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走進京港地鐵車輛段,開啟交通研學課

「地鐵到底是如何運轉的?動力從何而來?世界上第一條地鐵出現在哪個城市?」今天(7月3日)下午,京港地鐵推出軌道交通首個STEAM教育公益項目,通過「交通研學課」為青少年開展軌道交通科普啟蒙,小學生們走進地鐵車輛段參觀,拚裝地鐵科學模型,瞭解其運行原理。記者瞭解到,STEAM教育是指融合了科學、技術、工程、藝術、數學知識,強調實踐性和跨學科整合的一種教育理念,正日益受到各國教育界的重視。

小學生們走進京港地鐵車輛段,近距離觀察地鐵構造。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 攝小學生們走進京港地鐵車輛段,近距離觀察地鐵構造。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 攝

近距離觀察地鐵車輛構造,瞭解列車維護檢修流程

「我知道了地鐵運行的動力主要是電力,主要是接觸網供電和第三軌供電。通過親身體驗和動手嘗試,我還瞭解到地鐵運行需要軌道、列車等很多專業的相互協作。」活動中,一位男生興奮地向大家分享自己今天的研學感受,他覺得,以後自己再坐地鐵時,會更加註意觀察,爭取瞭解更多與地鐵相關的科學知識。

學生們在講師的指導下,組裝列車模型併成功實現運行。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 攝學生們在講師的指導下,組裝列車模型併成功實現運行。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 攝

在今天的活動上,來自首都經濟貿易大學附屬小學的學生們在地鐵STEAM誌願講師的帶領下,前往京港地鐵車輛段研學,近距離觀察了地鐵車輛的構造,進一步瞭解了列車的維護檢修流程。同學們在研學報告上仔細記錄下自己的觀察結果。隨後,在體驗環節,誌願講師向學生們詳細介紹了地鐵列車的結構、功能以及轉向架的工作原理。學生們在講師的指導下,將研學和課程中所學的知識轉化為實際操作,組裝列車模型併成功實現運行,體驗了地鐵列車背後蘊含的工程技術與科學知識。

啟動會上,京港地鐵與包括首都經濟貿易大學附屬小學、北京市西城區進步小學、北京市東城區回民小學、北京市朝陽區垂楊柳中心小學在內的多所學校簽署了項目合作協議,共同推動該項目在學校的落地實施。

北京市交通委員會總工程師李公科表示,近年北京軌道交通行業發展迅速,截至2023年底,北京軌道交通運營里程已達到836公里,地鐵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交通工具。京港地鐵作為軌道交通企業,推出的STEAM教育項目,有助於讓更多青少年瞭解軌道交通,激發其興趣,從而更多關注、參與軌道交通乃至城市交通的發展。

地鐵科普啟蒙為青少年提供真實學習場景

記者瞭解到,STEAM教育是指融合了科學、技術、工程、藝術、數學知識,強調實踐性和跨學科整合的一種教育理念,正日益受到各國教育界的重視。

地鐵的運行像是一部極為精密的儀器,擁有複雜的系統工程,涉及眾多專業領域,京港地鐵將其中蘊含的專業知識和科學原理,與STEAM教育理念相融合,通過為青少年提供一個真實的學習場景,幫助他們更深入地瞭解軌道交通知識,培養工程思維,提升實踐能力。

一位男生上台回答提問。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 攝一位男生上台回答提問。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 攝

同時,還結合青少年不同年齡段的特點分齡設計,採用地鐵工程模擬教具、地鐵科普繪本等不同形式。例如,面向小學3-5年級學生,就以地鐵場景中常見的設備設施為教學素材,開發了6節地鐵STEAM主題課程及地鐵工程模擬教具,引導學生探究地鐵設備背後的機械結構和功能原理,並可動手參與設計、組裝、編程及運行。

中國教育技術協會「十四五」規劃重點課題《教育眾籌式跨學科數字化課程開發的實踐研究》課題組副組長,北京師範大學學科融合課題組副組長公平老師表示,STEAM教育是科技人才培養的有效路徑,已經逐漸成為全球發展的共識。軌道交通作為一個綜合性的系統工程,涉及科學、技術、工程、藝術和數學等多個領域,為學生提供了一個真實、立體的學習場景。

7月3日,京港地鐵推出軌道交通首個STEAM教育公益項目。STEAM教育是指融合了科學、技術、工程、藝術、數學知識,強調實踐性和跨學科整合的一種教育理念。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 攝

記者瞭解到,為了不斷完善課程,京港地鐵STEAM教育項目在開發過程中,走進沿線社區和學校先後開展10餘次試講,在參與師生中反響熱烈。京港地鐵也根據學生和老師的反饋不斷完善課程,以期提供更好的學習體驗。

京港地鐵總經理劉追明表示,今年是京港地鐵首線開通15週年,多年來,京港地鐵借鑒港鐵經驗,結合自身行業優勢,持續投入資源,為青少年的學習和成長創造機會。京港地鐵長期開展京港地鐵安全訓練營項目,以提升青少年安全出行意識。此次推出的京港地鐵STEAM教育項目,也是希望將軌道交通工程、技術領域的專業知識,與跨學科教育理念相融合,幫助青少年更深入地瞭解軌道交通行業。項目正式啟動後,還將通過與更多機構、學校和社區的合作,共同推動京港地鐵STEAM教育項目的持續發展,讓更多青少年瞭解軌道交通,關注城市交通發展。

新京報記者  裴劍飛

編輯 張牽 校對 張彥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