨著年齡、閱曆和理解能力的增長而逐步理解領悟、鑒賞與分析。」

    在編書過程中,張燕玲也給未來將走上語文教育道路的研究生們總結了一套與語文教材和教學密切結合的方法。比如,學到一個成語,就拓展到出處原文;學到古文翻譯來的白話文如《將相和》,就拓展到原文;學到《王戎不取道旁李》,文章篇幅短、故事性強,孩子們感興趣,就可以再選幾篇《世說新語》中的王戎的故事拓展閱讀……這樣,經典閱讀就不再是額外負擔,而成為課堂教學的有機部分。

    知來處,明去處,守根鑄魂。張燕玲說,這是國學經典給予學生們最好的禮物,也是她工作的意義。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海 牟昊琨 來源:中國青年報

2024年06月22日 04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