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喜歡「邁巴赫公子」稱呼!朱炳仁之孫高考700分,目標北大

來源:錢江晚報

出身杭州銅藝世家,坐邁巴赫上考場,高考700分……這些只有霸總小說里才有的情節,全都加持在這名杭州少年身上。

對18歲的朱也天來說,一切就像是在做夢。

先是在進考場前,意外被人拍到「邁巴赫送考」,上了熱搜莫名得了一個「邁巴赫少爺」的稱號,而後在爺爺的藝術品轉運發佈會上,收到了高考成績,再一次被媒體和撲面而來的讚揚聲包圍。

最開心的莫過於父親朱軍岷,他一手攙著老父親一手拉著小兒子,傲驕地調侃說:「今天我是最幸福的人,上可以啃老,下可以啃小。」

朱炳仁在微博上曬了這張祖孫三代的合照,寓意深遠。

朱也天的祖父,是浙江人耳熟能詳的國家級非遺銅雕技藝傳承人,著名的熔銅藝術家朱炳仁;父親是浙江省工藝美術大師,也是成功的企業家朱軍岷。富足家庭里的「學霸」如何煉成?昨天晚上,潮新聞獨家對喜上添喜的祖孫三代進行了面對面專訪。

在記者和長輩面前,這個說話慢條斯理還有些呆萌可愛的18歲少年,篤定地說:夢想是北大,將來要做一名科研工作者。

父親朱軍岷十多天前發的一條微博,高考結束,朱也天已經開始在提前學習大學的課程了。父親直指自己的兒子「無趣」。

「學習很好打遊戲很菜」的18歲少年

見到朱也天之前,我們和爺爺朱炳仁聊了很久。

爺爺告訴我們,家裡人給朱也天起了個小名,叫笑笑,小時候他一言不合就開哭,爸爸朱軍岷希望他常笑。

朱也天來了後,聽到這個說法,愣了下,原本坐得筆直的他,大笑著伏在了桌子上。

哭,是朱也天小時候表達「對抗」情緒的一種方式,「我小時候就比較特立獨行。」

上幼兒園的時候,朱也天就開始好奇為什麼大家要喜歡同一種水果,當別人小朋友說喜歡蘋果,他偏不,會執拗地表達「我喜歡香蕉」。

倘若遇上父親和爺爺希望他接受某種觀點,「沒辦法,只好一言不合就開哭。」

哭著哭著,小男孩長大了。

爺爺說,上了高中之後,朱也天好像一下子變了。「小時候我帶他出門,一路上會嘰嘰喳喳給我講故事。」彼時的小小孩童好像在一瞬間長大,開始安安靜靜學習,一點也不要大人操心,「我怕他太累太辛苦,(成績)保持(年級)前三,要比別人付出更多。」

爺爺還說,朱也天是個興趣愛好廣泛的孩子,愛玩遊戲,高爾夫打得不錯,還喜歡圍棋。

穿著白T恤藍色西裝外套的朱也天,大概還不習慣面對鏡頭,講話的時候語速忽快忽慢。大多時候一本正經地和大家聊學習、理想、未來,冷不丁冒出些俏皮金句。

爺爺說的那些,他並不全都讚同:「他認為我有很多愛好,其實我也沒有太多。」他會「抽水」沒時間培養太多愛好,打打羽毛球算做消遣了。

「上學和上班差不多吧?回到家希望什麼也不想,睡覺完事,白天已經這麼累了,不得放鬆下?一開始刷短影片吧,等意識到這是在浪費時間之後,又開始後悔,內耗。」

「喜歡打遊戲?這是我爸說的吧。」

「嗯,也可以這麼說,其實我更喜歡看別人打遊戲,(我)太菜了,試手、失敗、結束。不想投入太多精力,玩一把就跑,有時候玩半把也跑,我不管隊友怎麼罵,反正我從來不開麥。」

