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李雪琴與「邁巴赫少年」,引發的情緒殊途同歸

來源:大眾日報 撈輿工作室

不管是明星還是素人,家境是優越還是普通,都得時刻接受社會的監督,這本身也是高考公平性的一種延續。

執筆 | 原泉

最近,有兩個人被動在高考下成為話題人物。一個是女星李雪琴,一直與「北大學霸」標籤綁定,卻陷入了「高考加分」風波;一個是被網民稱為「邁巴赫少年」的朱也天,因為「高考學霸邁巴赫送考」的影片和700分的高考成績,而備受關注。

李雪琴因為在採訪時稱自己「不會游泳」,又被網民爆出她是游泳二級運動員,引發「加分造假上北大」質疑。在高考錄取的節骨眼上,這樣的爆料和質疑堪稱核彈。

截至目前,有其北大同學曬成績單,表示李雪琴進入北大與體育加分無關;有網民稱李雪琴說的「不會游泳」其實是不會潛水;發證單位則回應稱初核符合游泳二級運動員資質。

現下,網民和輿論更多的質疑集中在李雪琴的二級運動員身份上。原因是其母校本溪市高級中學曾因體優生加分受質疑。

媒體援引人民日報2014年報導稱,該校當年高考生1000多名,獲得體優生加分者高達87人,受到眾多考生和家長的質疑。在輿論關注下,這87名加分體優生,有58人未簽訂誠信承諾書,選擇了放棄加分資格。其中,該校在游泳項目上獲加分的25名考生,只有1人簽訂了誠信承諾書,24人放棄加分資格。

根據網民爆料的內容,李雪琴或與部分放棄加分資格的考生參加的是一個比賽,即在廣西南寧舉行的全國少兒游泳冠軍賽。爆料不可盡信,孰是孰非還要等官方結論。

李雪琴陷入加分風波,與名人效應有關,但說到底,根源還是大家對於高考公平性的關心。

針對一些鑽空子的亂象,2015年、2019年,教育部會同有關部門先後開展了兩輪清理和規範高考加分工作,明確取消體育特長生、中學生奧林匹克競賽、科技類競賽、省級優秀學生、思想品德有突出事蹟等五類全國性高考加分項目。過去的一些「空子」,已經被堵上。

網民們對李雪琴的質疑,有對鑽空子行為的應激性反應,也有對現下和未來可能被鑽空子的警惕。多元化的選才機制是趨勢,如何避免「新空子」危及公平,正是大家所關心的。

再說到朱也天,被動被貼上「邁巴赫少年」的標籤,雖然他自己並不喜歡。和「邁巴赫」掛鉤,基本就和財富、階層差異等詞掛上了鉤。在其高考成績出來後,雖然網上也有各種不同的聲音,但很多網民都表達了祝福,認為這是他努力的結果。朱也天在接受採訪時也稱,自己想上北大,又沒能取得保送資格,只有老老實實拚高考這一條路。

家庭財富積累有差異,決定了考生個人能獲得的學習資源也有差異,但只要是沒有投機取巧鑽空子,踏踏實實靠個人努力取得的成績,這種公平也是社會認可的公平。

從李雪琴到朱也天,網民們有支持有質疑,但情緒始終圍繞著一個關鍵詞,就是高考的公平。可以說,高考關繫著千千萬萬個家庭,關繫著社會流動的渠道,對公平的追求再怎麼強調也不為過。

不管是明星還是素人,家境是優越還是普通,都得時刻接受社會的監督,這本身也是高考公平性的一種延續。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