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敖特爾」,古老的文明印記

6月25日,看著眼前草原上悠閑吃草的400多頭牛,剛轉場到夏營地不久的格日朝魯蘇木巴彥胡碩嘎查牧民那仁達來興奮不已,他說:「走‘敖特爾’不僅保護了草原,而且也傳承了遊牧民族的傳統文化。」

連日來,通遼市紮魯特旗格日朝魯蘇木牧民們陸續開始走「敖特爾」,向水草豐茂的夏季牧場轉場。記者 鮑慶勝 攝連日來,通遼市紮魯特旗格日朝魯蘇木牧民們陸續開始走「敖特爾」,向水草豐茂的夏季牧場轉場。記者 鮑慶勝 攝

6月15日開始,通遼市紮魯特旗格日朝魯蘇木16個嘎查(村)的500多戶牧民,以家庭為單位開著車、騎著馬、拉上生活器具用品,趕著家裡所有的牛馬,開始了他們一年一度的走「敖特爾」,前往100公裡外的夏營地。

換季轉場是典型的遊牧文化,牧民稱為走「敖特爾」,他們懷著對自然的敬畏,逐水草而居,豐美的水草養育著一代又一代生活在這裏的人們,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生存規律是遊牧民族的生存智慧、不老的神話,更是沉澱了數千年的傳統文化。

紮魯特旗格日朝魯蘇木約有280萬畝山地草原,是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的組成部分。每年6月至10月,夏季牧場開放時,蘇木的牧民就會到水草豐美的夏季牧場進行放牧,給冬營地草場「放假」,待天氣轉冷、牧草枯黃後,牧民們帶著膘肥體壯的牲畜再返回「休養生息」結束的冬營地。

為了真切感受轉場,6月15日記者淩晨3時30分許,驅車近260公里趕到了即將轉場的那仁達來的家。4時,天剛濛濛亮,那仁達來夫婦,打開牛圈的大門,牛群撒歡似地往出跑,那仁達來說:「牛特別有靈性,知道要轉場,早早就在門口等著了。」10分鐘後,他家的牛群和另外兩家親戚的牛群順利彙合,他們騎著馬、開著車、趕著牛群,踏上了浩浩蕩蕩的轉場之路。

路上,那仁達來給記者講述他從小跟著父母一起轉場的經歷和變化,「小時候,轉場用的都是勒勒車,7-10天才能到。現在電單車、汽車都有了,轉場時間縮短了大半,方便了很多。」那仁達來說,這幾年,採用傳統方式轉場的牧民家庭正在逐年減少,除了用電單車趕著畜群轉場外,還有牧民租用汽車將畜群用大貨車直接運送到夏營地,省去了路途中的艱辛。但古老而又傳統的生活方式在時代的變遷中,仍然演繹著遊牧民族生生不息的傳奇。

上午9時,歷經5個小時的路程,近萬頭匹牛馬彙聚在達拉爾河共同飲水,一時間,牛的叫聲、牧民的吆喝聲,迴蕩在美麗的山地草原上。遷徙隊伍綿延數十里,場面十分壯觀。

「嗨,往這邊走」……在河邊,記者遇到了剛剛高考結束的額爾古納,他正在幫父親趕牛。「我12歲的時候騎單車和爸爸一起轉過場,今年騎著電單車,雖然可以選擇租車把牛運送到夏營地,但是我們更喜歡這種轉場方式,就像自駕遊一樣。」額爾古納說。

繼續前行40多公里,已是中午,牧民包巴彥爾圖家的畜群也順利抵達敖都木南甸子,此時,氣溫飆升至30攝氏度,烈日炎炎,牧民和牲畜都要進行短暫的休整,同行的牧民在草原上席地而坐,吃著羊肉,喝著奶茶。包巴彥爾圖說:「我們白天會在有水源的地方休息一會兒,到了晚上就住在草原上,大家一起唱歌、跳舞,感覺特別好。」

世代相傳的遊牧生活方式,雖萬般辛苦,卻也自由自在。14時,在西哈布其拉路上,1歲半的小卓拉看著自家的牛群高興地拍著手,她的媽媽烏日漢說:「這就是我們嚮往的生活,今年我們是3代人一起轉場,想讓孩子也感受一下走‘敖特爾’,希望把遊牧民族的傳統一直傳承下去。」

經西哈布其拉路,再沿著達拉爾河,穿過罕山保護區一路向北,30公里後就可到達夏營地。由於今年雨水充沛,夏營地草場牧草長勢喜人,已有20釐米高。傍晚18時,先期到達夏營地的格根召拉一家正在進行古老的敬大自然儀式。她說:「每年到達夏營地,媽媽都要拿著自己做的奶豆腐、牛肉乾,撒向草原和河流,感謝大自然的贈予,我們走‘敖特爾’也是在保護草原生態。」

目前,每天都有牧民在重覆著這樣的轉場。據瞭解,此次轉場將持續到7月初,紮魯特旗將有5.8萬頭牲畜遷徙至夏營地。在這裏,他們將進行長達4個多月的放牧。

無論時代如何變遷,這一古老而文明的生活方式,年複一年,始終在這片美麗的山地草原上賡續傳承。

內蒙古日報•草原雲記者:郭洪申 鮑慶勝 李佳雨

編輯:賈小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