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商行理財公司首迎罰單:渝農商理財被罰110萬元

21世紀經濟報導 記者李願 北京報導

重慶金融監管局網站顯示,近日渝農商理財因全部公募理財產品持有單只證券市值超過該證券市值的30%、理財產品宣傳推介材料審查不到位兩項違法違規行為被罰110萬元。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注意到,這是金融監管總局系統今年以來對銀行理財公司開出的首張罰單,也是渝農商理財開業以來的首張罰單。

渝農商理財成立於2020年6月,是全國唯一一家農商行理財公司。渝農商行(601077.SH)2023年年報顯示,截至2023年末,該公司總資產為29.85億元,淨資產為29.10億元,2023年實現淨利潤1.70億元(2021年、2022年淨利潤分別為3.56億元、3.58億元)。

據渝農商理財公佈的該公司理財業務2023年下半年度報告顯示,截至2023年末,該公司有公募產品379只,佔比92.21%,金額1177.59億元,佔比97.72%;從產品投向看,穿透後權益類資產金額2.27億元,佔比為0.18%。

從處罰原因看,「全部公募理財產品持有單只證券市值超過該證券市值的30%」並非首次出現,此前農銀理財、光大理財、中銀理財的罰單中均有出現;「理財產品宣傳推介材料審查不到位」則為首次出現。

據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梳理,自金融監管總局首次對理財公司開出罰單以來,目前已有9家理財公司被罰,合計金額4115萬元,包括大行5家、股份行2家、城商行1家、農商行1家。

2023年2月,原銀保監會相關部門負責人曾總結道,2018年資管新規發佈後,原銀保監會堅決貫徹「穩定大局、統籌協調、分類施策、精準拆彈」基本方針,堅持穩中求進總基調,抓主要矛盾,找準切入點,紮實推進理財業務整改轉型:一是下大力氣整治各類資管亂象,直擊根源糾正資金脫實向虛與監管套利;二是組合出拳嚴懲違規,強化理財業務非現場監測和現場檢查,發揮監管威懾作用;三是多措並舉指導銀行嚴格製定落實存量業務整改計劃,穩妥有序加快個案處置。

業內人士表示,監管對理財業務快速處置機制從快從嚴,有助於理財行業進一步牢固樹立「內控優先、合規為本」的理念,塑造行業良好生態,引導行業良性競爭,促進行業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