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拉美手記丨「從錢凱到上海」 中秘兩國駛向共同發展繁榮新航路

這是6月21日在秘魯錢凱港拍攝的碼頭操作區(無人機照片)。 新華社記者 李木子 攝

新華社秘魯錢凱7月1日電行走拉美手記|「從錢凱到上海」 中秘兩國駛向共同發展繁榮新航路

新華社記者趙凱朱雨博席玥

由中企控股和投資開發的錢凱港位於秘魯首都利馬以北的錢凱灣內。從空中俯瞰,約2.6公里長的防波堤像巨臂一般環抱住碼頭設施,以阻擋太平洋海浪的侵蝕。

這是6月21日在秘魯錢凱港拍攝的防波堤(無人機照片)。 新華社記者 李木子 攝

錢凱港項目是中國和秘魯共建「一帶一路」合作項目,建成後將成為拉美地區新的樞紐港和太平洋門戶港,可大幅縮短秘魯到亞洲的直航時間。

錢凱港項目一期工程始建於2021年,包括4個碼頭泊位。港口最大水深達17.8米,能停靠18000標準箱的超大型集裝箱船,可實現近期每年100萬、遠期150萬標準箱的設計吞吐能力。該項目總體進度已超過80%,碼頭主體結構已完工。

這是6月21日在秘魯錢凱港拍攝的碼頭操作區的軌道吊。 新華社記者 李木子 攝

記者近日走訪錢凱港時看到,碼頭操作區內,數台從國內整裝運來的自動化軌道吊已安裝完畢,橫樑上「中遠海運,錢凱碼頭」的英文字樣十分顯眼。剛剛到港的岸邊集裝箱起重機靜靜矗立在運輸船上。

中遠海運港口秘魯錢凱公司常務副總經理何波見證了港區三年間的滄海桑田。「山丘變平地,沙灘變堆場,防波堤和碼頭屹立水上,港機上岸,一棟棟生產和辦公建築拔地而起,項目即將建成,我們非常欣慰。」

6月21日,在秘魯錢凱港,中遠海運港口秘魯錢凱公司常務副總經理何波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 新華社記者 李木子 攝

近三年,「從錢凱到上海」,已成為秘魯的流行語。何波告訴記者,這兩座重要港口城市的西班牙語發音非常相似,當地人一開始還會混淆,如今已格外熟悉。

待港口建成,這句流行語將變為現實。隨著這條中拉之間的陸海新通道的開闢,秘魯與中國之間的海運時間將縮短約10天。錢凱港定位為秘魯門戶港和區域樞紐港,通過隧道與泛美公路相連,直達首都利馬,使來往貨物能便捷通達秘魯以及拉美各國,極大提升貿易便利。

6月27日,岸邊集裝箱起重機和軌道吊運抵秘魯錢凱港。 新華社發(上海振華重工供圖)

在錢凱港項目工程部副經理大衛·加美路看來,這座港口將為秘魯及周邊地區的發展繁榮創造新機遇。「錢凱港將幫助秘魯提升海運效率,加深與亞洲地區國際貿易合作。除直接經濟效益外,巨型港口還將承擔地區樞紐作用,帶動南美洲整體物流價值鏈發展,促進科技與工業化發展,產生乘數效應。」加美路說。

6月21日,在秘魯錢凱港,錢凱港項目工程部副經理大衛·加美路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 新華社記者 李木子 攝

得益於中國的先進技術與中企的環保意識,錢凱港得以建設成一座綠色低碳的現代化智慧港口。碼頭工作人員為記者演示了具備自動駕駛技術的電動集裝箱卡車,車輛行駛安靜輕巧、路線精準。港區試運營後,這些無人車將實現全自動運行,提高集裝箱作業效率。

項目工地入口不遠處有一處濕地。傍晚時分,濕地的鳥兒起起落落,一派生機。

這是6月23日在秘魯錢凱港附近拍攝的濕地。 新華社發(上海振華重工供圖)

何波說,承建港口的中企在施工中注意對噪音、燈光、揚塵的控制,儘量降低對這些濕地「居民」的影響,並積極參與救助海豹、企鵝、鵜鶘等動物,幫助改善項目周邊生物棲息地環境狀況。

錢凱港項目也是知識技術交流與合作的平台,當地員工與項目共同成長。錢凱港項目啟動之初,秘魯年青人丹尼爾·哈雷斯還是一名剛入職場的實習生,如今27歲的他已成長為項目工程部合約管理員。

6月21日,在秘魯錢凱港,錢凱港項目工程部合約管理員丹尼爾·哈雷斯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 新華社記者 李木子 攝

哈雷斯說:「參與港口建設的這幾年,我不僅學到了溝通談判、項目管理方面的專業技能,還接觸瞭解物流、工程技術等方面的知識,感覺自己正不斷成長、更加專業。」

隨著錢凱港建設不斷推進,項目的工作崗位在當地成為熱門。列卡度·帕爾瑪大學孔子學院中方院長孫燕告訴記者,這所孔院的許多秘魯學生都期待能憑藉語言優勢應聘到錢凱港的翻譯、技術、操作人員等崗位。23歲的萊迪·塔皮亞說:「掌握中文是找到好工作的敲門磚……我和同學們都在關注錢凱港項目的招聘職位。」

6月21日,工作人員從秘魯錢凱港碼頭操作區的具備自動駕駛技術的電動集裝箱卡車旁走過。 新華社記者 李木子 攝

按計劃,錢凱港今年10月將具備試運營條件。哈雷斯說,參與港口建設的這幾年里,他與中方團隊的友誼不斷加深,也更加期待深入瞭解中國。「待到港口落成,我一定要盡快去中國看看。」

這是6月21日在秘魯錢凱港拍攝的碼頭操作區。 新華社記者 李木子 攝

這是6月21日在秘魯錢凱港拍攝的印有「中遠海運,錢凱碼頭」字樣的軌道吊。 新華社記者 李木子 攝

這是6月21日在秘魯錢凱港碼頭操作區拍攝的具備自動駕駛技術的電動集裝箱卡車。 新華社記者 李木子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