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糧倉」遭洪水重創之下:憂心忡忡的村民和難估量的損失

來源:南方都市報

「全部白幹了」

6月17日,南都、N影片記者進入平遠縣受災最為嚴重的村鎮之一——差干鎮差干村。進入差干村黎坊隊的村道兩側,原本已進入豐收期的辣椒植株上覆蓋了一層厚厚的已乾涸的泥漿,被洪水淹沒後的玉米、稻穀倒成一片,成片的產業幾近絕收,經濟損失難以估量。

平遠縣差干鎮差干村航拍。平遠縣差干鎮差干村航拍。

田間小路上淤泥滿佈,不時有村民停下掏出手機,記錄下自己田間的損失。雖然天空已經放晴,但農民仍舊憂心忡忡,不知日後的生活該如何維繫。

村民記錄農田受損情況。村民記錄農田受損情況。

「我從小在這長大,從來沒見過這麼大的洪水,已經淹過了上面的電線杆。原本辣椒已經進入了採摘期,現在都沒有了。旁邊的稻穀、玉米也全部報廢了,等於全部白干。」村民謝女士看著地裡的作物感到非常痛心。

她告訴記者,村里種植的都是經濟作物,是村民們重要的經濟來源。雖然農作物被水淹後外表看似完好,但是裡面很快就會爛掉。

在謝女士的帶領下,一行走至村後的河流旁,她指著河流旁被淤泥、瓦片、木頭、垃圾覆蓋的大片土地,告訴記者此處原本是村民們集中耕種的田地,現在已完全看不見稻田的影子。

「不要說農田,河上的橋都已經全部被捲走了。」她望著湍急的渾黃河水無奈道。

河流旁被毀的稻田。河流旁被毀的稻田。

據差干鎮幹部介紹,此次洪澇災害給全鎮帶來嚴重損失。全鎮7000多畝水田受浸,房屋倒塌30多處,道路塌方40多處,358國道、各村主要道路全部中斷。

差干村黎坊隊被淹的經濟作物。差干村黎坊隊被淹的經濟作物。

據平遠縣人民政府公開資料,差干鎮所在的平遠縣2023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93.72億元。近五年內,平遠縣第一產業佔GDP產值均超50%,農業是重要的支柱性產業。

「大家人沒事就好」

6月19日,南都、N影片記者到達梅州蕉嶺縣尖坑村。村里原本千畝長勢良好、一片生機的稻穀,大部分都被洪水衝刷倒成一片,損失慘重。村民王先生在此認種了25畝地,記者到達時,他正在對部分殘留稻穀進行清理。

蕉嶺縣尖坑村受災農作物。蕉嶺縣尖坑村受災農作物。

「如果沒有水浸,一般畝產在1100斤到1200斤。現在天降暴雨,我們顆粒無收了。」王先生望著地裡倒伏一片的稻穀,脊背漸彎。

王先生告訴記者,自己家中都靠這25畝的農田收入維持生計,雖然目前稻穀沒有發黴的情況,但後續是否能夠正常生長還是未知。

倒伏的稻穀。倒伏的稻穀。

大片稻穀遭到洪水浸泡,可能面臨絕收的風險。據悉,尖坑村總耕地面積約達1900畝,水稻佔1400畝,是蕉嶺縣頗為重要的產糧基地,素有「糧倉」之稱。

稻穀尚未發黴。稻穀尚未發黴。

尖坑村村糧委委員張利芳說:「被洪水衝倒伏的稻穀已經無法搶救,沒有了收成。但是天災不是人力可以避免的,大家人沒事就好。目前,村里已向保險公司上報了水稻失產情況。下一步,將會有保險公司來到村里進行定損賠付。」

據蕉嶺縣人民政府公開數據顯示,2023年蕉嶺縣地區生產總值為114.37億元,全縣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實現30.15億元。

災情

6月16日以來,梅州多地普降大雨、局部特大暴雨,梅縣、大埔、平遠、蕉嶺受災嚴重,多地出現房屋倒塌、道路坍塌、山體滑坡、電力和通訊中斷等險情災情,直至目前,各項搶險救援、災後重建工作仍在緊張進行。

平遠縣泗水鎮災後航拍。平遠縣泗水鎮災後航拍。

梅州市應急管理局數據顯示,截至6月18日11時,全市共有164634人受災,其中轉移群眾達到67035人,倒塌房屋達到1436間;農作物受災8057公頃;水產養殖受災603公頃;此次洪澇災害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約為18.9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