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舊小區改造為幸福株洲加分
株洲日報全媒體記者/李軍 實習生/尹湘琳 通訊員/李豔豔
今年計劃改造城鎮老舊小區322個,34902戶,近年來已完成改造項目1316個,135660戶。
6月19日,全市2024年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推進會召開,梳理近年來的成績亮點,擺出相關問題,也對今年的工作做了安排部署。
城市發展進入存量更新階段,株洲穩步推進老舊小區改造,促進城市提質和社會治理,持續助力「幸福株洲」建設。
老舊小區改造
相關經驗獲全國推介
城鎮老舊小區改造,需要理順的「麻紗」不少,株洲在這項工作上偏偏顯示出了「繡花」功夫。
2019年以來,中央財政對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啟動資金補助。從那至今,我市完成改造項目1316個,135660戶,總投資15.69億元,其中爭取中央補助資金4.84億元。
若將時間拉近到「十四五」期間,株洲的成效更顯著:任務是改造老舊小區816個,62650戶,而截至目前,我市已改造小區891個,80935戶,提前超額完成任務。
老舊小區改造是綜合整治工程,涉及供水電氣管網、停車位等方方面面,上述數據又可圖解為相關具體的看點。
看基礎設施建設,「十四五」時期以來,我市老舊小區改造累計改造供排水管網92.6公里、供電管網7.55公里、供氣管網11.96公里,新增停車位2575個、充電樁251個、公共綠地4810平方米。
看治理效能提升,我市推進「黨建+老舊小區改造」行動,成立小區黨支部1157個,業主委員會767個,通過組建小區黨支部和以黨員為主要成員的業主委員會,助推小區實現治理蝶變。
老舊小區改造是「摸著石頭過河」,株洲在這方面也「摸」出了一些經驗。
2021年5月,住建部印發《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可複製政策機制清單(第三批)》,我市在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建立改造資金統籌與績效評價考核機制等方面的做法,入選全國可複製推廣經驗清單。
此外,我市荷塘區晨光小區入選2023年住建部聯繫示範點,全省僅3個項目入選,其智慧物業管理入選全國第8批可複製經驗。
![▲被高樓環繞的城中村。記者/李軍 攝](http://n.sinaimg.cn/spider20240624/231/w2048h1383/20240624/0990-573866885e9c9098e6eb77390f54c012.jpg)
今年計劃改造322個
片區化改造是方向
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今年的株洲「有點忙」,可謂一場「雙線作戰」。
今年我市計劃改造城鎮老舊小區322個,34902戶,改造規模為曆年之最,位居全省前列。一方面是今年改造規模大;另一方面前期調查摸底顯示,6月30日前能開工的項目還不夠多。
「務必要提高站位,強化認識、加強力量、強化指導,整合各方資源齊心協力加以推進。」推進會上,市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專班相關負責人,連用三個「強」字凸顯抓開工的緊迫性。
記者觀察到,此次推進會參會人員除市住建、市財政、市發改等部門相關負責人,還包括市質安站、株洲新奧燃氣、市水務集團等相關單位的代表。背後的深意,或許是為了整合資源,形成推進老舊小區改造的合力。
「老舊小區改造,可以整合民政的‘一老一小’、文旅部門的體育休閑設施、城管的垃圾分類等資源,並結合燃氣、水等改造形成協同機制。」推進會上,市住建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編輯:青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