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評線】荔枝網評:同步登陸月球和微博,嫦娥六號正在延續一段傳奇

特約評論員/王晟

6月25日下午,嫦娥六號返回器準確著陸於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工作正常,標誌著探月工程嫦娥六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實現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樣返回。

來自月亮的「土特產」順利「簽收」,而來自月球的IP也已經火了——嫦娥六號「開」的微博帳號,在20多天里粉絲數已經突破了40萬。

今年6月初,嫦娥六號成功落月,並在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完成了人類首次月背采樣。與此同時,@嫦娥六號月球探測器 也用一句「大家好,我是嫦娥六號,現在我正在月球挖土」,宣告自己「登陸」微博。

它用俏皮的語言配合著在月表拍攝的獨家照片,很快吸粉。尤其是探測器采樣後在月表留下的「中」字痕跡、探測器上升起的五星紅旗,幾乎是秒上熱搜,關注度極高。

中國的航天探測器同步登陸月球和社交媒體,是自嫦娥三號探測器以來一系列成功嘗試的延續。

2013年,嫦娥三號探測器在月球表面軟著陸,放出了「玉兔號」月球表面巡視器,也就是俗稱的月球車。同時,@月球車玉兔 的微博開始以萌萌的口吻發聲,用第一人稱「我」來介紹探月進展。這種擬人化的表達方式讓網民倍感親切,很快就成了當時的網紅。「玉兔號」超期服役,直到2016年才停止工作。@月球車玉兔 也在這一年宣佈停更,網民還紛紛在微博上留言表達不捨。

玉兔號的微博探索並非官方所為,而是由果殼網資深天文愛好者與新華網小編合作運行,這次嘗試極大地拉近了科學探索與普通人之間的距離。

2019年,嫦娥四號探測器與「玉兔二號」月球車成功實現了人類歷史上首次月背軟著陸。@月球車玉兔二號 的官微也迅速走紅,以「看,腳印,這是我的一小步」的發言引來無數圍觀。與前輩類似,玉兔二號的官微保持了萌化風格,頻頻與網民互動,分享科考進展。網民們不僅關注其科學成果,也對這隻「可愛」的小車寄予厚望和情感。

從「玉兔號」到「嫦娥六號」,我國的探月任務不僅在地月空間探索、行星科學等領域取得了卓越的科技成就,更在互聯網空間、社交平台上探索出獨特的道路。通過擬人化的語言和具有網感的互動形式,這些微博帳號成功地將科學任務的複雜高深變得生動有趣,讓普通人特別是年輕一代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這樣的科普傳播,自然也增加了公眾對航天事業的關注和支持。這次嫦娥六號官微漲粉到10萬的時間就比11年前的@月球車玉兔 快了一倍。

2020年12月,嫦娥五號從月球帶回1731克月壤樣品,131個中國科學家團隊通過樣本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有70餘項研究成果在中外重要學術期刊發表。隨著嫦娥六號帶回月球背面的樣本,一定會有更多月球奧秘被發現。

接下來,@嫦娥六號月球探測器 的官微應該會很忙,無數對月球對宇宙心存好奇的人們期待它發佈更多可愛有趣的科普。

隨著中國航天探索即將開啟載人登月、深空探測,可能會有更多的航天器開通官微,登陸各種社交平台,它們將矩陣式地傳播航天精神,將中國科技工作者的智慧幽默、中國人科技創新的實力展現給世界。

到那時,社交平台上會有更多來自月球、火星或者宇宙中某個區域的IP——它們在探測星辰大海路途中發回的家書,更令人期待。(王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