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女生」,歡迎回家!

嫦娥六號返回器攜帶來自月背的月球樣品安全著陸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工作正常。記者孟和朝魯 攝嫦娥六號返回器攜帶來自月背的月球樣品安全著陸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工作正常。記者孟和朝魯 攝

香港時間6月25日14時7分,嫦娥六號返回器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四子王旗著陸場成功著陸,標誌著探月工程嫦娥六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實現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樣返回。

九天攬月,這一刻,中國航天又創造了新的歷史。

嫦娥六號在人類歷史上首次實現月球背面采樣返回,是我國建設航天強國、科技強國取得的又一標誌性成果。

此時此刻,內蒙古中部的阿木古郎草原再次聚焦了全世界的目光。

接收到返回器著陸消息後,著陸場地面工作人員開車從四面八方向同一個目的地進發,此時,記者正跟隨地面分隊的編組車輛行進。耳畔傳來「隆隆」聲,轟鳴聲中,5架「雄鷹」向落點收攏而去。

當地群眾現場見證嫦娥六號返回器成功著陸。記者王曉博 攝當地群眾現場見證嫦娥六號返回器成功著陸。記者王曉博 攝

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卞韓城介紹,針對本次嫦娥六號返回器搜索回收任務,著陸場系統在搜索回收方案上進行了精細規劃和精心準備,準備了兩套方案,做了大量針對性的準備工作。在搜索回收力量方面,首次在四子王旗著陸場瞄準點周圍部署了一個由小型光學設備組成的測量陣,用來測量返回器開傘以後的運動軌跡,為快速搜索提供引導。同時還派出一架長航時的固定翼無人機,可以快速前衝實施應急搜索控制任務。

「在搜索方法上,本次任務在延續東風著陸場搜索回收做法的基礎上進行了突破,首次採用非合作式搜索體系,利用軌跡引導的方式來快速實施搜索。通過融合使用傳統的合作式搜索體系和現在的非合作式搜索體系,能夠極大地提高搜索的可靠性和搜索效率。」卞韓城說。

浩浩蕩蕩的車隊綿延數百米,道路兩旁的草原一碧千里,藍天、白雲、綠草構成了一幅美麗畫卷,美不勝收。太空出差53天的「六女生」即將回家,此時天高雲淡,微風習習。但大家無暇留戀眼前美景,都想第一時間到達著陸現場。

當記者一行一路狂奔到達著陸現場時,工作人員正在對嫦娥六號返回器進行處置,此時返回器已從著陸時的橫臥狀態調整至直立狀態。在返回器一側,鮮豔的五星紅旗迎風招展,讓人不禁想起旗開月表的那一刻。6月4日,嫦娥六號著陸器攜帶的五星紅旗在月球背面成功展開。鮮豔的五星紅旗再次閃耀月球,這也是中國首次在月球背面獨立動態展示國旗,意義非凡。

回收搜救人員正在吊裝嫦娥六號返回器。記者王曉博 攝回收搜救人員正在吊裝嫦娥六號返回器。記者王曉博 攝

著陸現場,相機的快門聲此起彼伏,記者們第一時間分享這一振奮人心的消息。

「嫦娥」的回家之路,情牽著神州大地。

歷經53天,嫦娥六號闖過發射入軌、地月轉移、近月製動、環月飛行、著陸下降、月面工作、月面上升、交會對接與樣品轉移、環月等待、月地轉移以及再入返回等多個難關,成功攜帶月背樣品返回地球,完成了這次意義非凡的太空之旅。

如同在追一部宇宙級大片,在「六女生」出差的53天里,全國人民翹首以盼,靜待歸期。

「非常歡迎從38萬公裡外歸來的嫦娥六號降落在我的故鄉‘神舟家園’四子王旗,我現場見證這一激動人心的時刻感到非常自豪和驕傲。嫦娥六號任務實現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樣返回,這背後是廣大航天工作者一次次的發憤圖強、勇攀高峰,向廣大航天工作者致敬!」四子王旗統戰部幹事丹妮激動地說。

據丹妮說,她是作為少數民族代表受邀來參加現場觀摩的。一行的觀摩團坐滿7輛大巴車,大家都很興奮。這其中不僅包括像丹妮這樣的機關單位人員,還有來自四子王旗紅格爾蒙校和神舟希望小學的幾十名學生。

「能親眼看到嫦娥六號返回器,見證祖國航天事業的發展,我感到很驕傲。希望長大後能當上航天員,為祖國的航天事業作出自己的貢獻。」來自神舟希望小學的崔誌強同學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

神舟希望小學是中國文聯和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援建的學校,據該校老師賀希格都仁說,這次帶孩子們來現場觀摩,就是為了激發孩子們探索未知、探索宇宙的動力和熱情,在孩子們心中播種下航天夢想的種子。目前,神舟希望小學開設的多門課程都與航天有關,比如每週一節的航天知識課,此外還有航模社團和創客機器人社團。這些航天特色課極大地激發了孩子們的科學夢想。

16時10分左右,嫦娥六號返回艙被吊上運輸卡車離開落點。按計劃,回收後的嫦娥六號返回器在完成必要的地面處理工作後,將空運至北京開艙,取出樣品容器及搭載物,後續將開展樣品儲存、分析和研究相關工作。

隨著運輸卡車漸行漸遠,現場的人們也陸續散去,美麗遼闊的阿木古郎草原又恢復了它往日的寧靜。

群眾高舉國旗,慶祝嫦娥六號返回器安全著陸。記者孟和朝魯 攝群眾高舉國旗,慶祝嫦娥六號返回器安全著陸。記者孟和朝魯 攝

位於阿木古郎草原的四子王旗著陸場是我國重要的航天著陸場,這片草原記錄著中國人探索月球的偉大壯舉。

在4年前的一個深夜,歷經23天奔月之旅的嫦娥五號返回器攜珍貴的月球樣品降落在這裏。4年後的今天,這片吉祥草原又一次敞開熱情的懷抱迎接首次在月背「挖土」的「六女生」回歸。

為何是四子王旗著陸場?

從地形地貌條件上看,著陸區地形開闊,瞄準點地形平坦,地面為沙質草原,適合航天器著陸。更重要的是,航天器自西向東返回四子王旗著陸場,國內的飛行段約3000公里,涵蓋了最危險的黑障飛行段,有利於組織返回航天器的測量控制。未來,將有更多的「嫦娥仙子」在這裏著陸。

星空浩瀚無比,探索永無止境。未來,中國人探索太空的腳步還將邁得更遠。而四子王旗與「嫦娥」的故事未完待續……

內蒙古日報·草原雲記者:李霞 康麗娜 

編輯:孫麗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