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房產新政出台滿月 樓市反響如何?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劉宇

湖北房地產新政出台滿月。

繼5月22日省住建廳、省財政廳等五部門聯合打出政策組合拳,各市州迅速細化落實措施,如今樓市反響如何?

市場暖意漸顯

新房成交量持續上漲

觀望了兩年,在廣東發展的武漢人熊女士果斷出手。

「新政落地後,利率降低,產品地段、戶型都不錯,是入手的好時機。」5月30日,江漢區紹興里1921項目開盤,熊女士一口氣認購了兩套:「自己一套,女兒一套。」

距離開盤日期還有一個星期,位於中北路與黃鸝路交界的中海東湖玖章項目售樓處持續熱鬧。門前黃鸝路兩邊,前來諮詢的車輛排起了長隊。

「端午節前開放的樣板房,節日期間來看房的客戶很多,基本都是周邊改善群體和考慮教育的剛需群體。我們從早上9點忙到晚上10點左右,平均每天要接待200多組客戶。」6月22日,該項目銷售人員告訴湖北日報全媒記者,開盤在即,看房熱度越來越高,週末日均接待量也在200組左右。

5月30日,江漢區紹興里1921項目開盤現場。(李喆 提供)

新政出台後,武漢新房熱盤不斷——

5月30日,江漢區紹興里1921項目開盤當天去化率超9成、認購金額2.16億元;5月31日,洪山區保利新武昌錦園新盤首開1號樓,當日去化率超9成,幾天后宣佈售罄加推3號樓;6月7日,武昌區城投金沙府開盤去化率約9成,銷售額近3億元;6月15日,武昌區招商武昌序開盤當日去化率超9成,銷售額超5億元,其中155平方米戶型全面售罄。

「目前武漢的公積金貸款利率、商貸利率、最低首付比例,都處於歷史最低期,成為全國住房消費最友好的城市之一。」中指研究院(華中)市場研究中心主任李國政表示,這一波政策利好,讓核心區的高品質新盤變得更有吸引力,人氣流量增加了一兩倍。

特別是隨著一批按設計新規開發的新項目陸續上市,比如大陽台、高贈送、配套升級、特色鮮明,讓新房市場熱度與關注度逐漸回升。武漢貝殼平台數據顯示,從5月第2周到6月第2周,武漢貝殼平台新房成交單量連續6周上漲。

來自省住建廳的數據顯示,今年5月,武漢新建商品房網簽銷售面積達92.2萬平方米,環比增長17.9%;6月1日至16日,網簽銷售面積環比增長11.6%,預計6月底可突破100萬平方米,環比增長10%。

新房成交量持續上漲,二手房市場也不甘示弱。中指研究院數據顯示,今年1至5月,武漢二手住房成交389萬平方米,二手房佔到住房消費比例的57%,創出近年新高。

「二手房市場方面,中心城區、核心地段的熱度提升明顯,有學區配套或物業品質過關的高品質、次新房源需求強烈。」武昌區中北路一房產中介門店負責人告訴湖北日報全媒記者,比如東湖板塊的複地東湖國際,1至6月中旬成交套數已超90套,超去年全年成交套數。

除武漢市場外,隨著省內其他市州縣綜合性民生政策落地見效,外來人口、多孩家庭等群體住房需求進一步激活。1至5月,全省7個市州商品房銷售量實現正增長。

中海東湖玖章項目售樓處開盤在即。(鄭波 提供)

以舊換新成效初現

呼喚更多優化措施

今年4月,作為首批吃螃蟹的人,武漢礄口區居民劉文傑通過「以房換房」成功購置一套新房。

「房子老了,樓層又高,一直想換套電梯房養老住。」劉文傑的老房子在武勝路,是一套在7樓、有著30年房齡的樓梯房,不到86平方米,評估價在94萬元左右。報名參加礄口區「以房換房」活動後,她補上差價,成功換購淮海壹號一套110平方米左右的新房。

新政出台,其中特別提出住房「以舊換新」落地的具體路徑,受到不少跟劉少傑有類似換房需求的購房者關注。

湖北省房地產業協會會長潘世炳介紹,省內已有武漢、宜昌、襄陽、荊門、黃石、荊州等地出台住房「以舊換新」相關政策,其中武漢以舊換新取得一定的政策效果,宜昌、荊門也已有以舊換新成功案例。目前全省完成意向登記1200餘戶。

4月12日,礄口區「以房換房」購房消費券發放儀式。(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劉宇 攝)4月12日,礄口區「以房換房」購房消費券發放儀式。(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劉宇 攝)

在採訪中,湖北日報全媒記者瞭解到,目前武漢各區住房「以舊換新」範圍主要限定在區域內樓盤,模式主要有兩種——

一是國有企業收購模式,比如礄口區通過區安居公司收儲舊房,並與優質開發商聯動合作,打開賣舊買新的市場閉環;

二是三方聯動模式,比如漢陽區通過購房者分別與開發企業和經紀機構簽署協議,實現「開發企業為購房者鎖定意向房源90天」;武漢經開區以軍山新城片區為試點,聯合貝殼找房等房產中介平台開展區內二手房「幫賣」活動。

從成效來看,目前礄口區成效初現,繼「以房換房」一期推出的108套房源後,6月6日二期啟動又推出200多套房源。二期活動根據市場反饋優化了部分置換規則。比如,置換舊房面積由最初120平方米以下調整為140平方米以下,老舊房屋價格從不得高於所購新房總價七成,調整為不得高於所購新房總價。

「總體來說,政策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也存在難點問題。」潘世炳認為,對於換房人來說,面臨房源存在區域壁壘、換房成本較高、以舊換新流程繁瑣等難點;對於收購主體來說,面臨資金籌措難、運營難等。

礄口區市民劉文傑展示領到的購房消費券。(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劉宇 攝)礄口區市民劉文傑展示領到的購房消費券。(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劉宇 攝)

他建議,由全省或全市統籌打破區域間房源壁壘,例如可以統籌建立全市「以舊換新」交易平台,打通各行政區新房和二手房的聯動,以實現不同區域之間的資源優化配置,促進職住平衡。

在降低換房成本方面,潘世炳建議政府提供財稅政策、綜合性民生政策支持,房地產開發企業、中介機構為換房人購買新房提供舊房差價補貼、新房價格優惠、佣金補貼等專屬優惠方案;對於收購主體面臨的問題,他建議支持金融機構對國企收購舊房提供專項貸款,同時支持鼓勵房地產企業、市場化規模租賃機構搭建平台實施收購,促進商品住房「以舊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