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奧運會引發「碳中和」討論:碳抵消的合理性與挑戰

近日,2024巴黎奧組委可持續發展總監佐治娜·格勒農揭秘了巴黎奧運會爭做「碳排放量最少奧運會」的具體方法:臨時或永久改造了包括舊發電廠在內的多座現有建築;租用影視基地作為運動員的訓練設施;三分之一建築的屋頂配備了太陽能電池板;奧運村配備的14250張床也是由可回收材料製成……

巴黎奧組委在申辦階段就做出了大膽的舉動,他們承諾將碳排放量縮減至2012倫敦和2016里約奧運會平均排放量的一半,舉辦有史以來最具可持續性的奧運會。

運動之外,不只是運動。運動賽事的減碳承諾也引發了關於活動碳中和以及碳抵消合理性的廣泛討論。賽事活動究竟該不該用碳抵消項目來追求「碳中和」?

圖/IC圖/IC

巴黎奧運會尚未承諾「碳中和」

2020年3月4日,國際奧委會執行委員會會議曾通過決議,將確保所有即將舉行的奧運會都是碳中和的,並承諾將顯著減少賽事碳足跡。

從此前的里約夏季奧運會開始,就已經開始注重減排,但依賴的路徑是大量使用碳抵消措施;2012年倫敦奧運會碳排放340萬噸,也是大量依賴碳抵消;索契冬奧會和巴西世界盃則將碳排放全部抵消。

本屆巴黎奧運會尚未承諾「碳中和」,但是就目前曝光的減碳措施來看,本屆巴黎奧運會的減碳力度巨大,滲透衣食住行:首先,這將是一場沒有空調的奧運會,巧用地板水泵及反光材質,確保室內外有溫差,並且在建造過程中每平方米的碳排放量低於傳統建築;賽後,奧運村建築及室內設施都將二次利用;巴黎奧運會計算的碳排放將首次最大限度覆蓋範圍3,如觀眾旅行;市內交通上,零排放公交車隨時待命,負責接送持有奧運門票的觀眾;餐飲上,增加素食比例,奧運膳食80%的原料來自當地農業生產,蔬菜供應量將是往屆奧運會的兩倍,巴黎奧運會膳食的碳排放量僅為普通法國膳食的一半……

儘管本屆巴黎奧組委將採取多項措施,但奧運會的規模龐大,涉及的碳排放源眾多,據測算這些措施仍不足以實現碳中和,種種措施可使本屆奧運會碳排放量有希望不超過150萬噸,接下來會不會採用碳抵消來達到碳中和尚未可知。

圖/IC圖/IC

賽事本身碳排放量有無實質性減少更讓人關注

使用碳抵消是目前體育賽事達到「碳中和」的主要方法。但是,碳抵消的方式存在頗多爭議,其有效性和透明度一直是討論的焦點。

浙江大學求是特聘教授、城市發展與低碳戰略研究中心主任石敏俊對新京報零碳研究院表示,碳抵消機制是把可再生能源、碳彙或CCUS技術等手段產生的碳減排量經過核查和認證後,通過自願減排交易,將核證減排量(CER)作為企業或個人的碳減排成果,以抵消其碳排放的影響。碳抵消機制是減緩氣候變化的政策工具之一,可以鼓勵可再生能源發展、碳彙增彙、CCUS技術應用,對全球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是有益的,但核證減排量必須滿足額外性的要求。需要指出的是,碳抵消只是一種輔助的政策手段,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才是最關鍵的,碳抵消機制的效果主要在於節約碳減排成本。當碳減排成本存在差異時,碳減排成本較高的一方通過碳抵消機制獲取碳減排成本較低方提供的核證減排量,可以達到節約碳減排成本的效果。

石敏俊補充,我們看到,有些機構宣佈某些大型活動通過碳抵消機制實現了碳中和,譬如奧運會等大型賽事活動。從本質上講,這些活動本身並沒有通過碳減排實現零排放,而是通過自願減排交易獲取的核證減排量,與該項活動產生的碳排放量相當。雖然奧運會通過購買核證減排量,對其他地方的碳減排活動起到了激勵作用,但奧運會等活動本身產生的碳排放量並沒有實質性的減少。這也是碳抵消機制引起大家關注的原因。一些國際環保組織甚至質疑大型賽事活動通過碳抵消實現碳中和的舉措,認為實際的碳排放量減少才是更重要的。正是在這一背景下,巴黎奧運會不再宣稱成為「碳中和」的奧運會,而是將目標改為碳排放量最少一屆奧運會。

圖/IC圖/IC

因為碳抵消存疑就後退一步,並不是一種進步

清華大學地球系統科學中心教授楊軍則表示,本次巴黎奧運會不再提「碳中和」應該是基於兩個方面的因素,一方面公眾認為大型活動不能夠再簡單地通過購買碳彙來規避本身的減排責任,畢竟後者更為困難;二是一些交易的碳彙的質量難以得到保證。從降碳的目標而言,減少排放一定是重點,需要活動組織者從方方面面來最大程度地減少碳的排放。但即使採取最嚴格的減排措施,基於當前的技術水平,還會不可避免的有一定的碳排放,這部分碳如何處理是關鍵。

是置之不理,還是進一步捕獲後儲存或抵消它?楊軍表示,我首選通過購買高質量的生態系統碳彙來抵消這部分碳排放,實現雙贏。高質量的碳彙具有來源清晰、具備額外性、可核證,可促進當地社區可持續發展等特點。高質量碳彙通過碳自願交易市場被交易,產生的經濟收益對於促進碳彙產生地的生態系統保護和恢復具有重要的作用,也有助於全球氣候變化的緩解。而巴黎奧運會作為全球盛會,在各方面都備受關注。如果會議組織者通過購買高質量碳彙來抵消活動的碳排放,不僅增加了奧運會本身的綠色程度,更倡導了零排放的理念,引起人們對氣候變化減緩的關注,對於奧運會本身和氣候變化應對都是非常有益的。

楊軍補充,已經有不少的大型活動成功地實現了碳中和,如2022年在中國舉辦的冬季奧運會就通過系列減排措施結合植樹造林實現了碳中和。巴黎奧運會不再提碳中和並不是一種進步,因為存在質疑就後退一步是一種妥協。而更具進步意義,體現全球社會應對氣候變化雄心的做法是像北京冬奧會一樣,借此建立起清晰透明的碳減排和抵消的過程機制,為未來的大型活動樹立起標杆。

新京報零碳研究院研究員 陶野

編輯 王進雨 校對 盧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