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銳評|李雪琴北大學曆遭質疑,對明星「翻舊賬」是為了促進高考公平

極目新聞評論員 屈旌

日前,娛樂明星李雪琴在採訪透露「自己不會游泳」,而有網民爆料她是通過2013年游泳二級運動員,獲得北大自主招生降20分錄取資格進入北大的,引起熱議。

6月26日,一位李雪琴的北大同班同學曬出入學成績單為她發聲,稱李雪琴高考成績中的20分自主招生考試加分和體育特長無關。

6月26日晚,@李雪琴後援會官博也發文強調李雪琴錄取成績中沒有體育加分,「李雪琴的成績,有據可查,有實可依,是教育部門嚴格審核後的公開信息,不容置疑。」(據6月27日新黃河)

李雪琴(原名李雪陽)的二級運動員證及她接受採訪的截圖李雪琴(原名李雪陽)的二級運動員證及她接受採訪的截圖

李雪琴是2013年參加高考的,距今已經有11年,質疑聲浪高漲之後,有一些網民覺得,此時再來翻她的「舊賬」沒什麼意義,何況她也沒用上體育加分,何必如此較真?但是,在高考公平的問題上,再怎麼較真都不為過。

李雪琴進入娛樂圈之後,一直頂著「北大才女」的光環,即便她本人多次說過,覺得自己考上北大也沒什麼了不起,還曾經在訪問節目中調侃自己的北大是買來的,「我爸花錢了」。但名校如北大,天然就會吸引社會關注,李雪琴能迅速積攢人氣,與她「搞笑的學霸」這一人設密不可分。

公眾人物的一言一行本就容易成為輿論焦點,靠「學霸」人設行走娛樂江湖的明星,其學曆的真實性和重要性,當然會一直經受公眾的審視。大家之所以對「花錢上北大」哈哈一笑,是因為大家篤定地相信北大是不能花錢上的,但如果段子成了現實,錢真能換來分數,還有人能笑得出來嗎?

李雪琴後援會發微博曬成績單回應
李雪琴後援會發微博曬成績單回應李雪琴後援會發微博曬成績單回應

雖然娛樂圈的八卦有很多都是捕風捉影,但此次針對李雪琴高考成績和北大學曆的質疑,並不是無事生非。

李雪琴的確在一則採訪中稱自己不會游泳,但在國家體育總局的「運動員技術等級綜合管理系統」中可以查到,她確實是二級運動員,還參加了2013年全國少兒游泳冠軍賽,在100米蛙泳比賽中,遊出01:26.03的成績。那她到底是會游泳還是不會游泳?如果不會游泳,那這個證是怎麼來的,如果會游泳,為什麼要脫口而出說自己「不會」?這的確讓人感到很疑惑。高考體育加分造假的亂像一直被詬病,公眾由此質疑,實屬正常反應。

更令人生疑的是,在她高考第二年,她的母校遼寧省本溪市高級中學被媒體曝光存在國家二級運動員造假情況,該校一年高考生1000多名,獲得體優生加分者高達87人,連游泳池都沒有,竟然有25名游泳二級運動員,其中不少人都和李雪琴一樣,靠參加全國少兒游泳冠軍賽獲得的運動員資格。這樁「高考加分腐敗第一案」當時轟動全國,最終多人被追責,遼寧省270名考生提出放棄加分資格。足見,其所在學校曾存在「批髮式」的高考體育加分造假。

相關新聞報導截圖相關新聞報導截圖

從目前各方發出的回應來看,李雪琴當年確實沒有利用體育加分上北大,但如果她真的不會游泳,或是游泳並沒有多厲害,卻擁有二級運動員的資格證,或許同樣映射著高考加分亂象留下的醜陋瘡疤,公眾對此感到質疑和不滿,出於樸素正義,符合常理人情。

所以,李雪琴到底會不會游泳,她的二級運動員資格是否真實,現在已經不是她個人興趣愛好的問題,而是關乎高考公平,教育公平的公共命題。身為公眾人物,不能只吃「學霸」人設的紅利,也要看到自身「學霸」身份對年輕學子的影響力和引導力,擔負起應該擔負的社會責任,直面質疑,坦誠交流,對得起公眾的信任和支持。

近年來,教育部已明確取消包括體育特長生、中學生奧林匹克競賽等5類全國性高考加分項目,逐步取消95類地方性加分項目。而李雪琴因為會不會游泳連上熱搜,再次說明,高考公平容不得任何瑕疵,始終是全社會的基本共識和強烈呼聲。「翻舊賬」不是為了讓某個明星出醜,而是提醒所有人,始終對各種形式的「不公平」保持警惕,才能朝著公正和陽光向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