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加碼發展歷史經典產業 深意何在?

中新網杭州6月28日電(奚金燕 藍伊旎)一根蠶絲,百轉千回;千年窯火,生生不息。穿越歷史煙雲,以絲綢、青瓷為代表的歷史經典產業是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載體,也是擁有千年歷史、彙集民間智慧和文化底蘊的行業。

今年6月以來,浙江高規格召開推進歷史經典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還專門出台了兩個政策文件,明確支持歷史經典產業高質量發展,背後有何深意?

久久為功 「嗬護」經典流傳

歷史經典產業,意指有悠久歷史傳承、凝聚人民聰明才智、蘊含深厚文化底蘊的產業,也是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

豐富的文化遺產和深厚的歷史底蘊是浙江歷史經典產業的鮮明特色。浙江絲綢有著近5000年的悠久歷史,湖州錢山漾遺址曾出土世界上迄今發現最早的家蠶絲織品;紹興作為黃酒的發源地,享有「天下黃酒源紹興」的美譽,2500年傳承不絕。

在長期發展中,浙江歷史經典產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集群優勢,如今浙江茶葉出口量居全國第一,絲綢營收佔全國一半,黃酒產量佔全國2/3,東陽木雕、黃楊木雕佔全國「四大木雕」兩席,龍泉青瓷是全球唯一的陶瓷類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中藥材資源多達2300多種。

浙江省歷史經典產業精品展上展出的絲綢禮盒。主辦方 供圖浙江省歷史經典產業精品展上展出的絲綢禮盒。主辦方 供圖

2015年,浙江首次提出「歷史經典產業」這一概念,把茶葉、絲綢、黃酒、中藥、木雕等十大產業進行梳理整合,以全新視角推動歷史經典產業在傳承中煥發生機與活力。

近年來,浙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歷史經典產業發展,支持歷史經典產業塑造新輝煌。如今,浙江茶產業、絲綢產業、中藥產業、木雕產業的規模均超過了200億元,其中絲綢產業已超過500億元。

今年6月,浙江出台《浙江省歷史經典產業高水平傳承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舉措》和《浙江省歷史經典產業傳承創新發展行動方案》兩個文件,提出到2027年基本建成歷史經典產業創新發展高地、文化傳承高地、品牌薈聚高地、人才集聚高地。

然而從全局來看,浙江歷史經典產業的規模相比該省經濟總量,佔比不算很高,緣何如此重視?

浙江省經信廳負責人對此表示,對歷史經典產業,既不能簡單以體量規模論英雄,也不能簡單以增長速度看優劣。歷史經典產業是承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瑰寶,應當通過引導支持歷史經典產業高水平傳承、高質量發展,來進一步保護技藝、傳承文化、創新模式、發展產業、促進共富。

壯大人才隊伍 注入「新活力」

人才是第一資源。經過多年傳承,浙江歷史經典產業集聚了一大批「大國工匠」。在浙江龍泉,已有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9人、省級90人;擁有3家「中華老字號」企業、12家「浙江老字號」企業。如今,龍泉青瓷、寶劍已經成為當地一張聚人氣、旺產業的金名片。

然而,對於歷史經典產業而言,有許多技藝是通過師傅帶徒弟方式傳承下來的。促進歷史經典產業的現代化、高質量發展,還是需要通過教育培養大批專業化人才,才能真正實現後繼有人、人才輩出。

今年浙江省委新春第一會提出全面建強「三支隊伍」。為助力歷史經典產業人才隊伍建設,浙江正式啟動高校與歷史經典產業「1高校+1產業」合作機制,即1所大學牽頭對接1個歷史經典產業開展研究開發和人才培養。

目前浙江已在48所大中專院校開設了歷史經典產業相關的19種專業。如浙江理工大學開設絲綢設計與工程專業,通過打造校企合作項目、實踐基地等方式,讓學生深入瞭解產業動態和需求,助力絲綢產業高質量發展。

「通過加強產學研合作,包括新技術、新設備、新產品的研發,共同推進絲綢行業標準、國家標準、國際標準的建設來提升產業的整體水平。」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理工大學校長陳文興表示,發展歷史經典產業,一方面要以現代智能技術賦能,另一方面還要開拓新賽道,比如,開髮絲綢在醫藥和健康食品方面的作用,多措並舉為其注入新活力。

此外,浙江大學和浙江農林大學的茶學、浙江中醫藥大學的中藥、紹興文理學院的釀酒工程、中國美術學院和麗水學院的陶瓷藝術設計等,每年向社會輸送多名畢業生。

浙江省教育廳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根據歷史經典產業的發展需要將進一步組織學校凝練專業方向、優化培養方案、完善課程體系、促進產教融合,進一步提升專業設置與產業的匹配度、契合度,為產業振興提供智力服務和人才支撐。

跨界融合 逐浪「新國潮」

小暑將近,位於安吉的桑治茗茶博園「桑治韻白茶」非遺茶空間人氣頗高。該空間集生活風貌、審美意趣和人文精神於一體,吸引了許多年輕「同袍」前去打卡。

從「賣茶葉」到「賣茶景」,到「賣創意」和「賣文化」,桑治茗茶博園的落地運營也是歷史經典產業跨界發展的一個縮影。

「桑治韻白茶」非遺茶空間一角。桑治茗茶博園 供圖「桑治韻白茶」非遺茶空間一角。桑治茗茶博園 供圖

歷史經典產業煥發新生,要從傳統文化的核心價值中找到硬支撐,不能僅靠文化自覺與情懷消費。

近年來,浙江圍繞支撐歷史經典產業,在茶葉、中藥、絲綢、黃酒等產業佈局重點研發項目26項,突出生產方式的創新、產品形式的創新、場景模式的創新等,讓歷史經典產業「潮」起來。

在產業端,各類品牌也在不斷髮力。深耕絲綢產業的凱喜雅不斷突破絲綢領域桎梏,創新消費場景,面向年青人推出防曬、可機洗真絲,還應用了數字化AI人工智能織造技術而得以呈現出細膩的漸變效果的蝴蝶緞等,科技賦能讓絲綢得以煥發新生。

新時代,浙江歷史經典產業還深度融合國潮、國漫、國風等新潮元素,積極開發各類創意產品、伴手禮和數字藏品等新產品,在深入年輕群體的同時,積極「出海」。據杭州海關統計,今年1月至5月,浙江省出口文化類商品619.9億元,同比增長12.2%。

科技賦能、場景創新、人才引領、跨界融合,一次次創新變革是歷史經典產業擁抱新時代的積極姿態。歷史經典產業的「頂流之路」道阻且長,在守正與創新中,浙江正努力找到平衡點,讓新興產業與歷史產業都能煥發出時代光彩。(完)

【編輯:李潤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