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千氣象看中國·北疆綠潮奔湧】一線觀察:內蒙古這所「黑燈實驗室」里有什麼?

「什麼是黑燈實驗室?」

「顧名思義是不用開燈的實驗室。」

「如何能做到不開燈?」

「因為全程都是機器在處理實驗,沒有人在裡面做實驗,所以就不用開燈了。」

內蒙古深原科創研發有限公司干實驗計算平台負責人李曉接著說:「這裏的20套實驗艙全部滿負荷運轉,20項實驗內容同步進行,所有實驗項目實現全週期無人值守。實現全天候24小時不間斷運行。」

機器人在「黑燈實驗室」內「值守」補料。人民網記者 劉藝琳攝機器人在「黑燈實驗室」內「值守」補料。人民網記者 劉藝琳攝

2023年11月,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九原區與北京深雲智合科技公司簽署合作協議,成立內蒙古深原科創研發有限公司,深原科創「黑燈實驗室」的主攻方向是新材料。

所謂的干實驗就是不需要藥劑,不需要真正地去做實驗,而是先去計算用哪些方法可以進行下一步的實驗。李曉說:「所有的實驗數據實時上傳至平台,根據大數據分析,再及時調整要下發的實驗指令和參數。」

「我們通過人工智能(AI)結合材料計算生成更多新材料,從分子層面創造新材料。」內蒙古深原科創研發有限公司總裁劉銳介紹:「通過AI計算雲平台,實現研發週期大幅縮短,加速新材料發現及產業化進程,預估1套智能合成平台及自動化設備的研發效率約等於傳統實驗室百人博士研發團隊的工作量。」

「我們希望能夠實現創新在包頭,服務在全國。」劉銳說,「目前已通過實驗室研究成功並轉化4個科技項目,特別是已經產業化的烴類防火、特種保溫、防腐材料作為工信部2023年煤化工新材料示範平台項目,已取得國能煤化工等企業的採購訂單。」

很多從黑燈實驗室誕生的新材料塗料中都加入了稀土所含的鑭、鈰元素,這也是企業選擇落地包頭市的重要原因。

稀土是包頭市獨特的資源稟賦。稀土永磁材料、儲氫材料、拋光材料產量,包頭市均位居全國前列,國內首家稀土新材料技術創新中心在這裏運行,稀土交易所新上線企業60家、總數達到826家。2023新增稀土企業30家、總數達209家,稀土產業投資增長3.3倍,產值達829億元。

2023年10月,《國務院關於推動內蒙古高質量發展奮力書寫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的意見》發佈,提出「加強稀土等戰略資源開發利用」,其中一項重要任務就是「將包頭建設成為全國最大的稀土新材料基地和全球領先的稀土應用基地」。

2024年,包頭市聚焦「兩個稀土基地」建設,落實8個方面50項具體任務,全力打造國家級稀土新材料先進製造業集群,年內稀土產業產值突破1000億元,力爭達到1200億元。

國家稀土功能材料創新中心內擺放的稀土新產品。牛天甲攝國家稀土功能材料創新中心內擺放的稀土新產品。牛天甲攝

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常委、自治區常務副主席黃誌強表示,內蒙古的稀土資源,無論是儲量還是質量都是世界級的,截至目前,我們已經建成國內最完整的產業鏈。我們瞄準打造全國最大的稀土新材料基地,做好由「土」變「材」的文章,摒棄傳統「挖土賣土」簡單模式,聚焦永磁、儲氫、催化、拋光、合金五大領域,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和產業精深加工度,推動從「世界級儲量」邁向「世界級產業」。我們瞄準打造全球領先的稀土應用基地,做好由「材」到「用」的文章,創建國家稀土材料創新中心,加快前沿技術攻關,擴大稀土應用領域,不斷提高稀土產品綜合附加值。

近年來,內蒙古立足資源稟賦和戰略定位,打造了8大產業集群和16條重要產業鏈,一批具有成長潛力、發展後勁的產業不斷壯大,新能源、稀土新材料、現代煤化工等一些主導產業在全國也有了一席之地。黃誌強說:「內蒙古非常重視科技創新,非常重視發展新質生產力。我們正在實施‘科技突圍’工程,要把著力點放在有資源、有特色、有優勢的領域,在點上爭取實現‘起跑就領先’,以點帶面把科技搞上去、把產業提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