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聖良:翼真汽車要用技術創新解決用戶痛點

    LEVC(翼真汽車)CEO南聖良預測,隨著智能電動化技術的發展,MPV與多座位城市SUV之間的產品邊界逐漸模糊,MPV對SUV的替代趨勢會越來越強。

    隨著用戶需求的變化以及使用場景的細分,MPV(多用途汽車)市場正迎來新一輪的發展契機。

    統計數據顯示,2023年,國內MPV整體市場的整體增幅達到17.8%,遠超SUV和轎車品類增幅水平。與此同時,在今年5月份,國內汽車市場新能源滲透率已經達到47%,較去年同期的33%提升了14個百分點。

    「上面兩組數據所展現的市場趨勢已經十分明顯,那就是新能源MPV的增長潛力非常大。」LEVC(翼真汽車)CEO南聖良對記者說,「隨著智能電動化技術的發展,MPV與多座位城市SUV之間的產品邊界逐漸模糊,MPV對SUV的替代趨勢會越來越強。」

    此外,近兩年MPV的新能源市場滲透率徘徊在10%左右,遠低於新能源整體市場接近一半的滲透率數據,這意味著,未來新能源MPV對於傳統MPV市場的置換也將有一個持續增長的過程。

    6月25日,LEVC旗下最新產品L380正式上市,共計推出100度6座Air版、116度6座Pro版、140度8座四驅Max版及140度6座四驅Ultra版4款車型,官方指導價37.99萬-47.99萬元。

    眾所周知,MPV經常承載多人出行,對於空間、舒適和安全性的要求自然要比其他品類高出很多。尤其是智電時代的到來,技術迭代可以釋放更多車內空間,因此LEVC選擇在空間上下足功夫,用L380打開MPV空間品類這一片全新藍海。

    然而,此前市面上無論燃油還是新能源MPV產品,大部分是通過「加長尺寸」來「換取空間」,但單純的加長尺寸,對於整車操控、能耗、造型等都會產生負面影響。

    針對這一現狀,LEVC推出了空間導向型純電架構——SOA。記者瞭解到,SOA架構擁有超大的架構帶寬,在豐富和擴展尺寸的同時,還優化了車身縱梁走向,對後懸架也進行了高效的扁平化設計。

    「再加上純平地板的設計,構成了L380這款新品75%的整車空間利用率,這個數值直接高出了行業平均水平8%。此外SOA架構還首創尾部下沉式設計,不僅讓乘員艙空間得到了充分釋放,還照顧到了行李艙,163升行李艙擴容能夠更大程度滿足全家出行。」南聖良補充道。

    值得注意的是,SOA架構賦予L380的還有靈活多變的空間,即便三排坐滿,依然擁有1100升的尾箱空間。同時,得益於尾部下沉式地板設計,L380還佈局有隱藏式的第四排設計,進一步豐富了用車的場景。

    在南聖良看來,除了空間,MPV消費者最看重的恐怕就是安全性了。因此在這一點上L380同樣進行了深耕。在主動安全上,L380以28顆感知元器件、10項智能感知能力和24項智能執行能力構建超感知防禦圈,還配備NVS紅外夜視系統識別系統、540°全方位影像系統和19.8英吋大尺寸AR-HUD等多項輔助配置。

    被動安全上,L380用「75%高強鋼+鋁一體式車身」構築堅固堡壘,41000N·m/deg 的車身扭轉剛度和11氣囊配置給予車內人員環抱式的保護。此外,L380最前端到輪心的距離長達930毫米,能夠在碰撞時更有效地防止碰撞源侵入。

    作為一款新能源產品,L380的寧德時代麒麟電池採用PPB級電芯質量控制,單體電芯缺陷控制率達到十億分之一的水準。南聖良透露,L380所有高壓線束和元器件絕緣等級都與千伏特高壓相當,高低壓部件採用中置佈局,12伏40Ah智能磷酸鐵鋰電池10年免維護,當高壓電閃斷時可維持動力電池液冷水泵64分鐘以上的運轉。

    此外,在信息安全上,L380同樣做到滴水不漏,採用「信息加密+數據隔離+監控入侵」三重措施。南聖良強調,對於包括OMS攝像頭數據在內的車輛本地生成信息,LEVC堅決不上雲,用戶只能通過數據端口複製。此外用戶可以自己關閉GPS定位/藍牙/5G/Wi-Fi等功能,最大程度保護個人隱私。

    無論對於家庭還是商務用戶來說,MPV都被賦予了日常通勤、假日出遊的多樣化場景需求。因此,L380裝備領先行業的賽博底盤技術,集數字化、智能化和卓越的機械性能於一身,通過多域協調控制,滿足多種路況。

    據悉,L380的賽博底盤前懸採用了獨創的虛擬主銷麥弗遜前空簧結構專利技術,顯著提高整車舒適性和操控穩定性;後懸採用多連杆獨立懸架,精心設計的槓桿比和空間佈置使得後懸在滿足L380純平地板設計要求同時,承載能力相對同級提升了30%。

    此外,賽博底盤匹配前視雙目攝像頭,以數字化算法構建視覺坐標,識別距離達40米,10米處高度測量誤差小於5毫米。根據識別出的路面信息,結合車輛狀態數據,L380智能感知系統可提前對CDC和空氣懸架的阻尼特性進行調節,實現更理想的懸架決策控制。

    「過去5年,吉利在研發上的總投入共計256億元,近10年來,吉利累計研發費用超過1000億元。」南聖良表示,「基於吉利全球化戰略體系賦能,L380將開拓出空間創變新品類,以智能且多元的空間體系,為用戶帶來更為高端的出行新體驗。」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張真齊 來源:中國青年報

2024年06月27日 08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