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依法實施垃圾分類近五年 推出各類主題活動

2019年7月1日,上海開始依法實施垃圾分類,轉眼已走過近五個年頭。連日來,全市各區開展形式多樣的主題宣傳活動,帶動更多居民養成分類投放的好習慣,引領低碳生活新風尚。

上午,在靜安區蘇河灣的一家商超內,工作人員正在為次日的牛奶盒環保回收活動做準備。現場負責人金女士介紹:「這個週末,市民攜帶任意品牌、尺寸的鮮奶空盒到門店,就能免費搶兌一盒新的牛奶,而活動收集到的空紙盒將交給專業環保機構進行回收利用。」

金女士告訴記者:「這次活動回收的牛奶盒,後續將做成再生紙做成的筆記本,接下來也會通過一些活動,把這些筆記本回饋給消費者,也希望這樣一次的再生資源的利用能夠給消費者傳遞一些環保的理念,把可持續生活帶給每一位消費者。」

記者注意到,早在幾年前,上海一乳品企業就推出類似的活動,截至目前,回收牛奶盒已遠超百萬隻。它們通過回收利用後,變身成了一個個再生環保座椅,出現在一些濱江步道和公園內。如果每個空盒都能煥發新生,將帶來更多意想不到的效果。

下午,在奉賢區的龍行龘龘生活垃圾分類誌願者服務宣傳日活動上,一場由孩子們帶來的可回收物服裝秀更讓現場觀眾刮目相看。一次性雨衣、舊報紙、購物袋,甚至是垃圾袋,都成了同學們身上獨具創意的衣服。

參加演出的同學管宇晨介紹,他穿的是由環保購物袋組成的衣服,提醒大家要環保,有些東西可以反復利用,不要把它隨處亂扔。值得一提的,這個可回收物服裝秀的想法正是他告訴老師,再由老師策劃實施的。

奉賢區大學生誌願者「垃圾分類七進活動」也正式啟動。今年暑假,來自奉賢高校的大學生誌願者們將會穿梭在小區樓宇、道路商舖、公園廣場間,倡導市民參與垃圾分類,指導正確分類。

此外,嘉定區「客堂彙」垃圾分類宣傳活動、黃浦區「環保「童步」• 科創未來」垃圾分類主題親子運動會等活動也吸引了廣泛市民參與,形成了全市宣傳、全民參與的全城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