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眼鏡之鄉」出口忙:「企業今年訂單已排滿」

「中國眼鏡之鄉」出口忙:「企業今年訂單已排滿」

中新網台州6月27日電(傅飛揚 王媛媛)連日來,走進位於浙江台州臨海杜橋鎮的浙江展生眼鏡股份有限公司生產車間,注塑、鍍膜、裝配等各條生產線開足馬力,一批批通過檢驗的太陽鏡陸續裝車,準備發往海外。

工人在生產線上忙碌。王媛媛供圖工人在生產線上忙碌。王媛媛供圖

「我們2006年開始接外貿訂單,如今產品銷往俄羅斯、南韓、保加利亞、印度、土耳其等國家和地區。公司每年都會投入資金進行新產品開發和設計,推出幾百個款式供客戶挑選。」該公司業務部負責人李嬌嬌受訪時表示,今年企業的訂單已全部排滿,而客戶還在追加訂單。

台州是中國各類眼鏡產品的主要生產、銷售(電商)基地,該市共有生產各類眼鏡企業1800餘家,年產值超120億元,已發展成為機制靈活、產業關聯度大、專業分工明確、頗具規模的外向型特色產業,產品遠銷歐美、東南亞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中國眼鏡出口基地」「中國眼鏡之鄉」等美譽。

據台州海關最新消息,今年1月至5月,台州眼鏡及配件出口額達5.03億元,同比增長4.83%。其中,台州眼鏡行業對RCEP其他成員國出口1.17億元,同比增長1.24倍;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出口2.22億元,同比增長11.33%。

「台州眼鏡企業走向世界的步子可以邁得更大。」台州市眼鏡行業協會會長周伯加爾坦言,目前當地眼鏡企業的外貿訂單大多來自溫州的外貿公司,工貿一體化的企業仍是少數。

在此背景下,為助力眼鏡產業高質量發展,台州海關面向轄區眼鏡進出口企業開展廣泛調研,安排專人對接企業提前掌握出口計劃,特別針對出口定製眼鏡開闢「綠色窗口」,採取預約通關等便利措施,縮短眼鏡類產品出口通關時長。

同時,台州海關積極面向出口眼鏡企業宣貫RCEP原產地規則和關稅減讓政策,指導企業充分利用政策優惠開拓市場、佈局產業,降低生產銷售成本。

「下一步,我們將持續推廣原產地證書智能審核、無紙化申報等改革措施,助力企業積極融入RCEP大市場,切實增強國際競爭力。」台州海關駐臨海辦事處綜合科副科長於倜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