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改革再出發 助「硬科技」企業成長

    「創新本質上是面向未知領域的探索。」在宣佈推出「科創板八條」時,證監會主席吳清強調,只有營造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良好氛圍,才能推動新質生產力的蓬勃發展。「這需要各個方面凝聚共識,打通堵點卡點。」

_______________

    5年,573家公司,總市值5.2萬億元。適逢科創板開板5週年,一攬子改革措施優先支持新產業新業態新技術領域突破關鍵核心技術的「硬科技」企業。

    2024陸家嘴論壇開幕當天,證監會正式對外發佈《關於深化科創板改革服務科技創新和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八條措施》即「科創板八條」。證監會主席吳清表示,此舉將進一步突出科創板「硬科技」特色,健全發行承銷、併購重組、股權激勵、交易等制度機制,更好服務科技創新和新質生產力發展。

    這也是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召開前夕,中國金融界最高級別年度盛會上傳來的政策改革信號。業內人士表示,「科創板八條」與資本市場新「國九條」及「科創16條」一脈相承,但是更實、更準、更細。

    突出科創板「硬科技」特色

    「科創板的設立促進關鍵領域產業鏈的形成和集聚。」作為上海證券交易所理事長,邱勇用一組數據回顧和檢視科創板在服務科技自立自強方面所起到的作用:科創板中,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高端裝備製造行業公司合計佔比超過80%。在促進資本、產業、技術、人才融合方面,「500多家公司中有400多家實行了股權激勵計劃,覆蓋了9萬多名核心人員」。在促進科創企業做大做強方面,2019年-2023年,科創板企業營業收入和利潤的年復合增長率分別是23%和24%。

    以「硬科技」為底色,科創板的改革效應不斷放大。新出爐的「科創板八條」提出,要進一步完善科技型企業精準識別機制,發揮好市場機制作用。同時,支持具有關鍵核心技術、市場潛力大、科創屬性突出的優質未盈利科技型企業在科創板上市,提升制度包容性。

    在華泰證券研究所副所長、固收首席分析師張繼強看來,相關規則有望強化科創板定位,優化科技型企業上市融資環境,提升對新產業新業態新技術的包容性,並打擊高價超募現象,保障投資者權益,助力新質生產力加速發展。

    他還提到,「科創板八條」提出加強科創板上市公司全鏈條監管,包括支持科創板上市公司依法依規豁免披露商業秘密等敏感信息,引導創始團隊、核心技術骨幹等自願延長股份鎖定期限等。「系列機制安排和政策的落地有望促進板塊平穩運行和發展,更加有效保護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營造良好投資生態。」

    「創新本質上是面向未知領域的探索。」在宣佈推出「科創板八條」時,吳清強調,只有營造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良好氛圍,才能推動新質生產力的蓬勃發展。「這需要各個方面凝聚共識,打通堵點卡點。」

    論壇現場,邱勇也從交易所角度介紹了未來上交所要落實的兩大使命:一是如何增強市場包容性,支持科技創新;二是怎樣加大監管力度,保護廣大投資者的合法權益,「尤其是打假防假,促進資本市場生態建設。」

    「在對的時間為企業配置需要的資金」

    包括「科創板八條」在內,不少制度創新正在撬動科技與資本的協同效應、形成「科技-產業-金融」良性循環。用高盛集團亞太區總裁施南德的話來說,就是「在對的時間為企業配置需要的資金」。

    「創新融資的回報是非常不確定的,在不同的時期,融資的模式不盡相同,中國在科技創新的初期融資階段,有非常好的潛力。」在施南德看來,在科技創新發展的中後期,中國可以引入更多的資金渠道,「在後期,市場可以將更多的關注力放在企業上市或者成果轉化的商業化落地上。」

    這位在香港生活的英國人還注意到,大灣區已形成了較好的科技創新集聚效應,「這顯示出中國已經有了非常好的起點,有非常多的創新經驗可以與世界分享。」施南德說,將創新成果規模化,這需要更多時間達成,也是機遇所在。

    如何在對的時間為企業配置需要的資金?香港交易所行政總裁陳翊庭分享了該所在上市制度上的創新實踐。「2018年,港交所新增第18A章上市規則,允許未有收入、未有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到港上市,讓這些公司在很早的研發階段就能得到重要的資金支持。」陳翊庭介紹,從2018年至今,有64家生物科技公司通過上市規則第18A章在香港成功上市,「香港因此成為全球第二、亞洲第一大生物科技融資中心,為國家生物科技企業發展提供資金支持也是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良好示範。」

    在此基礎上,港交所又在2023年推出為特專科技公司量身定做的第18C章,為沒有商業化或者處於商業化初期的專精特新企業提供融資便利。「引入該上市機制,目的就是支持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製造、新材料、新能源等硬科技領域企業進行融資,這也與國家特別支持的專精特新企業的發展策略不謀而合。」陳翊庭介紹,目前已有公司通過第18C章成功在香港上市。

    「自去年3月31日《境內企業境外發行證券和上市管理試行辦法》發佈以來,中國企業到境外上市非常活躍。」在證監會分管境外上市備案工作的副主席方星海分享了一組數據,截至今年6月18日,一共有158家企業在證監會備案,其中,85家企業去香港上市,73家企業去美國上市。

    他尤其提到排隊備案的上市企業較多,「這意味著中國大批企業絕對不‘躺平’,都想做大做強,對於這樣的企業,我們要大力支持。」方星海表示,「未來將繼續加快備案速度,推動融資額比較大、科技創新實力強的企業到境外上市,而且支持中國內地企業到境外上市的時候更多到香港上市。」

    據瞭解,為更好發揮科技與資本的協同效應,陸家嘴論壇開幕當天,證監會與上海市政府簽署資本市場支持上海加快「五個中心」建設協作工作機制備忘錄,雙方將協調解決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以及加快上海「五個中心」建設中的重點難點問題。該協作工作機制的建立,將有助於探索形成促進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合力,更好服務實體經濟和新質生產力發展。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朱彩雲 來源:中國青年報

2024年06月25日 0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