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行·看振興)浙江山村曾不產一顆藍莓 「藍莓大王」耕耘15載帶富一方

中新網紹興6月28日電(項菁)一排排藍莓樹整齊排列,一顆顆粒大飽滿的果實掛滿枝頭……正值藍莓豐收季,走進浙江省紹興市新昌縣羽林街道新富村,藍莓種植大戶周暢江正仔細打理自家藍莓基地,等待今年最後一批晚熟藍莓的最佳採摘期。

周暢江將新鮮採摘的藍莓裝盒。項菁 攝周暢江將新鮮採摘的藍莓裝盒。項菁 攝

「等雨天過去,陽光再照射幾天,這批藍莓口感一定是又脆又甜。」近日接受採訪時,年過半百的周暢江自信地說。

新昌縣「八山半水分半田」,是浙江典型的山區縣。雖說縣域內培育了水蜜桃、西瓜等豐富的「水果經濟」,但地處新昌縣和嵊州市交接地帶的新富村原本是不產藍莓。

從不產一顆藍莓到成為遠近聞名的藍莓村,得益於「先富帶後富」的共富路徑。

15年前,新昌鄉賢周暢江從工業領域轉行,投身自己熱愛的農業事業。「當時我流轉了村里300畝土地,準備發展藍莓等水果,也享受到了縣里扶持政策。」周暢江回憶道,正是這一次轉折,不僅讓他收穫了藍莓經濟,也帶動了鄉村振興。

種植多個品種、採用有機肥、探索精細管理、發展採摘遊……這些年,周暢江憑藉對藍莓產業的一腔熱愛,將基地打造成浙江省級藍莓示範園區,藍莓熱銷北京、杭州、寧波等城市。同時他還探索藍莓輪生技術試驗等農業科技,降低種植成本、提升果實品質,被評為浙江省農村科技示範戶。

因種出一元硬幣大小的藍莓果子、每斤能賣到100元,周暢江還被當地人稱為「藍莓大王」。

看到「藍莓大王」因為小小的鮮果鼓了腰包,新富村不少農戶也紛紛試水,在家門口流轉土地,種起藍莓。新富村黨總支書記魏小初就是其一。

「當時我也是看中了藍莓的高經濟價值,而且村里周暢江已經先行一步,摸索了適合我們村這片土地生長的種植技術。」魏小初表示,這些年,周暢江還不定期為周邊農戶開展藍莓種植培訓,用自身實踐指導大家科學種植。比如冬季與春季交界時,個別農戶的藍莓出現葉尖乾枯的現象,周暢江就聯繫農技人員,一起找到了限制灌水並遮陰的好辦法。

走在新富村的田間地頭,可見一壟壟整齊的藍莓樹,不時有遊客體驗採摘。而隨著新富村藍莓產業興起,不只是農戶們享受到豐收喜悅,受益的還有村民。

「村里藍莓產業的發展,讓一批閑置勞動力也嚐到了甜頭。」魏小初談及,藍莓種植過程中,除草、田間管理、採摘都需要大量人工,村民由此實現了在家門口就業。

「一年用工3000多人次,幾乎都是周邊村民。」周暢江舉例道。

先富帶後富、先種幫後種,這是新富村的致富經驗。在新昌,水果產業已經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塊狀經濟」,除了新富村的藍莓產業,還有新中村的櫻桃產業、蘆士村的桃形李產業、大聯村的草莓產業,形成了「一村一水果」的獨特氣候。

在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路上,新昌被列為首批縮小收入差距試點縣。今年當地聚焦低收入家庭,開展「幫困、幫帶、幫創」三類舉措,其中培育水果產業則是一大路徑。

以位於城鄉結合部的羽林街道為例,相關負責人周斌受訪時稱,「這些年,我們依託中小企業集聚和特色農產品眾多等優勢,打造了一系列以水果為主題的‘共富果園’,並在村社設立水果提貨點,拓寬水果銷路。」(完)

【編輯:李潤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