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四千餘學子今日迎畢業,畢業典禮入場券藏「驚喜」

7月2日上午8點,北京大學2024年本科生畢業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舉行,學生們身穿學位服,迎接屬於自己的畢業典禮。記者從北大獲悉,今年,該校共有4000餘名本科生獲得學士學位。

其中,612名本科生獲得2024年北京大學優秀畢業生榮譽稱號。同時,學校推薦190名本科生為2024年北京市普通高等學校優秀畢業生。

。 新京報記者 李木易 攝7月2日,北京大學2024年本科生畢業典禮上,優秀畢業生代表獲頒榮譽證書

畢業典禮入場券藏「驚喜」,各院喊口號儀式感拉滿

記者注意到,畢業典禮現場,學校還為每位畢業生送上了一份特別的禮物:一份帶有種子的畢業典禮入場券。入場券右側票根位置寫著學校對畢業生的祝福「願你像一顆種子,不啻微芒,造炬成陽」。

外國語學院畢業生覃芷楓拿到畢業典禮入場券的時候十分驚喜,「我們大一入學的時候就像一顆小小的種子一樣,大學四年的時間里,在北大生根發芽,學習了很多知識、有了很多朋友,我們的夢想也漸漸發芽。未來,也要像種子一樣長成大樹,為國家為社會去服務去貢獻。」

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畢業生覃芷楓手持畢業典禮入場券。新京報記者 楊菲菲 攝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畢業生覃芷楓手持畢業典禮入場券。新京報記者 楊菲菲 攝

覃芷楓是蒙古語專業的學生。「蒙古語專業是每四年一招,我們班才11個人。今天畢業我很開心。」她提到,大三時曾去蒙古國交換學習,回校之後也曾做過翻譯誌願者,「北大給了我們很多機會,讓我也慢慢愛上了這個專業。」記者瞭解到,覃芷楓已通過保研,未來將繼續在北大攻讀本專業碩士研究生,「我以後想做一名教師。」

考古文博學院畢業生楊曉勇被評為校優秀畢業生,他告訴記者,回顧大學四年生活,每一門課程都認真學習、每一次活動都認真參加,取得了不錯的成績、還是非常滿意的,「既收穫了一群非常好的老師和朋友,也在北大有了可以充分發揮自我的平台。」對這個看似「冷門」的專業,楊曉勇已打定主意「深耕」,「我是古建築方向的,以後準備就讀數字人文方向,希望我能在碩士期間對這方面有所探索。」

每年,在北京大學的畢業典禮上,最激動人心、最具儀式感的一刻就是各院系學生依次高聲呼喊自己學院口號的那一瞬間。今年也不例外。

隨著北京大學校長、校學位評定委員會主席龔旗煌宣佈各院系學位授予決定,「解析理想,求導人生,一號院系,砥礪前行」「格物路修遠,一生物理人」「化腐朽為神奇,學宇宙之奧秘」「萬卷詩書堪用世,一塔湖圖總故鄉」……學生們依次站起,用最青春的聲音喊出自己學院的口號。

四年前「一號院系」第一位報到學生現場分享收穫與成長

「就在1400天前,也就是2020年9月1日早上6:44,同樣是在這座邱德拔體育館,我有幸成為了一號院系第一位報到的新生。」畢業典禮上,來自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的畢業生馮宣瑞分享了自己在燕園學習數學的經歷,他提到,自己最喜歡的數字是圓週率π(讀作「pai」),「它就像我在北大的4年青春,看起來毫無規律,又有著無限可能。」

馮宣瑞提到,初入燕園,本以為要開始攀登數學高峰的自己在第一學期的高等代數實驗班期中考試中遇到了「下馬威」,求學以來自己第一次擔心會掛科。後來,馮宣瑞直面困難,慢慢習慣並適應了大學生活。探索數學的奧秘之外,他還輔修了漢語言文學專業,以另一種方式圓夢北大中文系,「在學數學之外,我也總能在語言學和文學史的課堂上感受到精神的充盈和文化的熏陶。」

記者瞭解到,本科畢業後,馮宣瑞將繼續在燕園學習,攻讀基礎科學博士學位。「過去的4年教給了我什麼呢?我想可能是更平靜更坦然地去面對千變萬化的生活,也對下一段故事和未知永遠充滿期待。」

公共衛生學院畢業生汪睿彤表示,在北大學習生活的幾年里,自己不斷尋找獲得感,「對我來說,在公共衛生領域內作出貢獻、收穫認可,強化自己的價值感和意義感,便是一種持續向前的正反饋循環。」

汪睿彤表示,自己也曾在學習中迷茫,感覺難以將所學直接應用於宏大的公共衛生事業,在前輩的指引下才逐漸跳出自我的圈子,不再僅僅為了考試而機械記憶知識,「公共衛生是服務群體公共健康的學科,每一次調研實踐,每一項科學研究,每一個健康政策,都牽動著萬千鮮活的生命。」 她回憶了本科期間的誌願服務活動,給中學生科普預防傳染病的知識,當看到孩子們也積極參與知識傳播的時候,自己收穫了強烈的幸福感。

「作為一名醫學生,我深知大學的學習只是我們從學業走向事業的起點,前方的道路會越走越寬廣,而每一步都將為人生旅途中的正向能量賦能。」

校長龔旗煌「最後一課」分享三個希望

離別終將來臨。龔旗煌向畢業生提出三個希望。第一是要打牢基礎,涵養創新的源泉。

北京大學校長龔旗煌向畢業生提出三個希望。新京報記者 李木易 攝北京大學校長龔旗煌向畢業生提出三個希望。新京報記者 李木易 攝

「創新是當代的主題,一個國家的創新實力取決於基礎研究的水平。」龔旗煌提到,在座有900位是「強基計劃」的首屆畢業生,未來將在基礎研究領域繼續深造。他以北大1964級古生物學專業校友、中國科學院院士舒德干為例,鼓勵學生們要以老一輩科學家為榜樣,甘坐科研「冷後備」,勇闖學術「無人區」。

第二是跨界融通,拓展前行的路徑。龔旗煌提到,當今世界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方興未艾,人類社會面臨的許多問題高度複雜。「大家要走在時代的前列,引領時代的發展,具有突破單一視角、強化跨界的視野和能力,這就是北大給予你們的寶貴財富。」 他希望大家都用好在北大培養的跨界思維,帶著科學精神和文化情懷,以多元立體的視角審視時代課題,勇於提出自己的新見解、新方案。

第三是追求卓越,勇攀人生的高峰。「未來的人生之路是一場充滿希望的旅程,但未必總是一帆風順。」龔旗煌希望學生們未來要勇於直面挑戰,披荊斬棘,在點滴的進步中釋放潛能,實現幸福生活,「母校永遠關注和祝福你們,這裏永遠是你們的港灣,你們的家園,歡迎大家常回家看看。」

新京報記者 楊菲菲

編輯 繆晨霞 校對 柳寶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