凍南美白蝦去年未準入境批次最多

我國水產品食品安全管理持續加強,2023年全國市場監管部門監督抽檢國內水產製品的樣品4.82萬批次,合格率達98.9%。不合格產品中,重金屬、防腐劑、農獸藥殘留超標是主因。

同時,我國也持續進行口岸食品安全監管。新京報記者梳理2023年海關總署發佈的全國未準入境食品信息,未獲檢驗檢疫準入、貨證不符是大多水產品未準入境的原因,凍南美白蝦是未準入境批次最多的水產品。

國內水產製品去年抽檢不合格率1.11%

2023年,全國市場監管部門監督抽檢發現534批次水產製品不合格,抽檢不合格率為1.11%。新京報記者查看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佈的共8期92批次食品安全監督抽檢,涉及4批次不合格產品,包括2批次鉛超標的干裙帶菜,涉及青島盛源來商貿有限公司、山東福陽食品有限公司;1批次經銷商為上海鮮得味國際貿易有限公司進口的「鮮得味」金槍魚罐頭,被檢出不得使用的苯甲酸及其鈉鹽,1批次營口豐潤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即食海蜇絲被檢出防腐劑類山梨酸及其鉀鹽超標。此外,地方抽檢中,草魚、鯽魚、鱸魚、鯿魚等水產品不合格問題多集中在農獸藥殘留超標。

凍南美白蝦未準入境最多

伴隨生活水平提升,消費者對進口水產的需求不斷增長。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進口水產品501萬噸,同比增長10.6%。進口量提升的同時,各口岸也在把好國門食品安全關。新京報記者梳理2023年海關總署發佈的全國未準入境食品信息,共有2358批次食品不符合要求未準入境,其中包括528批次水產品及水產製品(以下簡稱水產品),佔比22.39%。未準入境最多的水產品為凍南美白蝦,涉及91批次,佔未準入境水產品的17.23%,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二氧化硫佔三成。

6國未準入境水產品超30批次

2023年,全國海關入境口岸在監管環節檢出的未準入境水產品中,原產國來自印尼的未準入境水產品最多,涉及112批次,四成產品為凍魷魚。來自巴基史丹、印度、越南、厄瓜多爾、日本的未準入境水產品也都超過30批次。

2023年8月24日,為全面防範日本福島核汙染水排海對食品安全造成的放射性汙染風險,保護中國消費者健康,確保進口食品安全,海關總署決定自當日起全面暫停進口原產地為日本的水產品。

進口商中,浙江義烏中國小商品城進出口有限公司是唯一一家未準入境水產品在2023年超過20批次的企業,全聯集采、丸梅商貿、浙江聖銘國貿、中國紡織對外經濟技術合作有限公司、優合集團均超過10批次。

未獲檢驗檢疫準入、貨證不符是主因

未準入境水產品多被檢出一到兩項不合格原因。其中,未獲檢驗檢疫準入出現頻次最高,為180次,佔31.86%,貨證不符是第二大主因,佔27.79%。此外,未按要求提供證書或合格證明材料、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二氧化硫的佔比在5%以上。

2024年6月25日新京報產經週刊《聚新質 守食安——新京報2024食品安全特別報導》。

新京報記者 王思煬

製圖 俞豐俊

編輯 秦勝南

校對 翟永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