「爺爺說我很會說,很會分享?我小時候是喜歡編一些故事講給別人。大了之後,不是不想,只是把天馬行空的想像保存在腦海里了,萬一別人不理解呢?不說最省事。」

「和我玩得好的同學覺得我很隨和,情緒比較穩定,不熟的人覺得我高冷。」

看起來成熟,實際上朱也天就是個帶著天然呆萌感的大男孩。

發佈會上被搶盡「風頭」的爺爺

我們是在爺爺朱炳仁的慶功宴上,做的這次採訪。老爺子今年80歲,將於不久後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辦「八十而立」個人藝術展,昨天(6月25日)是爺爺的藝術品從杭州轉運到北京的啟動發佈會。放了暑假的朱也天被爺爺叫來見見世面。可是沒想到在這場發佈會,他「毫不客氣」地搶了爺爺的風頭。

當時儀式正式舉行中,主持人突然發現,舞台邊坐著的朱炳仁卻一直在笑,叫了他兩遍,才反應過來。朱炳仁站起身致歉說:「對不起,剛剛得知我孫子高考成績出來了,我一時高興走了神,他考了整整700分。」

此言一出,全場一陣驚歎,隨即是連綿不絕的掌聲。

儀式後,現場的媒體不約而同地把鏡頭對準了角落里那個18歲少年。他在大夥的簇擁下,羞澀而又靦腆地站了起來。

朱也天說,成績700分,自己也沒想到,之前估分是在680分左右。他說自己的夢想是北大,但是此前北大在浙江的錄取是前八十名左右,覺得自己「快三百名的成績不夠看」,有些心虛,「不過,幸好我還是全國奧林匹克競賽金獎。」他又補充了一句,在場的人又是一陣驚歎。

朱也天這個名字,是朱炳仁取的。「名字是我起的,也是‘天寧寶塔’賜給我的寶貝,名字簡單、寫寫方便。」老爺子回覆記者說。

2006年,常州天寧寶塔即將竣工時,一場突如其來的大火,將這座高153.9米的當時世界最高佛塔塔頂燒成灰燼。作為寶塔的設計建造者,朱炳仁翡痛欲絕。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孫子朱也天出世了。「這也許是上天的旨意,是天寧寶塔賜給我家的寶貝。」朱炳仁說。

要努力撕掉

富二代「不學無術」標籤的少年

朱也天早在高考那天,就「知名」了。高考第一天,朱也天去考場,家裡開了輛邁巴赫送考。結果,這段影片被人拍下來,發到了網上。

「這個事,我當天就知道了。」朱也天說。影片是父親朱軍岷轉給他的,儘管第二天朱也天還要參加考試。

一開始朱也天純粹當作樂子看,覺得很好玩,尤其是看到網民在評論區的「調侃」,他樂不可支。

相較於家人尤其爺爺緊張「邁巴赫少爺」事件會影響到朱也天的考試心態,朱也天本人倒是很坦然,一來起初網上還沒開始發酵,二來他不覺得自己有哪裡做得不妥的地方。

後來流量鋪天蓋地,朱也天這才意識到自己竟然是個小小的「公眾人物」了。幸好,網民的評論都帶著善意。

朱也天說,他並不喜歡「邁巴赫公子」這個稱呼,「因為它有炫富的嫌疑。」

相反,正因為家庭條件比較好,所以他才更想通過自己的努力,摘掉「不學無術」的標籤。

「在很多人的刻板印象中,富二代很容易和‘不學無術、招搖過市、花錢大手大腳’這些詞聯繫到一起,但是身邊的同學和朋友家境都不錯,為人大多低調務實,謙遜有禮。我也時常對照警醒自己。」朱也天說。

在網民留言中,被問到最多的問題是:「那麼有錢為什麼還要吃高考的苦?」

朱也天告訴潮新聞記者,很多人覺得繼承家業也能過得餘生富足,但他想讀北大,又沒能取得保送資格,只有老老實實拚高考這一條路。

學霸如何養成?

