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市民自泰國返京檢出登革熱,暑期境外遊留意當地這些疫情

出境旅遊,最怕生病。

近日,一位從泰國旅遊歸來的市民因感染登革熱被收治入院。新京報記者從北京朝陽醫院獲悉,今年該院接診了多名因旅行染病的患者。

瘧疾、登革熱、流感、百日咳、猩紅熱……一些疾病在不同國家正處於流行或常年流行狀態。夏季旅遊高峰到來,出境之前,你做好防病準備了嗎?

境外感染登革熱,一遊客回京確診

中高考結束,暑假也即將到來,出境旅遊的市民越來越多。不過,遊玩勿忘防病。

記者從北京朝陽醫院獲悉,上週,該院感染和臨床微生物科接診了一名從泰國旅遊歸來的患者,該病例在旅途中開始發燒,持續5天不退,回國後檢查發現白細胞、血小板下降,伴隨大腿內側皮疹,高度疑似登革熱,最終收入院診治確診登革熱。

該科室副主任李冉告訴新京報記者,包括這名患者在內,近半年他們收治了4名與旅遊相關的感染病例。其中兩名有旅非史,感染了瘧疾;一名曾在尼泊爾旅遊,檢出傷寒與蛔蟲。這些感染性疾病在國內都很少見。

北京朝陽醫院收治的旅非瘧疾患者的影像學結果。受訪者供圖北京朝陽醫院收治的旅非瘧疾患者的影像學結果。受訪者供圖

病媒生物與飲食衛生環境是造成上述感染的主要原因。登革熱與瘧疾都是通過蟲媒感染,在非洲、東南亞等氣候炎熱地區常年流行;傷寒的病原體傷寒沙門氏菌在自然界中存活能力強,可通過攝入被汙染的食物與水感染人體。

上述感染傷寒患者回憶,在尼泊爾旅遊期間她一直飲用瓶裝水,只有一次喝了餐館提供的非瓶裝水。此外,住院期間她排出了一條蛔蟲成蟲,蛔蟲從蟲卵到成長為成蟲需要四周時間,與其旅行史吻合,應該也是吃了受汙染的食物。

北京市民王女士也分享了自己的出遊經歷。今年一月,她在老撾旅遊期間出現了消化道感染症狀,上吐下瀉數日,精神萎靡、進食困難,懷疑是在當地攝入了不潔食物,或餐具沒有清理乾淨;今年春季前往日本旅行,由於當時早晚溫差大,加之景區人流聚集,她又出現了咳嗽、咽痛等呼吸道感染症狀。

東南亞登革熱、南半球流感……這些疫情正流行

李冉提醒,由於地理原因,許多在我國或我國北方不常見的疾病,在境外一些國家比較常見。如瘧疾是非洲的常見病,登革熱是東南亞等地區的常見病,南半球現在正處於冬季流感季……出行之前,市民可以查詢一下當地的傳染病情況。

海關總署最近一週公佈的全球傳染病疫情信息顯示,登革熱、猴痘、麻疹、流感、傷寒、結核病、彎曲杆菌病、球孢子菌病、甲型肝炎等疫情,最近在一些國家報告了新增病例,其中包括泰國、日本、英國、美國等較為熱門的出境遊目的地。

新京報記者注意到,目前登革熱疫情正在多國流行中。

當地時間4月5日,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該國登革熱疫情肆虐,疑似感染登革熱的患者在醫院等待醫療救助。Matias Baglietto 攝/IC photo

據世衛組織東南亞區域辦事處數據,2024年第22周(5月27日至6月2日),泰國報告新增680例登革熱病例。2024年1月1日至6月6日,該國累計報告32093例登革熱病例,其中30例死亡。斯里蘭卡報告新增614例登革熱病例。2024年1月1日至6月2日,該國累計報告25098例登革熱病例。

據馬來西亞衛生部消息,2024年6月19日,馬來西亞報告新增377例登革熱病例。2024年1月1日至6月19日,該國累計報告71087例登革熱病例,其中48例死亡。

