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廣西|走兩步就進東盟

清晨,中國東興口岸已是一片繁忙景象。

一輛輛滿載著榴蓮、山竹等東盟國家水果的集裝箱貨車從越南芒街口岸一側駛向中國東興口岸,搶「鮮」通關。截至6月14日,東興出入境邊防檢查站今年查驗出入境貨車總量突破10萬輛次。

東興口岸北侖河二橋。人民網 雷琦竣攝東興口岸北侖河二橋。人民網 雷琦竣攝

沿海又沿邊的東興市,是我國唯一與東盟國家海陸河相連的口岸城市。作為國家一類口岸,東興口岸通過北侖河一橋、二橋和越南芒街口岸連接,是我國通往越南乃至東盟國家最便捷的海陸通道之一。

「一個口岸有沒有競爭力,通關效率至關重要。」東興海關綜合業務高高長陽靖一語中的。針對進口水果通關時效要求高等特點,東興海關通過提前申報、預約通關等措施,確保「即到即查,快驗快放」。

海關工作人員正在查驗榴蓮。人民網記者 朱曉玲攝海關工作人員正在查驗榴蓮。人民網記者 朱曉玲攝

眼下,正值榴蓮進口旺季,東興口岸北侖河二橋進境水果查驗場地內榴蓮飄香。6月26日,東興市杜特報關有限公司代理的20餘車來自東盟國家的榴蓮順利完成海關查驗,即將發往國內水果批發市場。「現在進口水果的通關速度非常快。」東興市杜特報關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基力說,去年4月至9月,該公司代理進口了1355車水果,而今年4月至今就已進口了1200餘車。

立足沿邊沿海區位和口岸城市優勢,乘著共建「一帶一路」和西岸陸海新通道建設東風,東興以建園區、引加工、創模式、促落地為抓手,正加快實現從「通道經濟」向「口岸經濟」轉型。中國—東盟產業合作區廣西東興產業園區(以下簡稱「廣西東興產業園區」)便是東興謀劃從「大通道」邁向「大開放」的大手筆。

該園區規劃面積40平方公里,包括「4個片區+互市區」,佈局發展輕紡服裝、電子信息、玩具、醫藥+邊貿加工、海鮮冷鏈等產業,已於去年列入國家沿邊臨港產業園區重點戰略佈局。

深圳瑞吉聯科技有限公司在東興的生產基地。人民網 雷琦竣攝深圳瑞吉聯科技有限公司在東興的生產基地。人民網 雷琦竣攝

為了與東盟國家客戶「拉近距離」,深圳瑞吉聯科技有限公司在東興設立公司和生產基地。「我們自主研發生產的路由器,60%的客戶來自東盟國家。」生產基地負責人餘秋理說。

同樣看中東興的區位優勢,總投資5億元的全朗生物原料藥加工項目選擇落子廣西東興產業園區。「6月底,我們的第一棟廠房就可封頂。項目建成投產後,預計年銷售額超20億元。」廣西全朗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副經理劉刻苦介紹。

包括東興在內,廣西共有3市8縣(市、區)與越南接壤,正可謂是「打開門就是越南,走兩步就進東盟」。隨著中越兩國開放合作的不斷深化,越南已連續25年成為廣西第一大貿易夥伴。2023年廣西與越南進出口達2539.5億元、同比增長29.2%,今年1—5月進出口1208.2億元、同比增長36.8%。

中越攜手構建具有戰略意義的中越命運共同體,賦予廣西重要使命任務,也為廣西的開放發展帶來了新的歷史機遇。(楊義、劉雲、朱曉玲、雷琦竣、孫競、王捷、呂思佳、譚江波、覃心、嚴立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