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地有聲|薛瀾:能在市場上創造價值的創新,就是好的創新

6月25日-27日,以「未來增長的新前沿」為主題的2024夏季達沃斯論壇在大連舉行。清華大學蘇世民書院院長、人工智能國際治理研究院院長薛瀾在接受新華網思客採訪時表示,以新質生產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就是要不斷提高生產效率,讓真正好的創新成果在市場上以新的方式創造價值。

6月27日拍攝的夏季達沃斯論壇主會場大連國際會議中心的新領軍者村。新華社記者 李鋼 攝6月27日拍攝的夏季達沃斯論壇主會場大連國際會議中心的新領軍者村。新華社記者 李鋼 攝

思客:新質生產力與傳統生產力的區別體現在哪裡?

薛瀾:在政治經濟學中的生產力概念包含勞動工具、勞動者等諸多要素。相較於傳統生產力,新質生產力的勞動工具是更具有創新性的,其勞動者也具有更高素質,這在本質上引發了生產效率的提升。同時,生產力在升級過程中也會產生與之相匹配的生產關係。

思客:作為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科技創新的關鍵是什麼?

薛瀾:以新質生產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就是要不斷提高生產效率,用最小的投入產生最大的產出,創造更大的價值。發展市場經濟的經驗表明,真正能源源不斷提高生產效率的方式就是科技創新。科技是一把「雙刃劍」,但它的使用權在人手裡。任何創新成果,只要能夠在市場上有需求、有銷售,都是在以新的方式創造價值,都是好的創新。

思客:在您看來,如何進一步促進中國企業和科研人員的創新能力?

薛瀾:我理解的創新能力就是把知識變成價值的能力,我們中國人在這方面能力極強。但在「原始創新」領域,我們還需要更多心無旁騖去做創新工作的人和企業。這就要求我們改革科研體制機制,減少對科研人員的束縛,讓他們能夠大膽地嘗試,以突破創新難關。

思客:在您看來,人工智能將如何影響未來的產業結構和發展趨勢?

薛瀾:未來,人工智能對一些知識密集型的行業將有很大影響。比如,現在的人工智能系統完全有可能將眾多醫生的經驗、智慧融合在一起,為患者診斷。在編程、藝術創作等領域,人工智能的滲透面也會越來越廣,對此全社會需做好準備。

策劃:劉娟

監製:唐心怡

採訪:楊柳

編輯:馬宇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