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邁巴赫少爺」突然火了!其父:孩子從來沒覺得自家很有錢

來源:杭州交通91.8

記者:楊瑾

近日,杭州的朱也天同學因乘坐邁巴赫參加高考而引發關注,被網民戲稱為「邁巴赫少爺」,有不少人認出他是國家級非遺銅雕技藝傳承人,著名熔銅藝術家朱炳仁的孫子。

6月25日,朱也天的高考成績公佈,總分700,曾在高中取得全國奧林匹克化學競賽金獎的他,目標直指北京大學。

出身銅藝世家的「學霸」是怎麼養成的?如何打破對「富二代」的刻板印象?未來有什麼樣的打算?6月27日,杭州交通91.8記者在杭州河坊街上的江南銅屋,採訪到了朱也天的父親——浙江省工藝美術大師、朱炳仁·銅的掌舵人朱軍岷。

採訪剛一開始,朱軍岷就先對記者表示了歉意:「最近關注度太高了,孩子有點承受不過來,他覺得自己需要冷靜一下,所以就不方便接受採訪了,這幾天還在準備面試,不好意思!」面對潑天的流量和關注,18歲少年決定再沉澱一段時間。

學習有天賦但更多的是刻苦

高考成績出爐當天,朱也天和爸爸朱軍岷、爺爺朱炳仁同時參加了一場發佈會。

當時儀式正在進行中,主持人正要邀請爺爺朱炳仁上台致辭發言,朱炳仁卻沒有動,他與身邊的人簡單交流了幾句後,笑著起身對觀眾們說說:「對不起,剛剛得知我孫子高考成績出來了,他考了整整700分。」

此言一出,全場一陣驚歎。朱軍岷在台上一手攙著老父親一手拉著小兒子,滿臉驕傲地說:「我是最幸福的人,上可以‘啃老’,下可以‘啃小’。」

在朱軍岷眼中,兒子朱也天學習有天賦,但更多的是刻苦。「孩子在建蘭中學讀的初中,當時一直保持著班級第一的成績,被保送進了杭二中。他上高二的時候才想好要走競賽這條路的,已經比別人晚了不少,從他下了決心開始,就變得跟以前不一樣了。大半年時間,把其他的學習、愛好、休息時間全部扔掉,一門心思準備競賽,那樣的專注程度,我還是有點心疼的。」

拿到奧賽金獎後,朱也天沒有鬆懈,開始了努力備戰高考。和普通的學生家長一樣,朱軍岷和妻子也在高考這段時間用心陪伴著孩子。朱也天被網民拍下從邁巴赫下車前往考場的時候,就是爸爸朱軍岷在送考。朱軍岷說:「孩子第一天高考是他媽媽送考的,我想著這種重要的日子,怎麼都要陪一天,第二天我就定了個鬧鍾,送孩子去考場了。」

這樣的陪伴,對朱軍岷來說很尋常,孩子小學和初中的上學路,都是他開車送的。朱軍岷回憶到:「工作其實挺忙的,晚上到家很晚,週末也可能出差,沒什麼陪伴孩子的時間。所以特地留出了每天早上的20分鐘時間送他上學,我會跟他聊聊生活、心情,保持父子之間溝通和傾聽的渠道,孩子願意跟你聊天是天大的福分。」

朱軍岷覺得,孩子在學科上的具體問題,要交給學校和老師解決,家長更應該管好孩子的情緒、態度等問題。

從來沒覺得自己是「富N代」時常會為父親操心

「豪車+世家」,很多人會覺得朱也天是富N代,對於這樣的看法,朱軍岷笑道:「我們談不上什麼世家,就是工匠,我爺爺是工匠,我爺爺的爺爺也是工匠,包括我本人都是工匠。在以前,這是很低微的個體戶工作,只是現在時代進步了,靠大家本身的努力,把簡單的手藝慢慢發展成了大家看到的建築、雕塑這類藝術的方向。」

「而且說實話,我家小孩應該從來沒有認為我們家是有錢人,甚至他會擔心我,問過‘以後我們會破產嗎?’這樣的問題。」朱軍岷在跟妻子、家人談論生意時,不會避諱著孩子,他認為孩子只有瞭解父母所做的工作,才能體會到父母的不容易。

傳承的是傳統技藝更是精神內核

此前接受採訪時,朱也天談過自己對大學的展望:「最順利的是通過北大強基計劃的選拔,學習化學專業,由於選擇的是服從調劑,也有可能會被調劑到環境材料之類的專業。」

對於未來,他的規劃也與父輩的事業相關:「如果有能力想從事材料相關的研究,我們家世代做銅的,要是通過前沿科技,使得銅和新材料結合,這樣產業可以達成新的突破。」

對此,朱軍岷則持有開放態度,鼓勵兒子不必局限於家族的傳統領域,而去追求自己的夢想:「我一直跟孩子說。我做什麼你不用管的,你要有更高的目標和理想,我這裏太小了,你如果有更好的職業規劃,你一定要去做你自己的事,要做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事。」

對於銅技藝的傳承,朱軍岷表示這是自己的使命:「我父親也說過關於傳承的事情,新時代對於傳承有更豐富、多元化的理解,不是非要傳給兒子的,傳給社會、傳給大眾也是傳承,而且這是更大的傳承。」朱軍岷認為,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是要把技藝傳播出去,然後再發揚光大,所以父子倆也開設了銅技藝研習班、興趣體驗課,希望能夠讓更多的人學習非遺。

朱軍岷說:「我們更希望對孩子傳承的,是祖輩父輩們的學習精神。我的父親幾十年如一日的學習,我向父親學習,也希望我的孩子也能夠不輟奮進。」

爺爺朱炳仁也寄語孩子:「選擇多了,也容易迷失,需要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就像打銅,一門心思投入,別東張西望的,一錘一錘地敲下去,潤物無聲。朱也天的700分與這種專注的態度分不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