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拓寬運河內涵,千年故城記憶重現

「您現在所處的位置是通州大光樓碼頭,接下來,我將帶大家感受大運河奔流千年的傳奇歲月。」6月13日,一艘遊船行駛在運河上,千年古城的歷史在講解員口中徐徐展開。

2014年6月,在第38屆世界遺產大會上,中國大運河項目獲準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十年間,保護、傳承、利用,使得運河的千年文脈不斷延續。

通州,作為北運河的起點,因水而起,因漕運而興。不論是最早的路縣,還是後來的通州古城、張家灣城,都見證著這片倉儲重地的興衰。

隨著大運河沿線文物考古、修繕、保護、整治提升進程加快,通州三大「古城」文化名片不斷擦亮,大運河文化帶沿線的文化遺產得到更多保護。

6月23日,藍天白雲下「三廟一塔」景區。新京報記者 王子誠 攝6月23日,藍天白雲下「三廟一塔」景區。新京報記者 王子誠 攝

考古實現多個「首次」

路縣故城位於通州區潞城鎮古城村,作為目前所知通州地區最早且唯一的秦漢時期城池,將通州的建城史向前推進了2000多年。

據史料記載,路縣始建於西漢,屬漁陽郡;王莽改路縣為通路亭,隸屬於通路郡;東漢恢復西漢舊稱,但改「路」為「潞」,始稱潞縣。該城址就是兩漢時期路(潞)縣的治所。

在路縣故城遺址考古項目負責人孫猛看來,不論是路縣,還是後來因運河興盛的通州古城,都體現了人類文明的一脈相承。

為配合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2016年,孫猛和他的考古隊在通州區潞城鎮古城村的地塊上打下第一個探孔。此後,一座漢代縣級城址被層層揭露,並被評為當年全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

8年來,路縣故城的發掘一直在持續。「目前已基本推斷出路縣故城城址的位置、形製、規模、功能等,出土陶器、銅器、玉石器等千餘件不同種類的實用器以及大量動物、植物遺存等,為瞭解當時人們的生產生活具體狀況提供了契機。」孫猛說。

此前發掘主要集中在城郊遺址區,這兩年主要發掘城內,房址會更加密集。

「水井的發現較為突出。」孫猛介紹,發掘過程中,考古人員發現200多座水井,有土井、木井、磚井等,部分出土陶罐。在他看來,兩漢時期水井數量眾多,類型多樣,分佈密集,若與房址數量和空間位置對應來看,這些水井除了供給飲用,還應與滿足手工業生產需求有關。

在這座古城內,考古人員實現了多個「首次」。如路縣故城城郊遺址東漢水井中發現的木、竹簡牘及植物考古發現的水稻,在北京地區均屬首次。

東漢時期水稻的發現,充分說明了通州在東漢時期水網縱橫、適宜種植水稻,這也解釋了為什麼東漢時期「路縣」改稱「潞縣」。「受保存環境、條件的限制,木簡、木牘在北京的遺址中出土十分難得。」孫猛表示。

此外,考古人員在城郊遺址區東南部清理出了一處西漢時期製陶遺址,首次明確了北京地區漢代城市手工業遺存的遺蹟組合,也是北京地區首次大規模發現兩漢時期手工業遺存。

2021年9月14日,路縣故城遺址公園設置的模擬考古體驗區。資料圖片/新京報記者 陶冉 攝2021年9月14日,路縣故城遺址公園設置的模擬考古體驗區。資料圖片/新京報記者 陶冉 攝

