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搶出「生命通道」,再難再累都值得

    黃山市微公益誌願者協會誌願者在運送生活物資。受訪者供圖    黃山市微公益誌願者協會誌願者在運送生活物資。受訪者供圖

    在內澇嚴重的小區組裝抽水機器、在河水倒灌的地下車庫排水、在受災嚴重的地區發放物資……從6月20日起,黃山市微公益誌願者協會項目主管程秋每天睡覺不到4個小時,她和140名誌願者一起,奔波在抽水排澇、轉移群眾、運送物資的路上,已經記不清到過多少個小區和村莊。

    6月19日至21日,安徽省黃山市多地降大暴雨,局部遭特大暴雨侵襲,部分地區發生洪澇災害。截至6月23日晚間,安徽黃山團組織、社會組織等共發動181支青年突擊隊投身抗洪防汛、轉移群眾、運送物資、清淤重建等工作,在防汛一線築起「青春堤壩」。

    85後程秋記得,6月20日,雨勢很大,誌願者們從外地緊急協調來「龍吸水」排水搶險機器,和消防等部門人員共同使用機器排水,連續工作20多個小時,機器發動機皮套用壞了十幾套。

    6月21日,她和誌願者轉戰物資運輸工作。飲用水、自熱米飯、糧油、女性用品包……程秋和誌願者跟車運輸各種救災物資,到受災嚴重的村居進行發放。

    她和誌願者前往黃山休寧縣東臨溪鎮一心村,給一戶低保戶家庭送飲用純淨水。對於誌願者的到來,老人十分感激。程秋看到,由於該戶地勢較低,家中積水幾乎淹沒胸口,傢俱和電器都漂在水裡。誌願者們幫他清淤排水,並對家庭物資需求進行登記和回訪。

    連日來,程秋每天淩晨兩點半回到家,5點,天一亮,她又要前往一線洪水救災指揮部,開始一天的物資轉運和發放工作。她深有感觸地說:「家鄉發生洪水,作為年青人,要扛起救災的責任和擔子,即使再難再累,也不能退縮。」

    由於連日暴雨,位於皖南山區的歙縣受災較重。6月20日,距離歙縣縣城30餘公里的木石里村附近出現山地滑坡,導致道路塌方,出村唯一通道X008縣道被堵,100多名村民被困,情況緊急。

    6月20日晚,中鐵四局揚之河大橋項目負責人付啟家接到20公裡外的木石里村村幹部求助電話,他第一時間集結救援力量,38名青年管理人員和產業工人組成青年突擊隊。

    付啟家和同事先去勘察現場情況。「路基被損壞,車輛只能行駛在路段的一側,平時20分鐘的車程,這次走走停停很長時間才到。」付啟家講述道,當晚他和同事坐在車里,借助車輛燈光,看到路邊山體不斷髮生小型滑坡,遇到車過不去的地方,就要下車步行翻越山坡勘察。

    6月21日淩晨4點,付啟家一行終於到達木石里村附近的第一個堵點,經初步勘察發現,X008縣道沿線發生了十餘處不同程度的山體滑坡,最大一處滑坡土方近8000立方米。「道路水毀,造成救援車輛通行困難,救災物資運輸受阻,搶險迫在眉睫。」

    現場通話信號中斷,他駕車到一公裡外的地方打電話,佈置救援方案。3小時後,青年突擊隊人員駕駛多輛挖掘機、推土機、鏟車、土方車陸續趕到救援現場。由於縣道較為狹窄,現場施工作業面小,一些大型設備施展不開,青年突擊隊決定採取「先人工清理再設備挖掘再人工清淤」的方案。

    大家扛起鐵鍬、拖著麻袋,冒著二次滑坡的風險,迅速展開道路搶修工作。連續數小時冒雨作業,很多人體力透支,有人雙手磨出了血泡。「我們當時就一個念頭,只要能打通這條路,再難再累都值得。」90後青年突擊隊成員劉奧說。

    6月21日下午3點左右,第一個堵點被打通,青年突擊隊一些人員留下清淤,其他人奔赴下一個點位救援。「加快進度,用最短的時間,搶通受損的公路。」6月22日中午,付啟家講話的聲音有些嘶啞。連續高強度奮戰,大家沒有絲毫懈怠,繼續爭分奪秒配合相關部門疏散被困人員。

    經過兩天一夜奮戰,6月22日晚間,一條通往木石里村約10公里的道路基本被打通,為受災地區搶出了一條「生命通道」。

    6月20日,皖贛鐵路沿線歙縣火車站附近線路兩側出現邊坡塌方,導致火車停運。下午2點,這支來自揚之河大橋項目部的救援小隊,組織7台設備前往開展搶修邊坡塌方任務,經過7個小時冒雨作業,累計清理邊坡塌方約100立方米,及時保障鐵路運行安全。

    在歙縣,29支青年突擊隊奮戰在一線。歙縣公安局團委書記程璐講述,單位迅速成立防汛救災青年突擊隊,女隊員留在主城區幫助轉移群眾、運送物資,男隊員組成小分隊前往鎮村搶險一線。

    程璐說,6月20日淩晨,紹濂鄉嶺口村的12村民組、13村民組與外界相連的道路出現多處塌方,山洪衝塌了道路、小橋和電線杆,這兩個村民小組幾乎成了「孤島」。幾十戶受災村民的情況牽動人心。

    青年突擊隊8名特巡警同王村派出所3名隊員坐在挖掘機鏟車的鏟鬥里,蹚過洪流,手腳並用地翻山前往現場。十幾里山路上,困難重重,途中有毒蛇侵擾,一些隊員雙腳陷入塌方的淤泥中。6月20日晚9點30分,突擊隊抵達位於長陔嶺山坳最深處的嶺口村13村民組,第一時間上報大山深處的險情。

    隊員們在一戶群眾家中歇腳,商量救援對策。6月21日淩晨,大家繼續進村上戶核查災情,幫助受災農戶清理淤泥,安撫災民情緒。6月21日下午5點,他們配合當地政府運送分發直升機空投的食物。連續工作兩天一夜,身上衣褲濕了又干、幹了又濕,工作完成後,他們顧不上休整,又前往紹濂鄉小溪村等交通中斷、通信不暢的村落幫助救援。

    當天,歙縣公安局團委組織委員、刑偵大隊民警汪澤毅帶領16人組成的青年突擊隊小分隊,趕赴受災嚴重的紹濂鄉開展防汛、清淤等工作。

    下午3點左右,突擊隊到達紹濂鄉鄉政府所在地五豐村,大家戴上手套,手拿鐵鍬、掃帚迅速投入工作。「這裏的情況比我們預想的要嚴重。前往現場的路上,有多處塌方路段實行交通管製,道路兩旁不少房屋、車輛受損。」

    小分隊主要負責道路疏通、清理淤泥、清潔路面,全力配合當地政府做好抗洪救災工作。路面堆積著混雜大量泥漿的雜物,不好用工具處理,小分隊三五人一組用手拖拽、搬運,經過近5個小時不間斷奮戰,鄉鎮主要道路上的垃圾、淤泥基本清理完畢,道路也恢復通行。

    讓汪澤毅感動的是,清理過程中,有群眾看到隊員們汗流浹背、十分辛苦,自發送來一些食物和飲用水。「鄉親們的生活受到洪災影響,仍竭盡所能為我們提供幫助,這讓我深切感受到人民群眾的真誠樸實,感受到和人民警察的血肉聯繫。」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海涵 王磊 來源:中國青年報

2024年06月25日 07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