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為何不願上學?探訪北京首家拒學門診

孩童時期的你,是否曾拒絕上學?高敏感無法適應學校的孩子、通過生病來調解父母關係的孩子、因為拔魚刺應激無法返校的孩子……孩子們抗拒學校的理由五花八門。

有數據顯示,全球大約17.8%的兒童/青少年存在拒學及相關問題。近日,北京市首家拒學門診開診,在這裏,孩子與家長尋求一份特殊的「返校」指南。

患者增多,醫院單獨開設門診

6月22日上午10點左右,北京兒童醫院門診樓6樓,一位女士試探性地敲開診室門:「孩子不願意上學,您這兒能看嗎?」

這是北京兒童醫院拒絕上學(厭學)專業門診,也是北京市首家拒學門診。22日是該門診正式開放的第一天,從早上8點開始,患兒和家長陸續前來。來訪者中既有初診者,也有攜帶著藥物和既往檢查報告,對診療流程已十分熟悉的父母和孩子,還有一些大人獲知門診開診的消息後先行來打聽情況。

患兒的拒學程度各不相同。

一個月前,三年級學生小敏因肺炎感染在家休息了半個月,返校一週後,小敏出現了強烈的拒學傾向。父母推測小敏是無法適應課業壓力,告訴他只要能去學校,可以不做卷子、不回答問題,小敏仍不接受。

初一的小明從第一學期就開始拒學,這個學期只上了兩天半的課,最近還出現了頻繁的抽動和咳嗽等軀體症狀。小明媽媽說,小明在外與往常無異,在家卻情緒暴躁,不僅對父母說粗口,有時還動手打人,偶爾說服他返校,次日小明卻賴床不起,還會衝家長大發脾氣。近一年來,小明唯一堅持的活動只有打遊戲,對任何其他事都沒有興趣。

拒絕上學(school refusal,SR)是兒童在學習階段常見的問題之一。在《精神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冊﹣第5版》分類中,拒絕上學本身並不是一種疾病診斷,而是與其他精神疾病特別是焦慮障礙所共有的症狀,拒絕上學兒童通常表現為對學習、學校不感興趣,不願上學甚至完全拒絕去學校。

北京兒童醫院心身醫學科副主任醫師李瑛發現,近兩三年來,有不少孩子對上學表現出迴避,在心身醫學科普通門診,反映拒學問題的患者佔比達到了兩三成,這成為該科室單獨設立拒學門診的動因。

6月17日,拒學門診開診的信息發佈,公眾號文章閱讀量很快超過了5萬。

北京兒童醫院心身醫學科,李瑛正在問診。受訪者供圖北京兒童醫院心身醫學科,李瑛正在問診。受訪者供圖

離開學校的理由多種多樣

兒童長期拒絕上學會對其學業、家庭、人際關係等各方面產生廣泛且負面的影響,但拒學現象不在少數。

有數據顯示,全球大約17.8%的兒童/青少年存在拒學及其相關問題。據美國政府統計,2015-2016年美國中小學生長期缺勤率為16%;據日本文部科學省2021年的調查,排除生病等原因,日本不上學天數超過30天的中小學生超過24萬人。

我國青少年拒學問題的研究起步相對較晚。2016年的一篇文章公佈了對廣州市5個區18所中小學6369名學生的調查結果,拒學行為檢出率為22.5%。

觸發或維持拒學行為的因素各不相同。小明的媽媽說,小明在學校沒什麼好朋友,還曾被老師罰站;小敏的媽媽介紹,小敏天生敏感、思慮重,遇到事情下意識躲閃。

在門診,李瑛接診過天生難以適應校園環境的高敏感人格孩子、為讓父母停止衝突發展出軀體化症狀的孩子、因拔魚刺的不良體驗而應激至無法返校的孩子……孩子的心靈世界,往往比大人想像的更加敏感與纖細。

專業上認為,拒絕上學問題的產生與兒童的身體健康狀況、個人心理因素、家庭學校環境因素等密切相關。

有文獻指出,患有慢性疼痛的兒童拒學概率更高;大多數拒絕上學兒童患有一種或多種精神心理疾病;拒學兒童家庭成員之間存在相互承諾、幫助和支持較差,家庭責任不明確,經常相互指責、攻擊等情況。也有研究顯示,近半數拒學兒童表現出與學校有關的壓力源問題,包括在校期間被欺負嘲笑孤立、與同學或老師之間的衝突、不恰當的懲罰等。此外,外界環境的變化也對孩子的心理狀態造成影響。

一場無法藥到病除的回歸

「為什麼不願意上學呢?」

「就是不想去。」

「什麼都不用做,只是待在學校,行不行?」

「不行。」

「那不去學校,但參加期末考試,行不行?」

「行。」

與小敏達成約定後,李瑛吩咐小男孩在門外稍候。在與小敏媽媽單獨交流時,李瑛告知,小敏當下較難直接返校,以退為進,採取過渡上學策略,保住9月份的上學。這期間,家長注意不要讓小敏宅在家中,要推動他走出家門,適當經歷衝突,兩三週後再複查。

「來醫院是你的意思還是爸爸媽媽的?」

「他們的。」

「他們希望你繼續上課,覺得對你未來更好,你有想過以後的事嗎?」

「沒考慮過。」

「父母著急怎麼辦?」

「不管。」

面對李瑛時,小明掛著無所謂的微笑,一旁的家長歎了口氣。結合小明長期居家打遊戲的狀態和心理測評結果,李瑛告訴家長,小明的動機嚴重不足,第一步是讓他動起來,每天出門一趟,至少一個小時,藥物繼續服用;之後增加可以替代遊戲的行為,解除遊戲對小明的單一捆綁;當白日活動量增加到與在校期間差不多的程度,且小明每天有想做的事情時,再考慮回歸學校。

與小敏不同,對於小明,李瑛沒有給出「保住開學」這樣具體的返校時間,小明的家長似乎也心照不宣。

可惜的是,拒學行為無法藥到病除。如同與抑鬱做鬥爭,家庭參與、心理治療、團體治療、藥物治療乃至住院治療,都是「勸返」路上可能採用的手段。因此,當那位隻身前來諮詢的女士詢問多久能治好時,李瑛回答她,「一次肯定解決不了。」

事實上,有研究顯示,即使經過適當的治療,也只有2/3的拒絕上學兒童可再次返回校園,有近一半的拒絕上學兒童仍有精神病學診斷,並且年齡越大,拒絕上學越嚴重、返校率越低。

探訪門診期間,記者發現,對於不同程度的案例,醫生都給出了「讓孩子走出家門」「做點其他事情」的建議。

李瑛解釋,這兩者看似與學習無關,其實是為之後的回歸進行體力、情緒、動力、習慣等方面的鋪墊。走出家門,可以減少孩子肥胖、網絡成癮的風險;與外界維持聯繫,可以增加孩子找到興趣點的機會;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可以增加愉快感,強化個體動機,對於陷入抑鬱的孩子來說,這正是他們需要「充電」的精神情緒能量。

在這條看似迂迴的回歸之路上,學習不再是唯一的頭等大事——也本不該是。

新京報記者 戴軒

編輯 白爽 校對 陳荻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