「古塔淩雲」重現大運河畔

大運河畔,城市副中心行政辦公區西北角,土黃色的楔形古「城牆」靜靜矗立,一座形如玉璋的博物館正在加緊籌備。

博物館大部分功能置於覆土之下,覆土之上的造型仿照路縣故城的一段城牆,長卷下覆土部分掀起一角,取名「歷史之眼」,將在今年和公眾正式見面。

2017年,北京市政府正式批準對路縣故城城址進行原址保護,這座漢代古城的遺址上將建起公園和博物館,生動展示路縣故城的考古發現。

路縣故城是通州主打的三張「古城」文化名片之一。相關規劃提出,要對路縣故城、通州古城、張家灣古鎮進行整體保護和利用,打造城市副中心的大運河文化標識區。

在通州古城的保護和重建方面,近年來,通州重點修繕完成燃燈塔及周邊古建築群,通州八景之一的「古塔淩雲」重現通州之北。

清代王維珍有詩云:「無恙蒲帆新雨後,一枝塔影認通州。」作為通州古城的標誌,千百年來,無數官員、文人、商旅沿著大運河北上,遠遠看到這座高塔,就知道終點站北京要到了。

與塔相伴的還有「三廟」,即儒家的文廟、佛家的佑勝教寺、道家的紫清宮。2019年以來,通州實施「三廟一塔」景區整改提升工程,對景區文物進行全面修繕,對景區環境、公共服務設施、智慧管理等進行全面提升,實現了文物景觀向旅遊景點的轉化。

大運河文化旅遊景區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修繕按照歷史製式恢復了文廟歷史格局,全面修補了景區文物建築的牆體、台階、瓦片和門窗等,對油漆彩畫進行了除塵翻新,歸整佑勝教寺院門,並重砌了紫清宮院牆。

放眼望去,1400多年歷史的古塔,三教合一的古建築群與現代化的寫字樓交相輝映,曾經繁華的運河之景彷彿在面前重現。

漕運碼頭重現古樸之美

沿運河南下,就來到「大運河第一碼頭」——張家灣。1293年,水利學家郭守敬主持開挖的通惠河於張家灣引入北運河,元代京杭大運河全線通航,張家灣的漕運樞紐地位愈加突出。

元末明初,張家灣形成了許多因漕運而興的村落,比如皇木廠村、磚廠村,就是當年皇家專門用來存儲木料、磚石的。

因漕運而盛的張家灣,也因漕運停止而衰落。隨著北運河改道,張家灣不複往日輝煌。如今,人們津津樂道的便是曹雪芹與張家灣的故事。紅學文化在這裏興起,為運河增添了豐厚的文化底蘊。

「張家灣漕運鼎盛之時,有30多家商會、3家當鋪,其中有一家是曹雪芹的爺爺開設的。他們家還開了一間染坊,現在染坊的那口井保留了下來。」在大運河的遊船上,講解員介紹,《紅樓夢》中出現的很多地名,在張家灣古鎮都能夠找到。

經過數百年風雨洗禮,張家灣古城牆及石橋均出現石材風化殘損。2005年到2019年,北京市文物局組織考古人員陸續對該古城遺址開展考古工作。孫猛介紹,通過勘探,基本瞭解了明代張家灣古城牆基址的建築結構。

如今,張家灣城牆遺址西段整體保護修繕和城牆及通運橋周邊環境整治工程基本完工,並向公眾開放,古鎮旁的通運橋已重現古樸之美。

此外,一批大運河北京段沿線建築遺蹟和文物得到保護修繕,已實施文物保護工程220多項。祿米倉倉廒文物建築完成保護性修繕;萬寧橋「減負」,全貌得到更好的展示;白浮泉遺址完成騰退、非文物建築拆除等工作,初步建成大運河源頭遺址公園……前不久,擁有近600年歷史的永通橋(八里橋)完成修繕,正式對市民開放。市民可在這裏重溫「京通石道」「長橋映月」等著名歷史風貌。

中國古蹟遺址保護協會理事長桑治新潮認為,保護大運河不僅是要把它作為一條河來保護,更是要作為一種活態的文化來保護,「這才談得上我們今天所講的傳承。」

■聲音

路縣故城考古遺址公園的建設本身就意義重大,能對路縣故城城址整體進行原址保護,也能進一步擴大路縣故城的影響力,讓更多人知道、保護它。

——路縣故城遺址考古項目負責人孫猛

新京報記者 展聖潔

編輯 白爽 校對 劉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