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陽區市場主體總量居全市首位,市監局被稱為「宇宙局」的背後

2024年6月21日,朝陽區市場監管局舉辦了一場以「開放包容、監管為民、服務發展」為主題的媒體開放日活動。當天,記者跟隨執法人員前往預付式消費企業、餐飲單位等,近距離體驗市場監管執法檢查的工作日常。

記者瞭解到,截至2024年5月底,朝陽區市場主體總量為36.87餘萬戶,位居全市首位。管餐飲、督市場、檢特設、處投訴……被稱為「宇宙局」的市場監管局,積極「練內功」的同時,著力打造「無感監管、無事不擾」新模式,不斷激發市場主體活力,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

在朝陽大悅城一家飯館的麵點加工間,執法人員對廚師的手部進行了檢查。新京報記者 王景曦 攝在朝陽大悅城一家飯館的麵點加工間,執法人員對廚師的手部進行了檢查。新京報記者 王景曦 攝

需冷藏的食材重點檢查,廚師的手也「不能放過」

夏季氣溫高、濕度大,食品易腐敗,食品安全問題更需注意。在朝陽大悅城,粵菜館陶陶居採用透明廚房的形式來展示後廚情況。

執法人員介紹,在日常監管工作中,來到門店首先要檢查門店資質,比如執照、許可證、健康證明、原材料採購信息等。

在熱菜加工區,執法人員對食品原材料的感官性狀進行檢查,以及會查驗食品調味料是否在保質期限內。「在夏季,我們在食品安全監管中會重點提示企業注意一些開封之後需要放回冰箱里冷藏的食材,比如番茄醬、蠔油。」朝陽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餐飲科鄭菲介紹。

在麵點加工間,執法人員對廚師的手部進行了檢查。鄭菲解釋,因為廚房工作很容易有外傷,如果手部有外傷感染,夏天容易產生金黃色葡萄球菌,很容易造成食品安全事故。「尤其是接觸直接入口食物的工作人員,特別需要注意。」鄭菲介紹。

在操作區,執法人員重點查驗了設備設施是否完備、垃圾桶是否及時封閉,以及防蠅防鼠的設施是否齊全,順帶檢查了地面衛生情況。               

外賣區也是重點檢查的方面之一。鄭菲告訴記者,外賣的食品包材要符合國家標準,要採用一次性密封方式,「也就是說,包裝要求打開後不可恢復原狀。如果消費者看到包裝打開,可以拒收,這是一個有效避免外賣過程中食物受到汙染的方式。」

據介紹,今年上半年,朝陽區推動食品安全「兩個責任」落地落實,推行「四步舉措」提升校園食品安全治理,開展「清涼一夏」夏季食品安全專項行動,取得良好效果。全區食品抽檢合格率99.39%,藥品抽檢合格率100%。

破解預付式消費監管難題,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

在當天活動中,記者還跟隨執法人員對大悅城的預付費企業進行了現場檢查,現場瞭解朝陽區預付式消費整體監管情況。以大悅城的冠軍冰場為例,這是一個給消費者提供成人健身和青少年體育培訓的品牌機構,按照北京市單用途預付卡管理條例的規定,冠軍冰場的所有課程均實現了平台售賣,並保證資金存款的安全。

據介紹,作為朝陽區預付式消費工作專班牽頭單位,朝陽區市場監管局推進完善預付式消費領域企業全生命週期管理,組織各行業主管部門製定企業「爆雷」前處置預案,製定「百日攻堅」方案,採取「行業+屬地+市場監管」聯合摸排方式,持續推進相關企業納入資金存管,積極破解預付式消費監管難題,全力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據瞭解,包括預付式消費在內的10項重點突出問題,作為年度「每月一題」予以重點關注,以推動解決群眾身邊急難愁盼的「煩心事」「揪心事」。

