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先進位 奮戰當「夏」——六月山東各地經濟社會發展觀察

6月,正逢上半年收官時段。

省委十二屆六次全會舉行,研究提出一批賽前分析性牽引性強的戰略目標、創新舉措、重大任務;全省優化營商環境大會召開,動員全省上下凝心聚力、真抓實幹,著力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

更好服務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加快科研攻關培育新質生產力、推動產業升級,外貿基本盤穩中有進,「三夏」穩糧增產,大學生就業形勢穩定……在蓬勃向上、驕陽似火的6月,山東各地以更加奮發有為的姿態,努力走在前列、爭先進位,全力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觀察之一:服務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步伐加快

6月17日,山東電力現貨市場由試運行轉正式運行,成為我國第三個「轉正」的電力現貨市場。

電力現貨市場被認為是反映電力供需形勢的「風向標」,高峰高電價激勵供需緊張時期電源頂峰發電,低谷低電價引導電力富裕時段用戶填穀用電,源荷兩側共同參與電網調節。山東是新能源裝機大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裝機達到9829萬千瓦,佔總裝機的45.3%。當新能源逐步成為主力電源、煤電向基礎保障性調節性電源轉變,傳統以電量競爭為主的市場機制,已經不利於保障新型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也難以平衡多元經營主體利益。電力市場改革正是破題的關鍵手段。

通過一系列「組合拳」,2023年山東電力現貨市場引導用戶在電力緊張時段自主削峰200萬千瓦、激勵發電機組提高頂峰能力270萬千瓦,挖掘出470萬千瓦保供出力。

電力現貨市場建設試點的成功探索,是山東服務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的縮影之一。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少不了數據信息的互通共享。山東大力推進數據開發利用,不斷釋放數據要素價值。

用電子證照代替實體證照,山東將各級各部門500多類碼融合成全省統一的「魯通碼」,讓企業和群眾「無證辦事」「一碼通行」。目前,全省累計開展電子證照應用8.3億餘次,「魯通碼」在政務辦事、酒店入住、健康醫療、門禁通行、文化旅遊、交通出行等6大類場景中推廣應用。

作為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鐵路已成為旅客的主要出行方式。6月15日起,全國鐵路實施新的列車運行圖,濟青高鐵濟南東至青島(北)間開行動車組旅客列車增至74列,濟南青島間列車平均約15分鐘一班,實現了「公交化」運行。濟青高鐵還實行新票製,推出定期票、計次票等優惠票製,每次乘坐至少節省13元。

【記者觀察】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基礎支撐和內在要求,也是促進經濟平穩運行的重要舉措。作為經濟大省,山東找準堵點卡點,破除市場壁壘,推進高標準互聯互通,暢通經濟循環。繼續在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上走在前,還需探索更多內外循環雙向互促、供給需求協同發力的有效路徑。

觀察之二:新質生產力培育加力提速

6月12日,在投產半年後,濰柴高端發動機數字化工廠迎來關鍵節點——全線達產,第15000台發動機下線。在這座「聰明」的工廠里,每90秒就有一台發動機下線。

「‘智慧大腦’接管了車間,一台發動機從缸體、缸蓋加工,到最終裝配、成品檢測,全部由機器人完成,視覺識別、在線檢測、機器人等諸多先進的智能製造技術被廣泛應用。」濰柴動力執行總裁、製造總監王健說。

不斷開闢新賽道,培育新質生產力,是高質量發展的應有之義。山東謀篇佈局,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提速。

聚力工業經濟頭號工程,山東正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構建「6997」現代化工業體系。6月,山東省製造強省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實施先進製造業「2024攻堅提質年」工作方案》,對2024年重點任務、工作目標、推進措施進行全面細化實化,謀劃提出23項重點任務,統籌支持先進製造業項目建設,推動資源要素加快向高產領域、高端產業、優質企業集聚。

向「新」而行,6月以來,山東各地積極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佈局未來產業。

新型儲能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正處於起步階段。眼下,肥城市正加速佈局新型儲能產業,利用地下豐富的鹽穴資源建設國際首套300兆瓦先進壓縮空氣儲能示範電站,每天可蓄能8小時、釋能6小時,年發電量可達6億千瓦時,相當於20萬—30萬戶家庭一年的用電量。

在日照,航空產業被列入全市重點產業鏈,按照支線運輸、通用航空、航空產業「三位一體」發展戰略和「1+N」通用航空發展模式,配套出台21條支持政策,不斷加大項目、人才招引力度,發力低空經濟「新賽道」。

【記者觀察】新質生產力,特點是創新,關鍵在質優,本質是先進生產力。作為中國唯一一個擁有全部41個工業大類的省份,山東通過優化傳統產業、壯大新興產業、佈局未來產業,推動產業結構向「新」而行、能源結構向「綠」轉變。因地製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山東尤其注重推動製造業數字化轉型,越來越多的製造業企業嚐到「數轉智改」的甜頭。

觀察之三:對外貿易穩中有進活力更足

6月7日上午,第10000列山東中歐班列從濟南董家貨運中心緩緩發出。自2018年10月正選至今,山東成為用時最短突破萬列的省份。

不僅是開行量高,從運營質量看,山東中歐班列運行重箱率與計劃兌現率均為100%,回程班列佔比由9%增長至45%,去回程發展日益均衡。主動加強與省內重點企業產業鏈、供應鏈高效對接,為海爾、重汽、玲瓏等省內重點企業開行專列500餘列,本省貨源佔比達到70%以上。

