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六戰六捷」 九天攬月探索不止

6月25日,在「太空出差」53天的嫦娥六號返回器攜帶著從月球背面挖來的「土特產」,平安降落在位於內蒙古中部阿木古郎草原的四子王旗著陸場。

嫦娥六號返回器攜帶來自月背的月球樣品,安全著陸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
嫦娥六號返回器攜帶來自月背的月球樣品,安全著陸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嫦娥六號返回器攜帶來自月背的月球樣品,安全著陸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

這是人類首次開展月球背面取樣返回任務,為人類月球探索事業作出了傑出貢獻。

「嫦娥」每一次的奔月之旅,都是中國航天事業的一大跨越。

從2004年立項至今,中國探月工程已經走過了20年。20年間,從給月球拍照片,到首次月球采樣返回,再到首次在月球背面登陸併成功帶回月背月壤,中國星辰大海的征途腳步不停。

群眾唱讚歌迎接嫦娥六號返回器歸來。群眾唱讚歌迎接嫦娥六號返回器歸來。

2007年,中國第一個月球探測器——嫦娥一號順利升空,邁出了「繞月」的第一步。在軌工作期間,嫦娥一號獲取了中國首幅月面圖像和120米解像度全月球立體影像圖、高程圖、月表元素含量分佈圖等,2009年3月1日,嫦娥一號受控撞月,圓滿完成「繞月」任務。

進入探月二期工程後,中國圍繞「落月」,突破了一系列關鍵技術。2010年,嫦娥二號獲得國際最高7米解像度全月影像圖,此後環繞探測日地拉格朗日L2點,並對700萬公裡外的圖塔蒂斯小行星進行高精度飛越探測。

2013年,嫦娥三號成功落月並開展月面巡視勘察,實現中國首次對地外天體的直接探測,把「玉兔號」月球車的足跡刻在了月球上。

搜救車隊在集結點待命。搜救車隊在集結點待命。

2018年,嫦娥四號順利升空,成為人類首次在月球背面軟著陸的探測器。它攜帶的「玉兔二號」月球車,在月球背面進行了多項科學探測和實驗。目前,嫦娥四號著陸器和巡視器仍在月面進行科學探測。

2020年,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壤成功返回地球,實現了中國航天史上的首次月面采樣、月面起飛、月球軌道交會對接、帶樣返回等多個重大突破。嫦娥五號帶回1731克月球樣品,是世界單次采樣量最大的無人月球采樣任務。嫦娥五號任務實現了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規劃的完美收官,為中國未來月球與行星探測奠定了堅實基礎。

成功著陸預定區域的嫦娥六號返回器。

回收搜救人員正在吊裝嫦娥六號返回器。回收搜救人員正在吊裝嫦娥六號返回器。

如今,作為中國探月工程的關鍵一環,嫦娥六號任務圓滿成功,人類探月的腳步向前邁進一大步。嫦娥六號在人類歷史上首次實現月球背面采樣返回。這個「世界首次」,不僅是中國航天事業的重要突破,也為人類探索月球拓展了新邊界。不僅如此,嫦娥六號還創造了許多「名場面」,我國首次在月球背面展開國旗,首次在月球背面留下「中」字。而且,它還搭載了4台國際載荷,開展國際合作。

20年「六戰六捷」,以「嫦娥」之名,中國探月工程在月球這顆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上留下一個又一個堅實的足跡。

人們高舉國旗,慶祝嫦娥六號返回器安全著陸。人們高舉國旗,慶祝嫦娥六號返回器安全著陸。

月球探測是國際宇航界深空探測領域的第一站,也是中國航天界深空探測領域的首選。展望未來,我國探月工程四期將構建月球科研站基本型,這一基本型由運行在月球軌道和月面的多個探測器組成。嫦娥七號將對月球南極地形地貌、物質成分、空間環境等進行綜合探測。嫦娥八號除繼續開展科學探測試驗外,還將進行關鍵技術的驗證。

四子王旗各族各界群眾喜迎嫦娥六號「回家」。

九天攬月,探索不止。目前,我國載人月球探測工程登月階段任務已全面啟動實施,正在紮實推進各項研製建設工作,預計2030年前實現中國人登上月球的目標。

       內蒙古日報·草原雲記者:李霞 康麗娜 王曉博 孟和朝魯 高慧 王鵬

編輯:孫麗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