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班49人48個高考過600分 老師:多數來自山村,主動要求不放假

來源:北京青年報

北京青年報客戶端消息,6月24日,貴州省2024年高考成績發佈,六盤水市第二中學高三(1)班49名同學,高考平均成績640分,最高分694分,最低分598分,其中48名同學的高考成績超過了600分。6月26日,高三(1)班的班主任段馬連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因為該校是縣域中學,剛入學的時候學生們的成績都很一般,而且大部分學生是來自大山的孩子,這三年里他和老師們見證了孩子們的努力,看到孩子們考取的成績都很開心,「我們希望學習能讓孩子們的未來有更多的選擇。」

3年前,高三(1)班的班長華璨以520多分的中考成績考入了六盤水市第二中學,與她同批進入二中的學生,成績在六盤水市都不算拔尖的。高三(1)班的語文老師陳雪告訴北青報記者,二中當年招生的成績在市里只能排上第四名,可半年後,二中的成績就排到了第一,一直到這批孩子高考。

1班是陳雪和班主任段馬連及其他四位任課老師一起搭班帶的第二批學生,多年的合作讓他們默契十足,「團隊的協作力很重要,我們每一位老師都會積極的去溝通發現的問題和教學方法。」陳雪說,在老師們發力的同時,學生們也很努力,「這些孩子真的很愛學習,到了假期還會主動和我們說,‘老師少放幾天假,給我們兩天時間回家看看就行’。」陳雪說,假期,哪怕他們沒有補習安排,很多學生也都會選擇留在學校自習,「圖書館是開放的,教室也是,只要學校有學生,我們老師都會去學校。」

高考中,1班有一名同學以694分的成績成為了六盤水市的「物化生」高考狀元,在同學和老師們的眼中,1班,甚至整個二中能在高考中取得這麼好的成績都與她有關。

「她不僅僅自己學習,在她的影響下,我們每一個人都在拚了命的努力。」華璨說,按照規定,二中的早操時間是6點30分,但是這名同學會在早上6點就到教室自習,「我也不記得是怎麼開始的,大家就不約而同的和她一起6點就出現在教室了。」華璨笑著告訴北青報記者,他們管早操前半小時的自習叫做小早自習。

看到1班學生大部分都早起到教室自習後,其他班的學生們也坐不住了,紛紛效仿,開始提前到教室或者校園內其他地方自習和早讀。「我們從來沒要求過他們這樣做,不管是1班還是其他班,我們發現的時候也特別驚訝。」陳雪說,這可能就是榜樣和班級、學校氣氛所帶來的。看到孩子們這麼努力,老師們也幹勁十足,「我們這些任課老師差不多每天6點20就到學校,陪著他們一起努力。」陳雪說。

三年來,班主任段馬連見證了1班學生們的努力,「我們學校比較特殊,學校傳承的精神也影響了學生,他們每一個人都很能吃苦。」段馬連說,整個二中大部分學生都來自大山,1班有三分之二的學生不僅來自大山,還是留守兒童,「我也是從農村出來的孩子,學習讓我的未來有了更多的選擇,在教育他們的時候,我挺嚴厲的,但是他們每一個人都是理解的。」段馬連告訴北青報記者,這些孩子們在老師的引導下明白學習的重要性。

高考結束到6月24日出分前,段馬連是忐忑的,「他們考完估出來分數不太理想,我有點上火。」段馬連說,他知道孩子們有多拚,特別擔心成績不理想讓孩子們的努力白費了,直到一個個報分的短信進來,段馬連笑了,「之前估610、620的出分考了640,我一下子坐不住了,考的最好的成績被屏蔽了,我真的太高興了。」

其他老師在得知學生成績後也紛紛從家趕去了學校。當晚,老師和學生們一起把高三(1)班和其他班的成績全部統計了出來,「這一屆1300多名學生,今年一本上線率達到75%,本科率99.5%,這是我們一個縣域高中從來都沒想到過的事。」陳雪告訴北青報記者,統計完成績,從來不碰酒的段老師在心裡的石頭放下後都沒忍住喝了幾杯,「這三年有多不容易我們每一個老師和學生心裡都知道,還好大家的付出沒有白費。」

段馬連告訴北青報記者,現在成績雖然已經出來了,孩子們也考得不錯,但他和其他老師仍然沒有鬆懈,「我們學校很多學生的家長不懂如何去幫孩子報誌願,作為老師,不能讓孩子的努力在報誌願上出差錯。」從25日開始,段馬連、陳雪等老師就已經在幫學生們報誌願了,「我們希望學習能讓孩子們的未來有更多的選擇。」段馬連說。

相比於老師們的緊張忙碌,華璨和同學們已經開始暢想大學生活了,「我已經和好朋友約好,一起報考西安或者成都的大學了。」華璨說,她真的非常感謝老師們的付出和同學們的互幫互助,「是1班同學們的團結和老師們的共同努力才有我們現在成績,大家真的很了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