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世界經濟論壇專家:推動氣候減緩的同時,還需加強複原力建設

「我們談論的是人類,而最終是人類在遭受氣候變化帶來的影響。」近日,世界經濟論壇資源系統與韌性總負責人、執行委員會成員費蘭度·高美斯(Fernando J. Gomez)在接受新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氣候變化以人員傷亡這種形式表現出來是非常不幸的,但這也在警醒世界需要加速行動應對氣候危機。

在6月25日至6月27日的世界經濟論壇第15屆新領軍者年會(夏季達沃斯論壇)上,氣候變化是焦點議題之一。在這三天內,圍繞極端天氣、氣候領導力、氣候科技、氣候與健康,氣候變化對農業、工業等領域的影響等話題,來自全球政界、商界、學界的眾多參會者展開了激烈探討,以共尋解決方案。

而在本屆夏季達沃斯論壇召開期間,沙特極端高溫致上千人死亡、中國南方遭遇暴雨等極端天氣事件也引發熱議。高美斯對新京報記者表示,此次論壇期間設置了諸多分論壇探討和氣候變化相關的議題,實際上說明了氣候變化對人類影響的廣泛性,也說明我們需要結合其他領域來應對這一共同的挑戰。

高美斯尤其關注環境對社會的影響,以及建設社區複原力等方面。他在接受採訪時指出,以往關於氣候適應、氣候複原力的關注並不夠,投入也不多,但實際上面對越來越嚴重的氣候危機,氣候適應與氣候減緩同樣重要,國際社會需要在這方面投入更多的努力。

世界經濟論壇資源系統與韌性總負責人、執行委員會成員費蘭度·高美斯。新京報記者 謝蓮 攝世界經濟論壇資源系統與韌性總負責人、執行委員會成員費蘭度·高美斯。新京報記者 謝蓮 攝

達沃斯熱議氣候變化以催化行動

新京報:在本屆夏季達沃斯論壇上有很多場關於氣候變化的分論壇,涉及極端天氣、氣候領導力、氣候與健康等多個層面。從世界經濟論壇的角度來說,為何設置了這麼多分論壇來討論這個話題?

高美斯:這其實正好說明,氣候變化對我們產生的影響已經非常廣泛,我們需要許多不同的干預措施來應對這一危機。世界經濟論壇新領軍者年會設置了很多關於氣候變化的討論,這為我們提供了提高對這些問題的認識的機會,同時也能強化氣候變化與其他議程的融合,並催化和動員應對氣候變化所必需的行動。

以氣候與健康、氣候適應為例,這些反映了我們與社區、利益相關者一起開展的工作,因為氣候變化需要多種途徑來解決它。全球範圍內,我們一直聚焦於減緩、脫碳方面,但我們要認識到,現在也需要通過適應、建設複原力、瞭解氣候對個人健康和社區發展的影響來補充應對氣候變化。

新京報:近期中國南方許多省份遭遇暴雨,與此同時,世界上很多地區在遭遇高溫熱浪,中東有許多人因高溫喪生。你怎麼看極端天氣增加導致人員傷亡增加這一現象?

高美斯:這反映出氣候變化帶來的風險非常嚴峻且非常具體。我們看到,全球有很多人因為極端高溫喪生,也有很多人因為暴雨、洪水遇難。氣候變化通過人員傷亡這種形式表現出來,這是非常不幸的。但與此同時,氣候變化還在以其他形式表現出來,包括健康、財產安全、經濟生產力、社會長期繁榮等。

實際上,氣候變化導致極端天氣加劇,由此帶來了更多的不確定性,譬如什麼時候會突然發生極端事件、會如何發生、會有多嚴重……但對於我們來說,這些災害傳遞的信息是,應對氣候變化已經非常緊迫,我們必須加快行動。

我們必須加大努力做好應對準備,必須調動資本做好應對準備,這包括金融資本,也包括人力資本、知識、信息等,以確保人類不會像現在這樣突然遭受這些災害的影響。因為我們談論的是人類,最終是人類在遭受氣候變化帶來的這些影響和表現。

當地時間2024年6月17日,沙特麥加遭遇高溫天氣,導致數百人死亡。圖/IC photo當地時間2024年6月17日,沙特麥加遭遇高溫天氣,導致數百人死亡。圖/IC photo

新京報:那麼,面對極端天氣不斷加劇的情況,需要重點關注哪些方面,才能更好地拯救生命?你提到要做好準備,具體是哪些方面的準備?

高美斯:對於這個問題,答案不是單一的,我們需要多個答案的組合來應對這一挑戰。首先,我們需要更好地瞭解氣候變化對人類的影響可能體現在哪些方面。我們已經看到了一些表現形式,但還需要有更深入的瞭解。其次,真正的挑戰在於,將這種理解轉化為行動。其實我們知道應該採取哪些行動,且有很多機會可以採取行動,但在具體行動中總會面臨挑戰。

我們目前在氣候融資、複原力建設和氣候適應方面存在非常嚴峻的缺口,這不僅是最近幾年出現的問題,而且很可能成為未來許多政府間和多邊氣候進程的主要議程之一。因此,部署更多氣候資金以確保民眾處於更好的準備狀態非常必要。另外,我們認為科技是應對氣候變化的一種機遇,我們可以利用許多新興技術來幫助人類應對氣候變化的影響。

新京報:你剛剛提到了科技可以幫助應對氣候危機,新興科技也是本屆夏季達沃斯論壇的一個焦點。你認為有哪些新技術可以幫助應對氣候變化?