世衛組織西大平洋組域辦事處數據顯示,2024年第22周(5月27日至6月2日),老撾報告新增175例登革熱病例。2024年1月1日至6月2日,該國累計報告3259例登革熱病例。據媒體報導,老撾將於7月1日起對中國遊客實行免簽政策,遊客如前往當地應做好相應準備。

南韓、日本是鄰近我國的熱門出遊地。據南韓疾控消息,2024年第23周(6月2日至6月8日),南韓報告新增313例結核病病例、99例流行性腮腺炎病例、288例百日咳病例。另據日本國立感染症研究所發佈的數據,6月3日至6月9日,日本報告新增275例結核病病例、63例腸出血性大腸杆菌感染病例。

從英國疫病情況來看,2024年第23周(6月3日至6月9日),該國報告新增84例流行性腮腺炎病例、56例猩紅熱病例。值得注意的是,猩紅熱的病原體與日本引發關注的「食人菌」感染症病原體為同一種,為A組β型溶血性鏈球菌,可通過呼吸道、皮膚感染。

澳州方面,2024年5月13日至5月26日,澳州報告新增13923例流感確診病例。2024年1月1日至5月26日,該國累計報告64972例流感確診病例。

加拿大公共衛生局披露,2024年第21周(5月19日至5月25日),加拿大報告新增420例流感確診病例,包括107例甲型流感病例、313例乙型流感病例。2023年8月27日至2024年5月25日,該國累計報告101453例流感確診病例,其中78%為甲型流感病例。

據美國疾控發佈的消息,2024年第23周(6月2日至6月8日),美國報告新增507例流感確診病例。此外,該國還報告新增了989例彎曲杆菌病病例、283例球孢子菌病病例、8例甲型肝炎病例。

中國海關發佈的疫病申報提示。  新京報記者 戴軒 攝中國海關發佈的疫病申報提示。  新京報記者 戴軒 攝

出遊小貼士:打疫苗、戴口罩、自備藥

「出國旅行時生病很麻煩,行程受限,城市不熟,醫療體系也不一樣。我們當時在老撾沒找到醫院,藥只買到了一種,去了(越南)河內才買齊;日本則是無保險的情況下就醫昂貴,當地抗生素管理也很嚴格,沒有處方單,在藥店就只能買到布洛芬一類的對症藥品。這兩次生病都沒能在當地就診。」王女士說,有了這兩次經歷,她決定以後出境前自備口罩、消毒液和常用藥物,出門用餐也會更謹慎地挑選飯館。

李冉介紹,出境前,遊客可通過海關總署等部門瞭解是否能提前接種相應疫苗;前往新冠、流感等呼吸道感染疾病流行地,最好做好個人防護;可隨身攜帶一些止瀉藥等藥品,以備不時之需。

在預防消化道感染方面,生食、生醃海產品、飲用水條件不佳等都有可能引起各種腸道疾病,包括諾如病毒、細菌性腸炎、傷寒、阿米巴、急性病毒性肝炎(甲肝/戊肝)以及各種寄生蟲感染等。主要表現有腹痛腹瀉、噁心嘔吐,部分可合併發熱;若有急性肝炎還會合併皮膚黃染。一旦出現腹瀉、發熱,需要適量口服補液鹽、多喝水,同時儘早到醫院診治。

此外,夏季蚊蟲活躍,無論國內遊還是出境遊,均需做好防蟲、防蚊的準備。蚊蟲叮咬後,一方面可能會引起局部皮膚焦痂樣改變(恙蟲病),另一方面也可引起全身症狀,包括發熱伴皮膚散在出血點、肌肉痠痛(登革熱)、間歇反復寒戰高熱、大汗(瘧疾)等。建議市民出行時,在蚊蟲密集或者樹木茂密的區域穿著縮口的長衣長褲、塗抹驅蚊驅蟲藥品,將蚊蟲叮咬的風險降至最低。

新京報記者 戴軒

編輯 陳靜 校對 趙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