寬鬆家庭氛圍或許是答案之一

朱也天的高考成績,語文127分,數學138分、英語139分、物理98分、化學99分,技術99分。

成績比預期要好,語文發揮得不錯,物理和技術,分別比預估高了4分和3分。

一般人眼中,妥妥的學霸。

但是家裡人卻有些擔心,尤其是爺爺,常常感歎,「可不要讀成書呆子喲。」

爺爺朱炳仁跟記者「「抽水」」,大年三十了,一家人吃完飯,孫子就一個人躲到角落寫作業。他就是從小讀書都不用大人操心的孩子,成績一直很穩定。小學考試少,在建蘭中學讀初中的時候,朱也天保持著班級第一的成績,被保送進了杭二中。

「高中的時候成績不大穩定,考過兩次年級第一,也考過六十幾名。」朱炳仁說,在家裡,相比鼓勵他好好學習,我們說得最多的反而是「不需要努力考前三,考進前十就行,不要死讀書,也要多出去,多培養興趣愛好」。

朱炳仁還說,孫子很自律,他本來很喜歡玩遊戲,但上了高三,就硬生生戒掉再也不玩了。

但朱也天卻笑著表示並非如此。「我其實不喜歡打遊戲,我只是喜歡看別人打,我打得不好,得不到正向反饋,久而久之就放棄了。」

「正向反饋」,這或許也就是朱也天愛上學習的秘訣。在和記者聊起他最愛的化學時,少年的眼睛變得亮亮的,聲音明顯輕快不少。他覺得參加化學競賽比刷題有意思多了。

「剛開始學的時候,需要背的東西會比較多,但學到後面,就需要嚴密的邏輯思維和想像能力,越學越覺得有樂趣。」他說自己是運氣比較好,在奧林匹克競賽中得了不錯的成績。

在此前的會考中,朱也天獲得了10個A,朱也天嘴角揚起來,有點自豪。

「我也有拖延症,遇到難處理的問題,會想著往後拖拖,不過在讀書上該做的事情一定要在規定的時間里做完,給自己一種緊迫感,這樣才能驅動自己完成既定的目標。」他少年老成地說,「注意力培養,保證上課的四十分鐘里,四分之三在專心聽老師講就行了,偶爾走走神,問題不大。」

出身銅藝世家

未來的夢想卻是做科研

在爸爸朱軍岷眼中,朱也天在學習上有天賦,告訴他可以借助天賦實現夢想。

相比高考,出國留學肯定是一條更輕鬆的路,朱也天這麼想的:「我不會後悔我做的這個選擇。既然我擅長高考和做題,那麼用特長換點夢想,問題不大。」

為了實現上北大的夢想,朱也天走得堅定又踏實。

對於未來,朱也天有著自己的思考,最順利的是通過北大強基計劃的選拔,學習化學專業,「我選的是服從調劑,也有可能會被調劑到地球科學、環境材料之類的專業。」

對於未來本科期間學什麼、怎麼學,他已經有了詳細規劃,「如果有能力想從事材料相關的研究,量子點獲得2023年盧保獎,我們家世代做銅的,要是通過前沿科技,使得銅和新材料結合,這樣產業可以達成新的突破。」

朱也天也說,跨界是很難的事情,「做好本職工作就好,沒必要遵循爺爺爸爸的路徑,畢竟爺爺熔銅藝術實在難得。」

從邁巴赫上下來,被鏡頭捕捉到的那刻起,朱也天不可避免地會站在輿論中央,大部分網民對他肯定和鼓勵,偶爾網絡上也會出現不那麼友好的聲音,少年很坦然,他說自己應該釋懷,「說到底,我是既得利益者,我能做的就是自己做好一點,儘量不打擾他人。」

紅了以後,會怎麼樣?朱也天不好意思地說,得更謹慎一點,不能在網絡上路人緣太差。

(圖片均由受訪者提供)

潮新聞 記者 潮新聞 記者 王靜 黃偉芬 張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