高美斯:在某些方面,新科技已經在幫助我們應對。例如,由於計算能力和算法技術的進步,我們現在有能力處理大量的數據,而這可以幫助我們加深對氣候變化模式的理解和認識。我們還看到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而人工智能工具對於應對氣候變化非常有幫助。一個小例子是,人工智能、機器人技術和垃圾分類的結合。另外,生物科技可以用於解決一些現實挑戰,譬如通過生物技術方法將二氧化碳轉化為燃料。

所以,新科技已經在幫助我們應對氣候危機,但還有更多可以發掘。另外,我們需要做的是,確保這些應用能夠大規模推廣,同時為其使用提供適當的條件。

氣候減緩與氣候適應需同步努力

新京報:如你所說,此前大家談論的更多的是氣候減緩,譬如節能、減排等,但近幾年關於氣候適應、複原力建設等的討論也在增加。在應對氣候變化時,應該如何平衡這兩方面?

高美斯:這二者不是選擇題,我們必須在兩方面都堅持不懈地採取行動。目前,我們已經在減少排放方面作出了很多努力,但需要明白的是,氣候系統是非常複雜的系統,它的發展速度並不總是我們希望看到的速度。

所以說,單一的方法是不夠的,單靠緩解也是不夠的。尤其是,如前面所說,人類正在越來越多地遭受氣候變化帶來的影響。在這樣的時候,氣候適應、複原力建設變得非常必要。

確實,從歷史上來看,這方面並沒有得到足夠的關注,也沒有足夠的投入。因此,當前在繼續致力於氣候緩解的同時,我們也需要採取更多行動提高適應力、建設更強韌的複原力。

新京報:具體應該如何建設複原力?

高美斯:複原力涉及許多階段。首先,我們應對的風險可能隨時出現,其嚴重程度也各不相同。對於有些風險,我們已經學會了如何預測,並不斷提高預測這些風險的準確性。但有些風險,我們還有很多工作要做。不管是哪種風險,重要的是儘可能地瞭解它將如何表現出來,以及我們需要採取什麼樣的準備措施。

而一旦這些風險發生,我們的社區、資產以及社會經濟結構都會受到影響,恢復階段就變得非常重要。恢復過程需要付出很多努力,需要很多資金,需要快速準確地部署我們擁有的資源,需要確保我們恢復到社會生產可以繼續的狀態。

實際上,每次發生這樣的事件後,我們都可以吸取教訓。因此,不僅要做好準備、做好恢復,我們還要通過適當的「診斷」、通過與全球社區分享案例,來建立一個全球網絡,一方面提高認識,另一方面建立一個更強大的整體。因為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應對能力,不同的行業有不同的方法舉措,不同的個人有不同的想法。如果我們找到一種方法,將這些能力更加緊密地聯繫在一起,將更好地為整個人類服務。

2024年6月25日,世界經濟論壇第15屆新領軍者年會(夏季達沃斯論壇))在遼寧大連開幕。圖/IC photo

新京報:對於普通個人呢,他們應該做些什麼以更好地應對極端天氣事件?

高美斯:作為個人,我們在這方面有很多角色。首先,我們需要提高我們的個人準備程度,從而確保我們的家庭、社區、城市達到必要的準備程度,以抵禦這些極端天氣事件帶來的災害。

其次,政策製定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過程,各地的情況都不一樣,但公民也可以參與政策製定。公民可以通過他們的專業和知識,抓住這個機會成為政策製定這個過程的一部分。此外,我們可以作為一個社區聯合起來,共同採取行動。

實際上,個人是應對氣候變化綜合方案的一部分。在這個問題上,我們需要不同部門、不同群體的融合,才能提高行動的準確性,增加成功的可能性。因此,我們每一個人都需要更積極地參與到這個進程中。

中國的新能源技術助力全球能源轉型

新京報:在本屆論壇上,許多嘉賓都提到了中國在應對氣候變化上的努力。你認為中國在全球應對氣候變化行動中可以發揮哪些作用?

高美斯:中國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在新能源領域中國採取了了不起的行動,目前不僅是中國的能源結構,全球的能源系統也正在發生變化。我們看到中國幾乎在所有領域都採取了非常積極的行動,包括太陽能、電動汽車、電池技術等,這些都是能源系統轉型的基礎要素,而緩解氣候危機我們需要推動能源系統轉型。

中國在全球談判中的表現是全世界都關注的。中國在行動中可以加強與周邊地區的合作、與其他合作夥伴合作,更好地展示中國的領導力。

新京報:對於今年年底將召開的第29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9),你認為應該重點關注哪些方面?

高美斯:對COP29的期待源於上一屆大會,因此氣候融資仍然是首先要關注的一個問題。我們都知道氣候投資的必要性,也看到了其中一些差距仍在擴大,我們仍在忙於研究需要向哪些機制和工具分配資金,以帶來必要的改變。

今年的締約方會議還有個特殊點——今年很多國家都會舉行選舉,因此將會出現許多政治變革,而這可能會給大會造成一些震盪和不確定性。此外,全球地緣政治穩定仍面臨挑戰,這也會影響到大會。

然而,我們認為氣候行動是推動全球更加趨同、更加團結的重要領域之一。因此,我們可以將COP大會作為另一個合作點,讓全世界將重點放在必須做的一些事情上,譬如增加氣候融資、攜手應對氣候危機。

新京報記者 謝蓮

編輯 張磊 校對 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