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陷「下台水域」 岸田文雄如何「上岸」

    6月11日,日本東京,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中)出席內閣會議。視覺中國供圖    6月11日,日本東京,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中)出席內閣會議。視覺中國供圖

    日本《每日新聞》6月23日發佈的最新民調顯示,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所領導的內閣支持率較上個月下降3個百分點至17%,已陷入了日本政壇所謂的「下台水域」,即內閣支持率低於20%,面臨下颱風險。

    2021年10月上台之初,岸田文雄曾憑超50%的支持率被民眾「寄予厚望」。然而,執政兩年多來,岸田內閣支持率不斷下滑,已連續12個月處於30%以下,不支持率已連續8個月超過70%。

    清華大學國際關係學系教授劉江永在接受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採訪時表示,受「黑金」政治醜聞影響,自民黨內部已出現質疑岸田文雄的聲音,加上日本經濟持續低迷,通脹率不斷攀升,日本民眾生活未實際好轉,這些都是岸田支持率持續下滑的重要原因。

    政治醜聞消耗民眾信任

    據日本共同社6月22日至23日進行的民意調查結果顯示,僅有10.4%的受訪者支持岸田在9月的自民黨總裁選舉中「連任並繼續執政」,而超過三成的受訪者希望他「盡快辭職」。自民黨籍、日本前首相菅義偉6月23日公開要求岸田文雄對黨內「黑金」醜聞導致的政治危機「負責」。

    2023年11月,自民黨內多個主要派系被曝出「黑金」醜聞,其中「安倍派」「二階派」和「岸田派」據信在2018年至2023年涉及秘密資金共近11億日元。今年1月19日,東京地方檢察廳特搜部以涉嫌違反《政治資金規正法》的罪名,對「安倍派」「二階派」和「岸田派」的時任會計負責人進行起訴。迫於輿論壓力,岸田文雄於當天宣佈解散其曾常年擔任會長的「岸田派」,隨後自民黨最大派閥「安倍派」和「二階派」也宣佈解散。1月30日,岸田文雄在國會發表施政方針演說時就「黑金」醜聞道歉,稱願為恢復國民信賴推進政治資金透明度和徹底合規等方面的政治改革。

    據日本廣播協會(NHK)報導,6月19日,日本參議院表決通過《政治資金規正法》修正案。新法要求議員必須撰寫收支報告確認書,引入「連坐製」以加大對議員本人的懲罰;將「政治資金派對券」購買者的信息公開標準從「超過20萬日元」下調為「超過5萬日元」(約合2265元人民幣);須公開所屬黨派提供的「政策活動費用」的具體支出項目和日期,並在10年後公開相關收據憑證等。

    不過,日本共同社在6月22至23日開展的輿論調查結果顯示,有78.9%的受訪者對於新修訂的《政治資金規正法》持消極態度,認為該法無法有效解決日本社會「金錢與政治」問題。

    對此,劉江永分析說,「黑金」醜聞對日本政壇產生如此惡劣影響,主要是因為該醜聞並非個案,而是涉及到自民黨內諸多派系要員的系統性違規行為,暴露自民黨政客在一黨獨大的情況下「冒天下之大不韙」。

    儘管岸田文雄6月21日表示自己將展現出充足的活力和熱情,且有決心繼續「掌舵」,但從菅義偉近日公開批評岸田不負責任來看,自民黨內要求岸田下台的聲音已不小。

    「此前對岸田文雄的質疑一般來自在野黨,但近期自民黨內部也出現了不和諧聲音。」劉江永分析稱,這種不滿情緒來源於黨內成員對即將到來的選舉年的擔憂,認為岸田內閣需抓緊時間取信於民。

    經濟政策「顛三倒四」

    為挽回民意,岸田文雄6月21日宣佈了一系列新的經濟刺激政策。據日本《每日新聞》報導,岸田稱政府將在今年秋天製定新的通貨膨脹緩解措施,為低收入家庭提供現金補貼。政府還將在能源需求旺盛的8月至10月補貼日本家庭的電費和燃氣費。

