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火大模型升級至4.0 劉慶峰現場展示長文本「溯源」能力

新京報貝殼財經訊(記者羅亦丹)6月27日,科大訊飛在北京如期發佈訊飛星火大模型V4.0及相關落地應用。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通過長達兩個小時的現場實測,演示了「長文本溯源」、「三人說話同時轉文字」、「真人筆記現場批改作業」等科大訊飛在AI技術領域的創新應用。硬數據上,科大訊飛通過展示訊飛星火V4.0在國內外12項大模型主流測試集的表現證明了實力,其在8個測試集中排名第一。

通過最新的大模型,訊飛星火產品也擁有了新的能力,如科大訊飛研究院院長劉聰向訊飛星火上傳《西遊記》和《哈利樸達》兩個長文本後,提出「金箍棒和魔杖有什麼異同點」這一問題,訊飛星火就給出了總結,而對於總結生成的答案,用戶可以直接「溯源」其在原版文檔里的出處。值得注意的是,其上傳的《哈利·樸達》還是英文原版,這說明大模型在總結的過程中還進行了自動翻譯。

另外兩個讓現場響起掌聲的當數語音場景和教育場景。作為語音技術起家的公司,科大訊飛近期作為第一完成單位的《多語種智能語音關鍵技術及產業化》項目,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而基於此技術的星火語音在現場展示了其能力——劉慶峰在現場讓三名工作人員同時說話,同時還開著背景音,在此情況下,正常人耳已難以聽清,但訊飛星火同時將三人的語音轉換成為了文字。

三人同時講話轉文字演示引發了現場掌聲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羅亦丹/攝三人同時講話轉文字演示引發了現場掌聲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羅亦丹/攝

劉慶峰介紹,針對強幹擾場景下的語音識別難題,科大訊飛突破了多人混疊場景下的極複雜場景語音轉寫,即使在三人混疊說話場景也能實現86%的語音識別準確率。

另外,科大訊飛面向教育場景發佈了首款星火智能批閱機,劉聰在現場演示了星火智能批閱機批改作業的全流程——其可在試捲上直接「打印」出模擬真人筆跡的老師打分,包括對鉤和批語等,15份學生作業半分鐘就批改完成。

劉慶峰表示,只有自主可控的繁榮生態,才有中國通用人工智能的大未來。面向未來的人工智能新生態,他強調要關注源頭技術生態、智能體生態、應用生態和行業生態,實現自主可控和軟硬一體,才能實現大模型的深度落地;既要科學理性地認識中美在大模型上的綜合差距,也要有信心快速追趕,給出從源頭技術、到產業生態、再到應用落地的一整套的打法,以長期主義來打造真正自主可控的AI產業生態。

校對 柳寶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