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南文化博物館:《宣南往士》不斷加入新角色、新藝術形式

宣南文化被譽為北京文化源頭、縮影與精華,宣南文化博物館便坐落於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長椿寺內。作為皇家敕建廟宇,長椿寺曾盛極一時,明末清初有「京師首刹」之稱,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歷史。自2019年起,西城區對長椿寺進行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的第二次大規模文物修繕工作,同步對博物館原有展陳內容進行改造提升。2023年5月18日,在「世界博物館日」當天,經過三年多的文物修繕和展陳提升,宣南文化博物館重新向公眾開放,與其同時亮相的還有全國首部沉浸式導覽劇《宣南往士》。新京報專訪宣南文化博物館館長張麗娜,聊《宣南往士》的誕生幕後。

《宣南往士》一改傳統博物館講解「你講我聽」的參觀模式。  新京報記者 劉臻 攝《宣南往士》一改傳統博物館講解「你講我聽」的參觀模式。  新京報記者 劉臻 攝

建築本身也在講述故事

宣南文化博物館主展覽《風聲、雨聲、讀書聲——北京宣南士鄉歷史文化展》以「文以載道、家國情懷」為核心,分為「此地為宣南」「士聚宣南」「史芬在茲」「先憂天下」「宣南新聲」五個部分,圍繞「宣南士鄉」的城市空間、士人群體的生活空間、學術活動、精神追求等依次展開。館長張麗娜介紹,此次在展陳提升的過程中,深入挖掘了宣南士鄉歷史文化,在設計形式上,以「沉浸式」博物館體驗為導向,將觀眾的感受作為展覽形式呈現的基本出發點,突出文化的在地性。

張麗娜認為,宣南推出活化的展陳形式《宣南往士》,首要目的是讓觀眾更好地解讀展覽內容。張麗娜進一步解釋說,當展陳進行提升之後,如今的展覽內容相比過去內容更為豐富,同時也實現了文物古建保護、展陳藝術效果與人性化觀展體驗的統一。「通過沉浸式導覽劇這種形式,無形中將這一門檻降低了很多,當遊客走進博物館,便通過這種形式沉浸瞭解宣南士鄉歷史文化,士人精神,以及他們所追求的精神內涵。」

長椿寺作為一座文物建築,更是一個特別適合進行沉浸式演出的歷史場景。宣南文化博物館也正是充分地利用了長椿寺建築本身的特色,先將古建之美呈現給觀眾,再讓古建的美和博物館現代化的展陳手段進行一種融合。「展廳中,以往封閉的吊頂全部打開,古建的結構完全呈現在觀眾面前,觀眾可以感受到室外的自然光線灑進來。同時也融入了很多多媒體互動的元素設置,為的是讓觀眾更沉浸式地進入展陳當中,增加參與感和互動性。」

宣南文化博物館充分利用了長椿寺建築本身的特色。  新京報記者 劉臻

張麗娜說,博物館展陳最大的特色,就是把現代化的展陳手段、展示方式和長椿寺古建的美相結合,建築本身作為展陳的一部分,古建的窗、門,古建的結構和現代化展示手段一起構成了宣南士鄉的歷史文化發展脈絡,「在此基礎上,沉浸式導覽劇《宣南往士》所複原的也正是展覽中有關宣南歷史中的文化故事,演員將這些展陳中人物,通過角色演繹帶到現實中來,讓觀眾有一種身臨其境,穿越時空的錯覺。」

新增京劇、說唱等藝術形式

《宣南往士》角色、藝術表現手法都在不停更新。  新京報記者 劉臻 攝《宣南往士》角色、藝術表現手法都在不停更新。  新京報記者 劉臻 攝

《宣南往士》主創團隊是一批對博物館和戲劇創作有熱情、有情懷的年青人,在一年來的演出中,主創團隊不斷深挖宣南文化內涵的同時,還為豐富劇本創作,增加了相聲、京劇、說唱等多種傳統藝術形式。

張麗娜回憶,在劇本前期創作時,博物館與主創團隊首先考慮的便是從一些大家耳熟能詳的歷史人物入手進行創作,即使有一些相對冷門的人物角色,也會通過演員的逐步引導,讓觀眾在看完劇之後,對宣南士鄉文化首先擁有一個感性的認識,當他們再度進入主題展覽參觀時,那些曾經不熟悉的人物或事件,會促使觀眾更為主動去瞭解背後故事,甚至將這些人物和故事帶出博物館進行更深層的研究,或許這也正是博物館自身所應發揮出的價值與意義。

自今年年初以來,《宣南往士》已成功上演了28場,接待觀眾9368人次。劇中除了兩位主人公「石額公」與「弘生」外,從去年最開始的二十多個角色,如今根據劇情需要,以及對展陳內容的不斷深度發掘已經發展到三十多個角色,而在近期的小封箱演出中,更是增加到了四十位演員參演,演出時長近兩小時。演員團隊背後有著一支非常有力量的組織——文保劇社,為增加更多沉浸式互動體驗,主創團隊邀請不同領域的成員加入演出之中,既有普通觀眾、戲劇愛好者、文博愛好者,也有專業的京劇、相聲演員。例如,「索老闆」一角便是由北京京劇院國家一級演員索明芳擔當,她在展現詩會雅集的場景中演唱京劇,不僅豐富劇目的表演內容,更是為《宣南往士》增添了新的亮點。「讓觀眾來到博物館,在每一次刷劇的過程中,都能解鎖到新人物,不斷地帶來全新的觀劇體驗。」張麗娜說。

新京報記者 劉臻

首席編輯 田偲妮

校對 翟永軍