物流通則商流暢,商流暢則經濟興。今年以來,山東牢牢穩住外貿基本盤,前5個月,實現進出口1.32萬億元,同比增長6.6%。積極推動產業優勢轉化為貿易優勢,前5個月全省機電產品出口增長9.6%,其中「新三樣」增長57.4%,二手車增長55.2%。

「積極應對複雜多變的外部環境,持續深化國際經貿合作,外貿外資主要指標穩中有進,制度型開放取得新進展,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開放的步伐越走越實。」省商務廳副廳長崔洪光說。

【記者觀察】外貿進出口是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面對地緣衝突風險增多、貿易保護主義形勢上升等複雜形勢,只有以更加積極主動的姿態參與全球市場,努力穩住對發達國家出口,擴大對新興經濟體出口,不斷髮揮全省產業優勢,加快培育外貿新動能,才能將外貿向好形勢進一步鞏固。

觀察之四:科技賦能「三夏」穩糧增產

高唐縣琉璃寺鎮金色琉璃智慧農場,負責人洛頓通過手機操控無人駕駛收割機收割小麥。使用5G北鬥小麥收割機,400畝地一天即可完成收割。

春爭日、夏爭時,火熱的6月,農田里爭分奪秒搶出的是一年的好收成。越來越多的山東農民用上高科技農機具,曾經頭頂烈日、揮汗如雨的「三夏」變得更高效,更輕鬆。

糧食豐收,良種是基礎。郯城縣泉源鎮泉南村,兼具抗倒抗凍耐寒耐旱、免疫條鏽病白粉病、高抗小麥黃花葉病等眾多優點的「臨麥9號」平均畝產780.7公斤;平度市蓼蘭鎮綠色增糧先行示範區,「青農1931」畝產875.82公斤,在青島歷史上首次實現小麥畝產跨越850公斤大關;東營市墾利區黃河口鎮義和村,「濟麥60」在土壤含鹽量3.65‰的地塊平均畝產497.1公斤,再創中度鹽堿地小麥單產新高……今夏的齊魯大地,「魯字號」良種表現亮眼。

6月23日,金鄉縣王丕街道山東瑪麗亞農業機械有限公司,三輛重型卡車整裝待發。「車上裝著3台蒜種分瓣分選機,準備發往河北的客戶。」該公司負責人李歡說,他們與省農科院、山東農業大學等科研院所合作,不斷設計研發改進,目前,設備的正芽率已穩定在90%,讓蒜農告別「跪著種蒜」。

科技賦能,讓農業現代化不再遙遠。省農業農村廳農業機械化管理處處長王乃生表示,圍繞提高機械化播種質量,促進單產提升,將通過購機補貼、農機裝備補短板等政策,支持相關農機生產企業研發創新。

【記者觀察】五穀豐登不僅來自風調雨順的自然餽贈,更離不開科技的有力支撐。「三夏」時節農事忙。5G北鬥小麥收割機、中度鹽堿地小麥單產創新高、蒜農告別「跪著種蒜」……在廣袤的齊魯大地上,越來越多農業科技成果正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推動農業增產豐收,帶動更多鄉親致富。

觀察之五:畢業季來了,為大學生搭建就業階梯

今年山東高校畢業生規模達80萬人以上,居全國第二位,穩就業任務繁重。進入6月,我省各地各部門出實招、求實效,全力以赴用好高校畢業生離校前就業的「衝刺期」。

優化供需匹配,方式在創新。6月17日,山東省百校千企促就業人才對接大會暨「百城千校萬企」促就業專場招聘會上,學校「擺攤」、企業「上門」,雙方圍繞畢業生及實習生輸送、人才培養、產學研合作等方面開展交流合作,為畢業生拓寬精準就業渠道。

加大崗位挖掘,力度在增強。「職通央企」山東省高校畢業生央企就業專項活動,組織12所高校與中央企業面向全省2024屆高校畢業生,分類舉辦石油化工、建築工程、交運物流、農業林業等央企就業專項活動,加大優質就業崗位信息供給力度。

支持自主創業,政策在走實。「創業擔保貸款為我提供了120萬元的資金支持,更給了我創業的信心和鼓勵。」在青島西海岸新區投身創業的大學畢業生邱冠華說,他成立的生物科技公司主營美妝新經濟項目,生產的仿真假髮、睫毛等遠銷歐美,帶動高校大學生等就業人員20餘名。今年以來,像邱冠華一樣得到創業擔保貸款支持的大學生等創業者,在青島西海岸新區已有752人,創業擔保貸款共發放1.9億元。

統籌各類崗位資源,更高水平促創業,截至目前,全省2024屆高校畢業生畢業去向落實率高於上年同期水平。

6月21日,省人社廳發佈公告,圍繞綠色低碳產業、先進製造業、新興產業、未來產業、現代服務業、數字產業、現代農業等領域,面向社會公開徵集新職業信息。新領域拓展崗位新增量,今天的新職業信息,將為明天的就業創造更多可能。

【記者觀察】就業是最大的民生。山東是高校畢業生大省,2024屆高校畢業生總量超過80萬人,約佔全國7%。推動高質量充分就業,一方面要為畢業生提供多層次、專業化就業服務,另一方面需鋪就新的就業渠道、拓寬就業領域。當今世界,新技術、新產業、新模式日新月異,新職業蓬勃湧現,加大崗位開發力度將為畢業生帶來更廣闊的就業空間。

記者 於新悅 李振

設計 魏亦汝

策劃 趙洪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