    新政策能否刺激經濟目前還不得而知,日元貶值壓力卻已與日俱增。據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報導,6月24日,日元兌美元彙率繼續走弱,接近160關口。日本首席外彙事務官神田真人表示,日本政府對日元最近急劇貶值嚴重關切,隨時準備全天候24小時干預彙市。

    近年來,通貨膨脹和日元貶值問題持續考驗日本國內的經濟民生。據英國《金融時報》報導,在新冠疫情與俄烏衝突的雙重影響下,能源和原材料價格上漲持續推高日本物價。日本總務省最新數據顯示,日本今年5月去除生鮮食品後的核心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2.5%,已連續26個月達到或超過日本央行設定的2%通脹目標。國民收入水平追不上物價上漲速度,嚴重的內需不足讓日本經濟復甦難上加難。

    對此,劉江永認為,儘管岸田上台後提出了「新資本主義形式」的口號,但該政策近幾年一直是「雷聲大雨點小」,岸田在經濟上的措施仍然沿襲了安倍晉三的風格。「岸田確實擺脫了通貨緊縮,但在民眾看來,現在的通貨膨脹同樣要命。日元貶值、通貨膨脹等問題遲遲無法解決,日本民眾並沒有從岸田的經濟政策里真正受益。」

    2022年,岸田文雄曾宣佈要將防衛費預算在未來5年提升到其國內生產總值(GDP)的2%。今年6月,岸田政府開始實施「定額減稅」政策,試圖通過返還稅收來緩解日本國民的生活壓力,進而提升民意支持。

    「實際上日本的財政完全無法滿足這種要求,民生問題還沒解決,就要把錢都給防衛費,現在反過來又要繼續補貼民生了。」劉江永指出,這些政策反映出日本在國家安全戰略和經濟政策上的「顛三倒四」。

    中日關係能否改善仍存變數

    岸田內閣支持率持續下滑也與其糟糕混亂的對外政策密切相關。

    今年4月,日本發佈2024年版《外交藍皮書》,提到保持建設性的穩定關係對中日兩國非常重要,雙方需要推進「戰略互惠關係」。但該文件卻又將中國定位為日本「迄今為止最大的戰略挑戰」。有分析人士指出,這樣的行為暴露日本一邊想和中國保持穩定關係,另一邊又想討好美國的矛盾心態。

    據英國路透社6月21日報導,日本外務省當天宣佈將首次以「涉俄烏衝突」為由對中國企業實施製裁。這些製裁與美國等國此前實施的措施一致,禁止日本公司向目標企業出口產品。與此同時,《日本經濟新聞》6月23日援引歐盟委員會一名高級官員的話稱,歐盟正尋求與日本和南韓建立安全和國防工業夥伴關係,以聯合開發軍事裝備。這是歐盟首次與亞洲國家開展此類安全和防務合作。

    對此,劉江永分析說,岸田政府在外交方針上繼承和發展了安倍晉三以軍事、安全為主的地緣戰略,一方面把中國視為「最大戰略挑戰」,另一方面意圖依靠自己有限的自衛力量繼續強化日美同盟,並聯合除美國以外的其他力量,建立「準同盟」軍事安全合作關係,妄圖牽製中國。

    劉江永認為,在今年9月自民黨總裁選舉之前,岸田文雄還會繼續拉攏「麻生派」和「茂木派」的支持。「這會讓岸田的內外政策受製於權力的不確定性,更多受到‘麻生派’和‘茂木派’主張的影響;其中,‘麻生派’作為右翼保守勢力,在對華態度上不值得過多期待。」劉江永補充道。

    「中日關係能否繼續前進,與日本政局變化關係沒有想像中那麼大。」劉江永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即使岸田文雄下台了,日本政壇短期內也不太可能出現能使中日關係明顯好轉的角色。

    本報北京6月27日電

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王璟瑄 記者 趙安琪 來源:中國青年報

2024年06月28日 03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