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雲河下村第一書記鄭忠義:將農家高粱飯推向都市餐桌

鄭忠義,男,漢族,2011年3月入黨,現任北京市密雲區大城子鎮河下村第一書記(北京市首都公路發展集團有限公司選派)。2015年獲正選集團「先進個人」榮譽稱號,2017年獲正選集團第七屆「十佳青年」榮譽稱號。

密雲河下村第一書記鄭忠義。受訪者供圖密雲河下村第一書記鄭忠義。受訪者供圖

距北京市區車程近百公里的密雲大城子鎮河下村,有京承高速經過,來往市民、遊客開車下了高速,就能進村里飯店、民宿歇息。飯桌上有傳統美食「高粱黏飯」,窗外有清澈蜿蜒的紅門川河。

儘管村里有地理和人文條件優勢,但本村人看得稀鬆平常,不覺得有經濟價值。直到2021年底,鄭忠義由北京市首都公路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派駐到河下村擔任第一書記,河下村的「高粱黏飯」,才被加工包裝成禮盒,推向都市市民的餐桌。

農村「高粱黏飯」成為城里俏年貨

人口700多人的河下村,多是黃土地,村里人祖祖輩輩種耐旱的高粱。每逢節日,村里人就做碗高粱黏飯,討個喜慶。記者瞭解到,高粱黏飯做起來耗時耗力,需要做飯的人用上好的高粱米浸泡一晚,再蒸上三四個小時。製作過程更是講究細節,水和米的比例、泡發時間、火候等,全憑人細心琢磨。

「90後」村幹部王夢宇,從小在村里長大,沒覺得這家鄉的高粱黏飯有多稀奇。在外求學工作多年,他才意識到這是個特色美食。2021年,王夢宇選擇回到家鄉,改造自家院子開辦民宿,將黏飯作為餐食主打特色產品。綿軟的高粱配上白砂糖,甜甜糯糯,香飄四溢,引得很多客人要求打包帶走。

曾學過市場營銷的鄭忠義,一接觸高粱黏飯就來了興趣。河下村位於深山之中,缺乏產業支撐,曾被定為集體經濟薄弱村。2021年,村集體幾乎沒有任何收入。鄭忠義認為,村里要富起來,需要強大的村集體產業,而「高粱黏飯」就是打開局面的突破口。

鄭忠義和村里的黨員幹部,以及返鄉創業的青年們聚了起來,一塊商量如何把村里的高粱黏飯賣出去。他們有時候白天需要做別的工作,就約在晚上開會,有時候幾個人,一聊一通宵。最終,他們規劃出了用市場打造鄉村品牌的路子。

鄭忠義展示經過加工的「高粱黏飯」。受訪者供圖鄭忠義展示經過加工的「高粱黏飯」。受訪者供圖

他們請村里老人傳授黏飯製作訣竅,又請北京農業科研單位的專家團隊反復試驗水、米與紅棗、紅豆等配料的最佳比例,最終形成固定「配方」。帶著「配方」,他們找工廠委託加工。2024年春節期間,河下村的黏飯禮盒全部售出,一時成為緊俏年貨。

跑了津冀50多家企業找加工廠

高粱黏飯的成功試水,讓鄭忠義看到了河下村的更多機會。今年端午節前後,他和村民們又成功向市場推出了粽子產品,賣出去八千多個。

但為了找高粱黏飯和粽子的加工廠,鄭忠義費了不少功夫。北京的食品精加工企業比較少,他就把眼光瞄向河北、天津。鄭忠義在網上瀏覽加工廠信息,感覺合適就打電話。一旦得到對方回覆,就連忙約現場考察。

幾乎所有工廠都覺得河下村的訂單額太少,沒有合作興趣。有個天津的老闆告訴他,他們企業接的活兒,起碼都是總價值在幾十萬元的產品,而河下村總共幾萬元的產品,都不夠工廠成本的。2022年,鄭忠義和村幹部們跑了河北、天津的50多家企業,幾乎都遭到拒絕。

鄭忠義今年40歲出頭,小時候在大興安嶺鄉下和父母種大豆,長大後在大城市讀書、工作,但始終對農業有情懷。在跑企業過程中,他見到一個天津的老闆,聽說老闆是從農村走出來的,鄭忠義就向那位老闆鄭重地介紹了河下村的地理情況,以及河下村村民們想要村莊變得更好的願望。老闆被鄭忠義打動了,決定接受他們的加工訂單。

「在找粗加工工廠時,我也打出了‘情懷牌’。我們找了一家密雲本地的企業。那家企業知道我們的訂單太少,但考慮到是幫扶密雲本地的村莊,就願意幫我們做粗加工了。」鄭忠義說。

為提升產業 主動申請延長駐村任期

按照相關規定,駐村第一書記的任期是兩年。但鄭忠義看到村里產業框架還沒有搭建起來,就主動向組織申請延長了駐村任期。駐村期間,他差不多半個月才回一趟家。

鄭忠義和村幹部們的計劃是,建設一個「紅運村」的三產融合品牌。他說,河下村有紅高粱、紅薯、紅小豆,還有紅門川河,以及紅色文化遺蹟,那麼多「紅」的元素,完全可以利用起來打造出一個鄉村品牌。

據村里老人們講,1942年的農曆二月,一支八路軍隊伍在河下村借宿,這些戰士們熱情地幫老鄉擔水、砍柴、掃院子。但第二天部隊轉移時遭到日軍進攻。最終,8名戰士中彈犧牲,後來村民們收殮了8位烈士的遺體,將他們合葬在犧牲的地方。

從此,河下村的村民就成了8位烈士的守陵人。每年清明節,村民們都會自發為烈士祭掃。這個故事在村里口口相傳,並被當作中小學生紅色教育的典型案例,一直傳到了新一代。

「這是個了不起的村莊,對它瞭解越多,越喜歡這裏。」鄭忠義說,這裏的人們善良樸實,他有時候中午走在村里小道上,總有上年紀的大爺大娘拉著他的手說:「一塊去家裡吃飯啊。」他希望村里的旅遊產業能興旺起來,讓更多城市人體驗到這裏的淳樸人情。

鄭忠義發現,近些年,村里在外地工作的一些年青人,陸續返鄉創業。有的夫妻兩人都返鄉,建設現代民宿。有的年青人加入村「兩委」班子,和村民們一起建設美麗家鄉。去年,一位年輕村幹部在鄭忠義的啟發下,帶領村民們將村里數噸廢木柴,製作成了469米長的沿河護欄。

儘管任期得以延長,但鄭忠義仍感到時間緊迫。他每天六點多就起床,走訪村戶、對接企業和其他助農組織,每想到一些對村里有幫助的點子,就和村里人交流,有時候會和人聊到深夜。在他看來,未來河下村的「紅運村」品牌,應當既有生態景觀價值,又能為村集體帶來可觀收益,而他正帶領村民為這一目標不懈努力著。

新京報記者 趙利新

編輯 張樹婧 校對 楊許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