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六號月球樣品接收活動舉行 將展開多項科學研究

據央視新聞消息,2024年6月28日,嫦娥六號任務月球樣品接收活動在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舉行。中國科學院將國家航天局移交的嫦娥六號任務月球樣品正式交接給國家天文台,並向國家天文台頒發了嫦娥六號任務月球樣品責任狀。

據介紹,嫦娥六號在人類歷史上首次實現月球背面采樣返回,實現了人類探索月球的一大壯舉,是我國建設航天強國、科技強國取得的又一標誌性成果,接收嫦娥六號月球樣品,既是國家賦予中國科學院的榮譽和信任,也是責任和重託。

中國科學院是我國實施探月工程的重要科技力量。從嫦娥一號到嫦娥六號任務,中國科學院負責科學目標與有效載荷配置方案的論證,承擔了地面應用系統、有效載荷分系統、甚長基線干涉(VLBI)測軌分系統和多項關鍵配套產品的研製任務,並牽頭組織科學研究工作。

探月工程立項以來,中國科學院不但圓滿完成了曆次任務,而且取得了一大批原創科學成果和技術突破。後續,中國科學院將認真做好月球樣品的存儲、製備和處理,繼續以月球樣品研究為契機,進一步加強合作交流,夯實各類科研和學術交流平台,廣泛彙聚科研力量,加快實現原始創新重大成果產出。

新聞多看點

據瞭解,在科學研究方面,南極-艾特肯盆地是現在發現的月球上最大、最深、最古老的盆地,研究這裏的地質構成、物質組成、演化歷史,有助於瞭解月球甚至地球早期的地質演化歷史。迄今為止,人類採集的10多份月球樣品,包括嫦娥五號樣品,都是在月球正面采到的,嫦娥六號首次實現月球背面樣品採集,有望為研究月球的二分性,完整瞭解月球的歷史提供機會。南極-艾特肯盆地採集的樣品還有可能採集到月球深部甚至月幔的樣品,將為研究月球內部物質成分提供寶貴數據。因此,選擇在背面著陸采樣,能夠實現科學研究的重大突破,也推動月球探測技術的進步,體現出嫦娥六號任務的多重意義。

從月球背面,尤其是我們選擇的南極-艾特肯盆地採集樣品,在礦物化學成分上可能與正面樣品有非常大的差別,不久就會見分曉。研究這些樣品有助於揭示月球背面特有的地質構造和物質成分的差異,更全面的理解月球的地質演化歷史。也就是說,以往採集的樣品,我們只認識到半個月球。嫦娥六號采樣點位於巨大的撞擊盆地裡,它受到早期撞擊事件的拋射,很可能可以挖掘到深部物質,深部物質是非常珍貴的,也是很難有機會獲得的,這為我們瞭解月球內部結構和物質成分提供了很好的機會。南極-艾特肯盆地是一個巨大的撞擊坑,可以為早期的撞擊歷史,甚至地球的早期撞擊過程研究提供機會,有助於瞭解太陽系早期的演化歷史和判斷歷史,推動比較行星學的研究。

(總台央視記者 帥俊全 任梅梅)

編輯 毛天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