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獎數量創近五年之最!山東斬獲35項國家科學技術獎

6月24日,202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在京揭曉,共評選出2位最高獎,250個項目獎,10位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

山東共35個科技成果獲獎,獲獎數量創近五年之最。其中,我省單位或個人牽頭完成的共7項,包括技術發明獎二等獎1項,科技進步獎6項;參與完成的項目共28項,包括技術發明獎二等獎3項,科技進步獎特等獎1項、一等獎2項、二等獎22項。

獲獎項目呈現以下特點:

——科技改革激勵引導作用成效明顯。我省搶抓國家科技獎勵改革試點(全國唯一)機遇,出台《山東省科學技術獎勵改革試點實施方案》。通過實施定向獎勵、調整獎勵設置等系列舉措,不斷強化科技獎勵激勵引導作用。此次牽頭完成的7項獲獎成果均曾獲得省科技獎勵支持,其中2位第一完成人曾獲省科技獎最高獎。

——科創聚焦,支撐優勢產業高質量發展。我省聚焦「十強」產業發展,每年佈局實施100項左右重大科技創新工程項目,加速培育11條標誌性產業鏈創新成果。此次獲獎的35項科技成果,覆蓋新能源新材料、現代高效農業、高端裝備、醫養健康、新一代信息技術、現代輕工紡織、現代海洋、高端化工等產業領域,其應用推廣有效賦能產業發展。

——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更加突出。此次獲獎項目,「企業力量」表現突出,我省企業牽頭或參與完成的科技成果達27項,佔我省獲獎總數的77.1%。山東能源和海爾智家分獲礦產開採和家電製造行業全國唯一獎項。山東能源研發的深部煤炭數智化高效開採成套技術,近三年直接經濟效益841.5億元,打造了國際一流的高端煤機裝備製造企業,推動了我國煤炭行業高端化、數字化、智能化轉型。海爾智家研發的家用保鮮電器,攻克了柔性分區內溫濕氧磁多維精準控制難題,連續多年保持全球市場佔有率第一。近年來,我省充分發揮企業創新主力軍作用,支持企業牽頭承擔重大科技攻關任務,企業牽頭承擔省級重大科技項目比例達90%以上。

——產學研協同創新能力不斷提高。獲獎項目中,有31項成果由高校院所與企業合作完成,佔獲獎總數的88.6%。高校、院所和企業同向發力,優勢創新資源加速整合,合作優勢逐漸顯現,推動更多高質量科技成果登上國家獎舞台。山東農業大學聯合山東農大肥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金正大生態工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單位研究的綠色生物基材料包膜控釋肥,解決了生物基材料成膜難、養分釋放與作物吸收匹配度低等難題,引領了該行業的發展方向,獲得技術發明獎二等獎。

我省牽頭獲獎項目名單

(大眾日報·大眾新聞客戶端記者 王亞楠 通訊員 荊培珩 馮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