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詩篇|「堿嘎巴」變身「金疙瘩」

  我國的鹽堿地面積約15億畝,其中可利用的鹽堿地約5億畝。喚醒這一「沉睡」資源,充分挖掘鹽堿地開發利用潛力,河北農業工作者一直孜孜以求。

  滄州地處渤海之濱,自古以來土壤貧瘠,淡水資源匱乏,糧食產量較低。當地曾流傳「旱了收螞蚱,澇了出蛤蟆,不旱不澇出堿嘎巴」的俗語。

  這裏的農業工作者通過科技創新改造鹽堿地,加強耐鹽堿良種推廣利用,種植耐鹽堿牧草等特色作物,齊心協力使昔日「堿嘎巴」變身「金疙瘩」。

  記者:田策

  報導員:田金蕊

  新華社音影片部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