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青海|人與自然共舞的青海傳奇

巍巍雪山,清清河水,眼前廣袤無垠的青海大地上,野生動植物繁衍生息,綠色生機在草原上勃發,自然之歌在風中悠揚。

而在這青藏高原的壯麗畫卷中,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綠意盎然的草原之上——那便是青海野生動物救護繁育中心(以下簡稱「救護中心」)。這裏見證了無數生命的奇蹟,書寫了人與自然和諧共舞的動人篇章。

「天線寶寶」猞猁的感人故事曾在這裏上演。

時間回到2021年4月6日,一隻名叫「天線寶寶」的雄性猞猁成為這個救護中心的特殊「房客」。它獨特的毛簇像天線一樣引人注目。然而,命運卻給它開了個玩笑——僅11個月大的「天線寶寶」猞猁因角膜水腫導致右眼失明,加之捕獵技能未成熟和長期營養匱乏,竟選擇了偷食牧民家的羊只,最終被捕獲。

「天線寶寶」猞猁得到了專業的救助與妥善安置。受訪者供圖「天線寶寶」猞猁得到了專業的救助與妥善安置。受訪者供圖

幸運的是,它遇到了救護中心的專業團隊。經過近一年的精心照料和治療,「天線寶寶」猞猁的右眼視力逐漸恢復,身體也日益強壯。

為了避免「天線寶寶」猞猁對人產生過多依賴,救護中心的工作人員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在籠舍玻璃上貼上薄膜、飼養員進籠喂食時避免交流……一切都是為了讓它能重新融入自然。

為了在放歸之後及時掌握「天線寶寶」猞猁的生存狀況和活動軌跡,以便在發生各種意外情況後可以開展二次救護,救護中心聯繫學者為其設計、定製合適的衛星定位項圈。

「天線寶寶」猞猁放歸前進行身體檢查。受訪者供圖「天線寶寶」猞猁放歸前進行身體檢查。受訪者供圖

2022年4月10日,在最後一次體檢結束後,救護中心工作人員為「天線寶寶」猞猁佩戴衛星定位項圈。隨後,「天線寶寶」猞猁被放歸至大通北川河源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令人驚奇的是,它沒有選擇深山老林,而是定居在祁連山國家公園旁的山坡上,這裏距離村莊和高速公路不遠。

「天線寶寶」猞猁彷彿在用自己的方式告訴我們:人類與自然並非對立,而是可以和諧共處的。這一選擇無疑給救護中心副主任齊新章帶來了深深的思考。「它或許已經習慣了救護中心的煙火氣,對於深山中的冷清感到不適應。」齊新章告訴記者。

「天線寶寶」猞猁佩戴衛星定位項圈。受訪者供圖「天線寶寶」猞猁佩戴衛星定位項圈。受訪者供圖

同年7月,齊新章一行人上山回訪「天線寶寶」猞猁的定居地。在一處岩石上,佩戴衛星定位項圈的「天線寶寶」猞猁和齊新章對視三分多鍾。就在他逐漸靠近時,「天線寶寶」猞猁卻突然轉身隱入草叢。齊新章因此停下腳步,猛然看到腳邊的落崖,冥冥中是「天線寶寶」猞猁救了他一命。

在齊新章抓著灌木叢的樹枝艱難行走時,「天線寶寶」猞猁停留的岩石上留著一根山生柳樹枝。這種植物在山上很常見,既結實又不紮手,對於走山路的人來說是極好的輔助。他感慨萬分:「順利下山後才恍然大悟,好像是它在告訴我抓著這個就能安全下山。」

更為令人動容的是,齊新章一行人離開後不久,「天線寶寶」猞猁竟然追了上來。它一路跟隨齊新章等人下山過河,並在高速公路旁的山坡上停留數小時直到淩晨才離開。為紀念這段傳奇經歷,齊新章執筆寫下小說《一隻猞猁的重生》,將於今年出版。

「天線寶寶」猞猁放歸自然後,齊新章拍攝到其珍貴影像。受訪者供圖「天線寶寶」猞猁放歸自然後,齊新章拍攝到其珍貴影像。受訪者供圖

「天線寶寶」猞猁的報恩故事不僅展現了人與動物之間的深厚情感,更是青海生態文明建設成果最直觀的體現。

青海,這個生態環境脆弱卻地位重要的省份,長久以來努力在保護生態與促進發展之間尋找平衡。記者注意到,青海省85%的野生動物物種已被納入自然保護地,管理範圍的部分珍稀瀕危野生動物種群數量明顯增加。

面對這場「生態大考」,青海破題之路仍在實踐中探索,而這一切,冥冥之中早已有了答案。(萬世成、熊旭、白波、許維娜、趙敬菡、霍雨佳、馬天翼、李依環、甘海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