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務服務,甘肅平涼「只到一窗」 「一網通辦」

騰出三天,原打算專門用來申請開辦公司,甘肅平涼崆峒區市民劉偉沒想到的是,僅在市區政務服務中心一個窗口,不足三個小時就已全部辦好,附贈的還有一份「企業開辦大禮包」,裡面不僅有免費刻製的印章,還有一系列惠企政策宣傳手冊。

去年10月以來,平涼市縱深推進政務服務改革,市縣同標準打造「2+10大綜窗」服務區,變「一事跑多窗」為「一窗辦多事」,並在甘肅政務服務網開設「大綜窗」專區、統招統管綜合窗口工作人員,為「高效辦成一件事」搭建平台。截至目前,平涼已實現13類91項事項能辦易辦,助推政務服務工作高質量發展。

整合資源 規範打造專區專窗

前不久,因業務發展需要,劉偉準備開辦一家勞務公司。登記、刻章、發票、社保……究竟要跑多少部門、幾個窗口?諸多事項,讓他摸不清門路。試著走進平涼市區政務服務中心——由平涼市和崆峒區兩級政府聯合打造的「政務超市」,在工作人員指引下,劉偉打開電腦、填寫信息。

約半小時後,他起身走向商事登記綜合窗口,不一會兒便完成信息審核,窗口人員幫著打印出營業執照,涉及企業開辦的發票領用、社保登記等事項也同步完成。「相比請人代辦,這裏免費、專業、方便!」劉偉感歎,關鍵不用多個窗口跑動,一個窗口全能辦完。

「以前,入駐單位各設各的窗,企業群眾辦事往往要在政務大廳各窗口來回跑。」平涼市政務服務中心主任尚高明說,針對辦事大廳窗口分散、事項進駐不全面、業務授權不充分等突出問題,去年底,平涼以「只到一個窗、一次就辦好」為目標,全面啟動實施政務服務「大綜窗」改革工作。

何為「大綜窗」?綜合考慮事項類型、辦件數量、辦理時長、窗口負荷、業務關聯等因素,平涼在市縣政務服務大廳按同一標準、同一模式,優化調整原先90多家單位進駐的上百個窗口,分領域歸集、按事項設置為民生、公安、稅務、不動產登記、公積金、人社醫保、司法民政、商事登記、項目審批等9個綜合窗口。

「以商事登記為例,我們把市場監管、人社、稅務等6個部門的服務項目整合彙總,並將涉及到的審批事項,通過流程再造,變成一窗辦理的‘一件事’。」平涼市政務服務中心政務服務管理高高長閆文宇介紹,圍繞常年辦件量少的低頻服務事項,平涼統一設置「無差別綜合受理窗口」集中受理、統一出件。

線下「只到一窗」,線上「一網通辦」。「針對高頻簡易事項和綜合事項,全市分別設立了24小時自助服務區、網辦輔導體驗區等兩個網辦專區,引導企業群眾通過甘肅政務服務網、‘甘快辦’APP申報業務。」尚高明表示,「2+10大綜窗」運行管理模式,極大提高了辦事效率,不少過去承諾一定時限內辦結的事項實現立辦立結。

據瞭解,按照「應進必進、能進全進」的原則,除特殊事項外,目前,平涼市縣兩級政務大廳政務服務事項進駐率均已達到100%。自啟動「2+10大綜窗」改革以來,平涼全市政務大廳窗口精簡率超過30%,企業開辦、項目審批、市政報裝、新生兒出生等13類91項事項實現能辦易辦。

數字賦能 實現事項一站辦理

戀愛一年有餘,5月20日,家住華亭市東華鎮的李先生與女友決定「領證」。來到華亭市政務服務中心,掃瞄辦事大廳的二維碼,該去哪個窗口、婚姻登記流程等信息立時顯示。不同以往的是,在婚姻登記窗口對面,還新增了一間婚前醫學檢查室。

「以群眾需求為導向,我們協調將免費婚檢前移至政務大廳,實現婚前醫學檢查、結婚登記‘一站式’集成服務。」華亭市政務服務中心副主任李蓉介紹,同時,梳理了72項諮詢率高、受理頻繁的事項,印製二維碼「數字指南」,讓辦事群眾「一看就懂、一點就會」。

數字賦能「大綜窗」改革,讓政務服務流程更簡、時間更短。

「走!這會兒人少,咱們現在去辦。」近日,靈台縣的郭先生有套位於世紀花園新河小區的二手房需要過戶,在家中通過「靈台政務服務」微信公眾號查詢排隊情況後,他一個電話打給買家,半小時左右,在一個辦事窗口就走完了網簽備案、契稅申報、不動產轉移登記等所有流程。

