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南海子文化論壇舉行,大興聘請五位「大興文化國際交流大使」

6月23日,第七屆北京南海子文化論壇在大興區開幕。今年論壇主題為「文明互鑒·興耀華章」,通過展示南海子區域古蹟保護與傳承最新成果,展現曆年來大興在文化內涵挖掘推廣中取得的成就。為提升南海子文化的國際傳播力,大興區特別邀請18個國家和地區的專家學者和文化愛好者參與論壇,還聘請五位外籍專家學者成為「大興文化國際交流大使」。

6月23日,第七屆北京南海子文化論壇,大興區聘任五位外籍人士為「大興文化國際交流大使」。新京報記者 李木易 攝6月23日,第七屆北京南海子文化論壇,大興區聘任五位外籍人士為「大興文化國際交流大使」。新京報記者 李木易 攝

昔日皇家苑囿得到活化利用

南海子在北京城南約二十里,「海子」之名始於隋唐,意為較大低窪水彙之處。元明時期積水潭被稱為「北海子」,因而有了「南海子」。南海子又名南苑,曾是遼、金、元、明、清五代的皇家獵苑。明清時期的南海子面積足有三個皇城大小,設有九座苑門,內建四座行宮,即舊衙門行宮、新衙門行宮、南紅門行宮和團河行宮,也就是如今的舊宮、新宮、南宮和團河行宮。

近年來,大興區落實推進全國文化中心建設要求,結合區域文化資源,出台《大興區推進全國文化中心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明確了「一軸兩帶三區」文化建設總體思路,其中南海子文化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代表,是大興區文化建設的重要抓手,得到了持續挖掘與豐富。曾被譽為皇都第一行宮的團河行宮歷經十餘年修繕,於2023年9月正式開園迎客,也標誌著南海子文化再添一枚活化利用的明珠。

大興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薄茹介紹,通過多年的接續努力,團河行宮「一園兩館」如期開放,南紅門行宮、德壽寺、晾鷹台等文物遺址得到有效保護,《北京南海子歷史文化研究輯刊》和《南海子圖像誌》等相繼出版,南海子文化研究結出了纍纍碩果。

民樂《南囿秋風序曲》展現南海子文化的深厚底蘊。大興區委宣傳部供圖民樂《南囿秋風序曲》展現南海子文化的深厚底蘊。大興區委宣傳部供圖

聘任外籍專家學者講好大興故事

本屆北京南海子文化論壇注重國際傳播,在「大興文化之旅」板塊,精選大興文化之旅線路,邀請外籍留學生及相關學者到泓文博雅藝術館與鈞天坊古琴基地,觀賞紅木藏品、聆聽中華古樂,還進行了激光弓箭模擬射箭,近距離感受大興悠久歷史文化與現代科技融合之美。

隨著大興區首都國際交往新門戶的功能定位和作用日益突顯,為提升國際文化交流水平,大興區委宣傳部與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達成戰略合作簽約。未來雙方將共同探索中國傳統文化傳承發展的有效路徑,推動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走出去,增強中國文化國際傳播力。

同時,大興區聘任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俄羅斯籍教授索羅寧博士,曾獲「長城好漢」稱號的克羅地亞籍考古學家高山博士,北京外國語大學意大利籍學者Bezzegato Monica博士,北京外國語大學荷蘭籍學者Den Hollander Pieter,拉脫維亞籍知名雙語主持人、北京大學安澤博士等五位外籍專家學者為「大興文化國際交流大使」。

圓桌對話環節支招「文化大興」建設

關於如何更好地挖掘資源建設文化,大興區特別邀請專家學者建言獻策。作為「大興文化國際交流大使」之一,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教授索羅寧表示,人類文化來自交流,交流來自人類的基本「共性」,「共性」是世界文明「共建」的基礎。大興文化是曆代不同民族共同創造的成果,大興區未來也將在「共建」的基礎上發展得更加繁榮光明,這也是「共性」與「共建」歷史趨勢的表現。

圓桌對話環節,中國國家博物館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陳莉,北京市文物局二級巡視員劉洪昌,大興區副區長張曉晟,中國人民大學創意產業技術研究院副院長桑治洋洋為「文化大興」建設提出寶貴意見。

劉洪昌表示,近年來大興區高度重視文化建設,取得了豐碩成果,將南海子文化、大興文化打造成為南中軸上的金名片。文化建設需要繡花功夫,大興獨特的資源稟賦離不開深入的研究,利用南海子文化論壇的平台,抓好文化定位,做好文化遺產保護,將先進的技術理念與傳統文化相結合,為文化遺產保護提供更多大興經驗。

新京報記者 耿子葉

編輯 唐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