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呈現中共中央在滬12年光榮歷史,上海市革命場館聯盟紅色文物史料展揭幕

展覽讓觀眾在瞭解黨史知識的同時體悟革命精神熠熠生輝、紅色血脈賡續不絕。

上海,黨的誕生地、初心始發地、偉大建黨精神孕育地。從1921年7月到1933年1月,除幾次短暫遷離,中共中央領導機關長期駐紮上海,前後將近12年。這一時期,是我們黨從弱到強的初始階段,共產黨人經受住嚴峻的考驗,披荊斬棘開創出中國革命的新局面。

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3週年之際,「光榮之城——上海市革命場館聯盟紅色文物史料展」昨天在上海市歷史博物館(上海革命歷史博物館)揭幕。展覽整合滬上12家革命場館的紅色資源,彙集75組文物文獻,系統呈現中共中央在上海12年的光榮歷史,引領觀眾走近波瀾壯闊的革命歲月,深刻體悟黨初創時期的艱苦卓絕和乘風破浪。

珍貴展品,無聲訴說革命實踐

步入展廳,映入眼簾的是《新青年》第二卷第一號。1915年9月,陳獨秀在上海創辦《青年雜誌》,後改為《新青年》。這本雜誌的問世,揭開了新文化運動的序幕。1919年,李大釗在《新青年》編輯「馬克思研究」專號,使得這一刊物逐步轉變為宣傳科學社會主義的刊物。《星期評論》《覺悟》《勞動界》《上海夥友》《共產黨》……一批進步書刊在滬出版,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作出了重要貢獻。

這之中,不得不提《共產黨宣言》的首個中文譯本。陳望道1919年從日本留學歸來,應《星期評論》的邀請將《共產黨宣言》翻譯成中文。不料《星期評論》遭到查禁,陳獨秀與共產國際代表維經斯基商量,決定創辦「社會主義研究社」,直接出版《共產黨宣言》單行本。經過陳獨秀和李漢俊的校對,陳望道翻譯的《共產黨宣言》作為「社會主義研究小叢書第一種」,於1920年8月正式出版。本次展出的一級文物——1920年6月至7月的俞秀鬆日記,見證了該書在滬出版前夕的歷程。俞秀鬆在1920年6月27日的日記中寫道:「夜,望道叫我明天送他所譯的《共產黨宣言》到獨秀家裡去,這篇宣言底原文是德文,現在一時找不到,所以只用英、俄、日三國底譯文來校對了。」

展廳中,一張1919年上海工人成分構成的圖表引人關注。該圖表顯示,當時中國的產業工人有200萬人左右,其中上海工人超過51萬人,佔比達四分之一。「歷史選擇上海並非偶然。」本次展覽策展人、上海市歷史博物館(上海革命歷史博物館)研究館員馬建萍說,那時的上海既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中心,也是中國工人階級最為集中的地區,還是中國共產黨第一個早期組織的誕生地,這些都為中國共產黨的呱呱墜地奠定了階級基礎、思想基礎和組織基礎。

中共一大的召開,標誌著全國統一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正式成立,中國革命面貌從此煥然一新。展覽中,中國共產黨第一個綱領、《中國共產黨對於時局的主張》、中共中央機關刊物《前鋒》、五卅斷碑和五卅烈士墓殘碑的拓片、羅亦農參加上海特別市臨時政府成立典禮時穿的長袍和曾佩戴過的紀念章、「九月來信」、瞿秋白寫給魯迅的信、趙一曼在上海與兒子的合照等重點展品依次陳列,無聲地訴說著中共中央在上海時期的革命實踐:在上海,我們黨完成創建任務,明確黨的最高綱領和最低綱領;在上海,黨中央促使國共合作的最初形成,領導全國工農運動,掀起大革命的高潮;在上海,黨中央努力探索走出革命低潮的困境,指導全國武裝鬥爭和農村革命根據地建設;在上海,黨中央發起左翼文化運動,開闢新民主主義革命文化的新途;在上海,黨中央高舉武裝抗日救亡的旗幟,推動抗日救亡運動的興起。

創新展陳,生動重現歷史場景

除了珍貴文物的呈現,展覽在展陳設計上頗具創新,將眾多歷史場景以藝術化的形式重現。比如,對梅白克路(今新昌路)中共中央秘密印刷廠的巧妙展示,通過煙紙店櫃檯、燈光的微妙變換和背景聲音的精心搭配,讓觀眾彷彿回到當年車水馬龍的嘈雜街巷。國際飯店施工打樁的噪音,一樓煙紙店的警覺護衛,都為位於石庫門三樓的秘密印刷廠提供了很好的掩護。

在「不忘初心 薪火相傳」互動桌前,觀眾只要按壓上面的手印,便能觸發機關舊址的點位信息在屏幕上逐一展現,以此點亮象徵革命精神的「火炬」,傳遞「薪火相傳」的理念,使觀眾在瞭解黨史知識的同時,體悟革命精神熠熠生輝、紅色血脈賡續不絕。此外,「薪火相傳 光榮之城」互動計數與書籤留言牆為觀眾提供了另一個參與平台——數字的跳躍和累積彰顯著蓬勃的希望,75組書籤將留下人們的真摯感言。

當天的開幕禮上,市文旅局和市教委共同發佈2024年度「紅館鑄魂——革命場館暑期教育活動」課程表。本市22家革命場館圍繞革命文物、歷史事件、英烈模範故事等精心設計39項教育活動,通過參觀、講座、手工製作、Citywalk、互動遊戲、誌願服務、AR體驗、藝術鑒賞、課題研究等多種形式,使革命場館成為激活青少年「聽、讀、做、演、思」能力,激發青少年的愛國熱情、發揮鑄魂育人功能的「社會大課堂」,讓更多青少年走進革命場館,深刻瞭解黨的光輝歷程,身臨其境受到思想洗禮、精神熏陶,更加自覺地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築牢信仰之基。

文:本報記者 李婷

圖:葉辰亮

編輯:施薇

責任編輯:邢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