「改革前,辦理二手房過戶至少要跑三個窗口,時間在2個小時以上。此外,群眾既要帶身份證明原件,也需掃瞄複印件,一旦忘記就有可能白跑一趟。」靈台縣政務服務中心主任於星海說,如今,通過系統整合和數據共享,證件材料實現在線查驗,無需重覆提交紙質證照。

企業群眾辦事效率的提升,不僅得益於窗口更加綜合、關聯服務集成,更依賴海量數據的支撐。據統計,目前,平涼全市已彙聚16萬戶企業、155.18萬人的104億條基礎數據,梳理上傳電子證照243類1147.59萬個,一半以上的政務服務事項實現證照免提交。

數據做「加法」,審批做「減法」。「在關聯事項集成辦的基礎上,平涼探索實施並聯審批,一改過去審批環節按順序辦理的做法,持續壓減辦理時長和辦事成本。」平涼市政務服務中心副主任周明輝說,與此同時,全市推進申請表單多表合一、線上一網申請、材料一次提交,進一步降本增效。

數據顯示,「大綜窗」改革以來,平涼市超過90%的事項可以網上辦理,企業登記實現3小時辦結、不動產登記1個工作日辦結,社會投資工業項目拿地即開工。政務服務承諾辦理時限壓縮了94.11%,即辦件比率達到61.75%,辦件平均所需材料從5.25件減至2.78件,行政資本節約率在30%以上。

選配人員 提高政務服務質效

高個頭、大眼睛、短頭髮,身著藍色製服,28歲的馮少鵬顯得精神幹練,開口就是流利的普通話:「您好,請問辦理什麼業務?」「有什麼事情需要幫忙嗎?」……作為平涼市區政務服務中心的前台受理人員,與群眾打交道,成為他的日常。

去年秋天,平涼採取「政府購買服務、長期聘用」的方式,市縣兩級共選拔聘用了300多名前台受理人員,組建起專業化的「大綜窗」人員隊伍。「應聘時有筆試、電腦實操、隨機應答環節,上崗後不僅定期開展業務培訓,更要學習辦事流程、瞭解相關政策。」馮少鵬說。

「‘大綜窗’的高效運行是辦成事的關鍵,政務人員的服務能力是運行好‘大綜窗’的關鍵。」崆峒區政務服務中心主任杜丹介紹,改革後,原先各部門的入駐人員經達標選配後,成為後台審批人員,前台受理人員則由中心統招統管,實行全科培養、統籌輪崗,搭建起前後台「相對分離、相互協作」的政務服務新秩序。

「把直面企業群眾辦事需求側的受理環節,統一交由前台專職負責,能最大限度將審批人員從受理端‘騰’出來。」平涼市衛健委政務服務高高長高迪勝說,過去,他既承擔前台受理、又負責後台審批,「忙時兩者都要兼顧,效率不是很理想。」如今,他集中精力負責後端,保障了審批的高效便捷。

今年「五一」過後,不少市民發現,平涼市區政務服務中心辦事大廳突然又多了一台「智能體檢拍照一體機」。原來,此前不久,平涼市公安局常務副局長任誌成在「走流程」活動中發現,更換駕駛證時,體檢拍照機前經常排起長隊,影響群眾辦事體驗。經多方協調,很快又添置一台。

在平涼,各入駐部門負責同誌定期採取「親身辦」「坐窗辦」和「倒推辦」等方式,走進辦事大廳,體驗高頻、群眾急難愁盼和重點難點服務事項的辦理流程。去年以來,已有40家單位共計102人次到平涼市縣政務服務中心「走流程」,提出問題和建議72條,促進政務服務流程優化、作風改進和效能提升。

「大綜窗」運行管理模式,得到企業和群眾的廣泛好評。今年前4個月,平涼市區政務服務中心綜合窗口日均辦件達2200件,收到對工作人員的表揚信10封、錦旗2面。據靈台縣政務服務中心開展的一項調查顯示,群眾對改革的滿意度達到98.3%。

「下一步,我們將在業務協同、系統互通、標準統一、流程便捷等方面持續用力,突破企業信用修復、破產信息核查、個人教育入學、社會保障卡居民服務等‘一件事’辦理,全面實現辦事方式多元化、辦事流程最優化,最大限度利企便民。」尚高明表示。

圖片來源:平涼市政務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