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出手就是五百億

在中國遍地開花的政府母基金中,又有百億級別的新資金入場。

經濟大省江蘇近日宣佈,正式啟動運行總規模500億元的省級戰略性新興產業母基金。

讓市場眼前一亮的是,江蘇省專門強調這一省級母基金的定位為「耐性資本」,這有何深意?

一:江蘇的任務

回望今年全國兩會,中央高層給江蘇下達了新任務:加快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使江蘇成為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陣地。

作為GDP總量全國排名第二的經濟大省,同時具備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態勢良好的基礎,江蘇有責任也有能力去努力完成上述國家給定的KPI。

應看到,發展新質生產力不是一蹴而就,顛覆性的科技創新不確定性更加突出,原創性的科技應用很難有立竿見影的回報,長期、穩定的資金支持才能解決新質生產力「成長的煩惱」。由此,壯大「耐性資本」成了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引擎。

中國人民大學中國資本市場研究院聯席院長趙錫軍對三里河表示,江蘇省母基金投資方向為戰略性新興產業,這些產業通常具有很好的發展前景、是未來的主導產業,從當下到未來要經歷不同的發展階段,不斷成長再到成熟,顯然資金的投資時間會更加長遠,「耐性資本」的定位顯示出江蘇在培育新質生產力上的「長期主義」。

二:江蘇的行動

再看基金啟動運作,三里河從江蘇瞭解到,伴隨著500億母基金的設立,一個三層基金架構搭建完成:省級母基金與設區市、省屬企業合作設立三類產業專項基金,產業專項基金還將進一步吸引產業資本、社會資本、保險資金、社保基金等合作,設立一系列產業子基金。

母基金,”基金的基金”,它投資形成的”子基金”會變成一個投資網絡,即包含多個子基金的基金組合。「母」字也意味著一個更高層次的基金結構,使得母基金能提供更廣泛的投資選擇和更高級別的風險管理,也發揮出引導作用。

「江蘇省級母基金形成的各級各類基金將各司其職、分工協作,在省市聯動、政企聯動下,支撐新興產業發展。」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說。

最新消息顯示,江蘇省戰略性新興產業母基金擬合作設立的首批產業專項基金共14只,總規模506億元。其中,省級母基金出資126.5億元,這也標誌著省級母基金的總體架構逐步落地。

各設區市也都選擇了主導優勢產業或重點發展產業作為基金投資方向,如南京市軟件信息和新型電力、蘇州市生物醫藥、無錫市集成電路等,設區市通過組建產業專項基金,推動優勢戰略性新興產業進一步高質量融合集群化發展。

三:江蘇的啟示

南方科技大學副校長、南方科技金融研究院院長金李告訴三里河,江蘇省設立500億省級母基金傳達出四個鮮明信號,也給其他省份帶來啟示。

——佈局發展新質生產力。江蘇省願意通過財政手段,積極引導資金流向,支持創新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承諾長期投資。母基金的設立反映了江蘇省對新興產業的資金支持著眼長遠,而非追求短期收益。

——努力提升區域經濟競爭力。設立母基金的目的是支持高科技、高成長的產業領域,這將有助於提升江蘇省的區域經濟競爭力,加快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省內一盤棋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資金過於分散和投向重覆等問題。

——強化政府與市場的合作。此次母基金管理運作將加強政府與市場的合作,通過政府的引導作用和市場的資源配置機制,更有效地推動產業發展,吸引更多的社會資本和機構投資者參與,形成政府與市場共同推動產業發展的良好局面。

田利輝也說,中國地方政府可借鑒江蘇此次設立母基金的經驗,通過設立更多具有針對性和引導性的母基金,彙聚社會資本,共同推動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

(「三里河」工作室)

【編輯:梁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