不久前,朝陽市監局麥子店市場所處理了一項預付費的工單。2016年,胡女士先後在某攝影工作室花6.5萬元購買了攝影套餐。2023年,胡女士的母親因病住院,她想將在攝影工作室沒有消費的4萬元要回,用在母親的醫療費上,但被商家拒絕了。接收到胡女士撥打的12345熱線後,麥子店市場所工作人員去現場調解,瞭解到距離胡女士上次消費已過了7年,並且她沒有任何有效的消費銷售合約和消費憑據。隨後幾週,工作人員反復去和商家溝通,商家最終同意將胡女士未消費的4萬元退回。

「在市監局每日處理的訴求當中,這樣的個案不計其數。」朝陽市監局工作人員杜瑤告訴記者,2024年上半年,朝陽市場監管局承辦各渠道群眾訴求30萬餘件,12345接訴即辦訴求為20.3萬餘件,這個數字超過了全區其他各委辦局的總和。工單的內容五花八門,因此,市監局也被網民戲稱為「宇宙局」。

此外記者瞭解到,朝陽市監局開展了特種設備超期等專項治理,試點通過物聯網技術對重點電梯實施24小時遠程監測,在電梯修理工作中試點開展「修一保十」維保模式,提高維保質量,全面築牢安全防線。

朝陽區市場主體總量為36.87餘萬戶,居全市首位

記者瞭解到,2024年上半年,朝陽區在全市率先實現外商及港澳台投資企業一網通辦,開辦時間從2至3個月縮短至最快1天,並同步推出優化外資企業服務全英文短影片。

上半年,朝陽區全市率先核發新版《零售藥品經營許可證》,推行京津冀三地外國(地區)投資者主體資格證明公證認證互認機制,開通京津營業執照異地「辦、發、領」等多項服務,儘可能為企業提供最佳的準入服務。

同時,積極引進重大項目、重點企業落地朝陽。上半年,通過「證照聯辦」幫助阿里巴巴北京新總部崔各莊項目穩步落地,為中信國安、萬達文旅、中移數字新經濟產業基金、平治、寶馬、英國保誠集團等重點企業提供優質準入服務,為通州八里橋市場1100餘商戶遷入黑莊戶北京「菜籃子」鮮活農產品批發市場提供便利。

眾多企業、主體選擇落地朝陽。截至2024年5月底,朝陽區市場主體總量為36.87餘萬戶,位居全市首位。其中,外資企業1.3萬餘家,在全市遙遙領先。新增註冊商標1.37萬件,有效商標註冊量79.9萬件,兩項指標均位居全市首位。新設個體3600餘戶,實有個體工商戶4.6萬餘戶,同比數別增長101.79%、14.04%。

「無感」監管,充分激發主體活力

企業引進來,如何健康有序地發展?記者瞭解到,上半年,朝陽區市場監管局一方面積極「練內功」,重塑法製員隊伍,全市首創《行政執法文書範本及常見執法要點參考》,開展高頻次、多角度法製培訓,強化行風建設,不斷提升執法監管專業化水平。

另一方面,著力打造「無感監管、無事不擾」新模式,探索構建無感監管「1+X」體系,試點「無事不擾」白名單,探索拓展非現場監管應用場景:依託「認證行政監管系統」對認證機構實施分級分類管理,提升監管實效;依託「北京市餐飲風險管控平台」開展食品安全風險隱患排查,對餐飲連鎖企業開展「體檢式」檢查;對電商平台內在售的CCC產品開展線上核查;對醫療器械開展「風險+信用」監管和分級分類監管,推進醫療器械唯一標識系統應用;指導大洋路市場搭建智慧管理平台,提升非現場監管效能。

與此同時,朝陽區市監局在全市率先發佈《輕微違法行為容錯糾錯清單3.0》,將187項違法行為納入輕微違法、包容審慎監管的情形,上半年減免處罰1813萬元,進一步激發市場和主體活力。

新京報記者 王景曦

編輯 張牽 校對 張彥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